人际交往案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017228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交往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际交往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际交往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际交往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际交往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案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案例一:前不久,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2006 级临床 专业的学生李某,在其学校附近与男友发生争执并提出分 手,遭男友割断喉管后死亡。据目击者称,事发时,杨某拿 着一把十余厘米的刀追死者,并朝其喉咙处割去,杀死女友 后,杨某抱着 死者久久不肯离去,直到110 民警来到现场, 将其带走。 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 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应,害怕失败、 害怕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 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 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 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

2、碍与偏差导致 的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造成的心态 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 近几年来,大学生打 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之类的人身伤害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并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是仅次于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 案件,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心病终需心药医,心理专 家呼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要在学习、生活、恋爱、就 业等方面,更多地给予大学生一些心理关照和疏导,才能减缓和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 学,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应,害怕失 败、害怕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

3、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 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碍与偏 差导致的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 个人恋爱所造 成的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案例二: 小 A 与小 B 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 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A 活泼开朗,小 B 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 B 逐渐觉得自己J像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 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 并得了一等奖,小 B 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 中烧,

4、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 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 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既然嫉妒心理是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克服的方法有:1.认清嫉妒的危害,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 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 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2.克服自私心理。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 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3正确认知。客观

5、公正地评 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 自己的优势和22 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 生。4.完善个性因素。大凡嫉妒心理级强的人,都是心胸狭 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 的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一 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5.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一公平、合 理伟基础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之所 心灵的一大误区,祝愿所有。长,共同进步;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嫉妒是人类案例三: 女大学生李某,长得挺漂亮。她有许多网 友,大家都聊得很好。渐渐地,她发现和其中一个

6、男生特别 投机。一次不太在意的见面,却让女孩更加心仪,因为她发 现男孩比想象中好很多,从此网恋就变成了现实中的恋爱。长时间的相处, 让女孩发现男孩有许多像这样从网上骗来的女朋友。男孩一 直在欺骗她,这就如晴天霹雳,李某心里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没有心思做任何事,甚至要割腕自杀。 女大学生的这种网络心理障碍属于情景性忧郁,她把自己真实的感情给 了一个并不真实的人,真正相处了以后,发现他根本没有网 上那么优秀,感觉也不像在网上那么好,只是虚有外表而已。更没想到男孩是一个专在网上欺骗女孩感情的人。因此造成 心理障碍甚至想要自杀。而从男孩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 网络心理障碍。他经常欺骗网上的女孩,表现了

7、他在平时生 活中都存在着自卑心理,这样的人特别希望得到关注。他们 虚有一个好的外表,就好像“绣花枕头烂稻草”。他在网上 把自己说的天花乱坠,其实是一无所有。网络是虚拟的,它 可以让人们随意幻想,有些男孩把自己想成白马王子,女孩 想成白雪公主,过 度的幻想就产生了病态心理。案例四: 某大学大三学生王某,做在教室里看书时, 总担心会有人坐在身后并干 扰自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以致于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墙而坐,否则无法安心看书;对 同寝室一位同学放收音机的行为非常反感,有时简直难以忍 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觉时总担心会有收音机的声音干扰自 己,从而睡不着觉,经常休息不好。但又不好意思跟其发生当面冲突,因

8、为觉得为这样的小事发脾气,可能是自己的不 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即将毕业,心中一片茫然,担心找 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时后也懒得去想这个问题,怕增添烦恼。对。很长时间不能摆脱这种心理境,很苦恼,严重影响了学习一般,在班上成绩中游,当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研 究生,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自卑,缺乏 自信,生活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家在 农村,经济状况一般,认为自己有 责任挑起家庭的重担, 但又觉得力不从心。 专家分析 在该案例中,该生实际 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种压力源造成的。首先,该生即将 面临大学毕业,择业困难构成其压力源的核心。择业压力所 导致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困境

9、,其实质是由来访者自身能力与 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压力也就越大。学习成绩一般,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家在农村,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必须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 而且是与日俱增。其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在心理上产生不 安全感。行为发生学认为,当人受到刺激时就会做出某种特 定的反应。来访者面对压力,采取的是消极应对策略回 避。虽然不去想它,但是问题和压力却仍然存在,尽管只是 一种茫然状态;再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的心理变得异常敏 感和脆弱,这一点在他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直接体现出 来。哪怕有一点动静,在教室看书或者在宿舍睡午觉就会受 到干扰;严重时,即使没有任何干扰,

10、来访者也会怀疑、担 心和害怕受到干扰;第四,择业压力和敏感的心态极易使来 访者面临人际性冲突问题,这是来访者采取回避和压抑等消 极应对策略的必然结果。在与同学相处时,尽管来访者自己 也意识到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当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多次引起自己的反感和不快时,就很自然地 把自我消极情绪固着在该事或该人,从而影响人际的和谐与 沟通。实际上,这是由于来访 者刻意回避主要现实压力, 导致压力感(压力能量)转移的结果案例十一:男生小 B ,进入大学学习一年后,因多科考试成绩不 理想,从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修习 学分达不到学校的规定,面临退学的危险。专家分析大学生的学

11、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有别 于中学生。因此,在适应大学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 现各种各样诸如动机、兴趣、方法、用脑等问题。此外,角 色地位的改变,也是每个大学生所要面临的。多数大学生在 入学前,是当地学习的尖子、老师家长的宠儿、同学朋友心 目中的榜样,自我感觉良好。但进入大学后,挤身于这个集 中了各地优等生的新群体中,就不可能人人都是宠儿、都是 优等生了,原来的优越感不复存在。能否继续保持优势,或 者能否接受“自己是平凡一员”这一事实,是摆在每个大学生 面前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接受和对待这种现实,采取逃 避或否认等防御方式,就会引发心理卫生问题。事实上,你 是教院学子,足以证明你

12、的优秀。人际交往中心理卫生问题案例十二:某女生C,在家是独生女,漂亮聪明,学习优秀,堂、表兄弟姐妹中数她最出色,父母爷姥万千宠爱,家庭经 济条件好,很早就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到学校后,四人一间 宿舍,感到委屈和不适应,经常抱怨寝室同学,还耍娇小姐 脾气,支使别人干这干那,好像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其他 三位同学开始逐渐疏远她,她感到十分孤单,却又不知道别 人为什么远离她。专家分析: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 独立性更强,也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准社会群 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 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 衡量个人

13、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 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 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关键是要学会本着平等、尊重、 真诚、宽容、谦逊的原则,在积极的人际交往实践中提高自 己。案例十三:女生小D,有一位同乡男生大一时就追求自己,半 年过去了,两人感觉不错。但是最近几次约会男朋友都暗示 了性要求,为此小 D 非常困惑和不安。专家分析:从个体的生理年龄发展阶段来看,大学生阶段,一 方面,有恋爱等情感的需求,另一方面,思想观念还不成熟, 经济上还不能自立,学习的压力又较大,未来有许多不确定 因素,大学生恋爱容

14、易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处理不好会 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有的大学生把失恋看成是极为严重 的生活事件,这会使他们在情绪、自我评价、人际交往、学 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受到打击和干扰,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 题。因此,大学生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大学生阶段由于性生理逐渐发育成熟,性冲动和性 需求较为强烈,恋爱中难免会引起性冲动,但婚前性行为不 为社会和道德所接受,容易引起心理冲突。尤其一旦怀孕, 直接受害者往往是女性。对此大学生应自觉地调节,把恋爱 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之内,这也是心理健康的反映。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卫生问题案例十四:男生小E,来自偏远山区,从小天赋优秀,终于考入 某名牌大学。到了学校

15、,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在一起,突 然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他不太会使用计算机,不懂足球和网 络游戏,英语发音不纯正。更可怕的是第一学年自己放弃了 很多其他的活动,非常认真地学习,可是成绩平平,连奖学 金也拿不到专家分析: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卫生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 的核心。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容易把未来设计得 过于完美。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客观条件,会妨碍“理想自我” 的实现。对这一客观事实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认知上的矛盾, 从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的大学生在客观现实面 前,能调整自身的认识,重新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使之 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有些大学生则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 盾冲突,

16、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心态,或耽于玩乐 放纵,以此来麻痹自己的心灵,甚至出现自杀企图。案例十五:某大学一个20 岁的女生,来自外省农村,家庭经济 困难。高中阶段,住在亲戚的家里,因为成绩优异,比较听 家长的话,亲戚们也就特别宠爱该生。很少与班上同学交流, 独来独往,性格内向。进入大学后,刚开始感觉还可以,但 时间长了,由于寝室同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性格差异,相处 中出现了不和谐。面对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该生感到十分 困惑,不知道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专家分析这是典型的大学生友谊受挫,从而在人际交往上出 现心理障碍的案例。常见的表现有,恐惧、自卑、孤僻、害 羞、封闭、自傲、敌意等不正常心理状态。从高中到大学,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生理和 社会方面的急剧变化,使青年时期的心理发展具有迅速、不 稳定、不平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