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016846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控系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控系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控系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控系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控系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控系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控系统施工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惠能电控自动化系统施工方案1. 自控系统概述炼焦过程中需检测的主要工艺参数有:含氧量、温度、流量、压 力、液位等,检测仪表相应有:热电偶(阻)压力变送器、流量变 送器、物位变送(传感)器、氧量变送(传感)器、热值分析仪等。自控系统采用DCS控制系统,包括DCS主机柜、远程I/O控制柜 等。2. 施工准备2.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和图纸说明,做好阅读记录,特 别是要弄清楚下列问题:管、线、槽的走向、标高和有无预埋等是否确切明了。管、线、槽的过墙连接方式是否交待清楚。电缆槽(桥架)的支架是现场制作还是随桥架一起供货。管、线、槽的支架制作要求和安装要求是否明确。 一次仪表的安装是否有明确

2、要求。仪表加工件是否详细清楚。控制电缆、屏蔽电位、通讯电缆、补偿电缆、专用电缆的敷设方式有无特殊规定和明确要求。 DCS系统的盘、台、箱、柜有无防尘、防潮、防震等的特殊要求。接地种类和方式是否明确。穿线管、导压管、各种现场制作支架的油漆颜色是否有明确要求2.2参加图纸会审通过会审把专业之间的交叉、衔接问题,设备、材料、加工件不明确的问题,DCS安装调试界面划分问题,核心设备、贵重仪器的交 接、保管、防护问题要落实清楚。2.3编制施工图预算、加工件预算和材料预算依据图纸、会审记录、经审批的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 文明施工措施,编制施工图预算、加工件预算和材料预算。加工件预算包括绘制加工件图

3、纸、编制加工件材料明细和加工要 求等内容,为委托加工和编制材料预算提供必要的准备。2.4制订资源配置计划依据施工图预算和经审批的施工方案制订详细劳动力配置计划 和施工机具、标准仪器配置计划。2.5技术交底施工前要向施工人员进行包括施工验收规范、施工技术、安全技 术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内容的全面技术交底。施工中还要根据工程特点和进度向施工人员及时进行贵重仪器、 特殊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的重点技术交底。系统调试和试运转前还要进行专项技术交底。通过交底,使调试 和试车人员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3自动化工程施工方法3.1施工总程序表3.2 一次元件安装总体要求:(1) 确定仪

4、表位置时应考虑测量方便,操作和维护方便。(2) 确定仪表位置时应避开受机械损失或振动的地方,易遭受热 辐射的地方;腐蚀和多尘环境、安全阀周围。(3) 一次元件、变送器应先检验后安装。(4) 仪表安装前应外观完整,附件齐全,并按设计规定检查仪表 的位号、型号、规格及材质。(5 )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宜在工艺管吹扫、清洗后、 试压前安装,仪表外壳上箭头的指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仪表 上的轴线应与工(7)现场指示表应安装在易观察的地方。艺管道一致,固定时应 使其受力均匀。(6)直接安在工艺设备或管道上的仪表安装完毕后应随同工艺一 起进行耐压试验。3.3取温部件的安装:(1) 热电偶、热电

5、阻安装时,应远离磁场。(2) 温度取源部件应垂直工艺管线或逆着介质流向。(3) 在直径小于76mm的管道上安装测温部件时,应采用装扩大管 的方法。(4) 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 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附近和介质流速成孔角处及振动较大的 地方。3.4、取压部件的安装:(1) 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流速稳定的地方。(2) 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道段上时,应安装在 测温部件的上游侧。(3) 压力取源部件的顶部不应超出工艺设备或管道内壁。(4) 就地安装的压力表在水平管道上取压口的方位,一般从顶部 或侧面引出,按便于安装、操作及维修考虑。3.

6、5流量测量的安装:(1) 安装节流元件前,应对其外观和节流孔直径进行检查和测量, 并作好记录,节流件外观及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2) 节流元件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 安装节流元件所规定的最小直管段,其表面应清洁无凹坑。(4) 测量蒸汽流量节流的元件时,两个冷凝器安装标高必须一致。3.6电缆保护管的安装要求:(1) 保护管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度,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 6倍。(2) 单根保护管直角弯不应超过两个。(3) 明敷管连接时采用螺纹连接或用直通防爆穿线盒连接,所有连接处均应在螺纹处涂导电膏,确保良好的电气通路。(4) 保护管与检测元件之间用防爆挠性管连接。3.7导压管

7、敷设:(1) 管路敷设前,管内应清扫干净。(2) 测量管路在满足测量要求下,按最短路径敷设。(3 )测量管路水平敷设时应有一定的坡度,差压管路应大于1:12,其它管路应大于1: 100,管路段斜方向应能保证排除气体或凝结液, 否则在管路或最低点设排气或排污阀门。(4)金属导压管应采用冷弯方法,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3倍,管路接到仪表时,接头必须对准,不得承受机械拉力。(5 )管子应采用管卡固定在支架上,其支架间距水平敷设为11.5M,垂直为 1.52M。(6)尽可能使仪表管路和工艺管路一起试压。3.8电缆桥架和支架的安装电缆桥架包含的结构品种有:直线段、水平弯通、水平三通、水 平四通垂直三通、

8、垂直四通、上、下弯通、变径直通等。附件有直连 板、变宽板、变高板、伸缩板、弯接板、上下连接板、盖板、隔板、 压板、终端板、引下件、竖件、紧固件等。另外还有立柱、托臂、吊 架,其它固定支架及附件等,施工时提前将电缆桥架安装图及安装技 术要求说明提供给厂家,厂家即可按图纸要求选型、定尺、定量供货。电缆桥架是集中电缆走向的主要通道之一,施工程序如下:在敷设的构筑物上定位划线一选用与设计相符的电缆桥架,检查 其规格型号与质量一固定支架:包括立柱、托臂一安装桥架,并妥善 保管护盖,等电缆放完后加盖f完善油漆。电缆支架安装顺序为:根椐设计图纸选料、下料f制作支架并刷油f安装支架f焊接地 线,补刷油漆安装桥

9、架时,电缆梯架(托架)及其支架(吊)架、连接件和 附件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其规格、支吊跨距、防腐类型应符合设计要 求。每个梯型的支吊架的固定要牢固,连接板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低 于梯架的外侧。当桥架超过30m时,应有伸缩缝,电缆桥架全长应有 良好接地。电缆支架的加工时,钢材应平直,无明显扭曲,下料误差土5mm,切口应无卷边、毛刺,同一规格桥架应同时下料同时制作。支架焊接牢固,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小于土 5mm。托架、支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同层高差不大于5mm, 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偏差不大于是10mm,在有限坡度要求一 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时,应保证相同坡度,电缆支架最上层最下层

10、至 沟顶,楼板式沟底地面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时符合规范要求。3.9电缆敷设敷设仪表电缆、通讯电缆、视频电缆应注意下列问题: 信号电缆与电源线路要分开敷设,尽量避免交叉,不可避免时应 以垂直角度交叉。在汇线槽内不同类型电缆要分槽敷设。活动地板下 的电缆要各自形成路径,互相保持距离。特别注意控室室入口不要混 乱。多层桥架平行敷设时,信号电缆、通讯电缆应放在最上面一层, 安全联锁线路放在中间,电源线路放在下层,使信号线和通讯线脱离 电源线与地之间形成的电场,减少信号线、通讯线中因电源线、动力 线的电磁感应而升高的噪音比。电缆敷设中不应有中间接头,各种端子都应连接牢固。总线及有关通讯电缆一般采用

11、专用电缆,要按制造厂的要求连接, 要保持规定的长度不能截短,并且配好接头,编上号。光纤电缆采用专用接头,注意保持接头的清洁干燥。敷设电缆和校接线应有方案,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防止错线。备用电缆芯线应留足扩展接线时的长度,并单端接地。保证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完整和连续,低电平电缆屏蔽层要单端接 地。4. 自动化工程的调试4.1 DCS硬件调试4.1.1接地测试不同接地系统之间的隔离检测。接地电缆、母线、接地端子的连通试验。接地电阻测试。4.1.2线路检测 检查安装完毕的线路、母线、接线端子的连接情况。4.1.3电源测试测量各电源母线,开关的供电电压。测量各电源调节器的各种输出电压。测量各单元插卡上的各

12、类供电电压及检查所有电压指示。 4.1.4机柜内风扇检查通电正常后再装有关软件。4.1.5机柜插卡、通电检查单元插卡信号灯状态检查。4.2 DCS程序调试DCS程序从功能上来讲,分为子程序和系统程序两种。子程序主要是指单机运行程序。系统程序主要是指完成检测、 数据处理、报警、操作服务等多台设备连锁功能的过程运行程序;完 成判断分析、开环控制、闭环控制、事故处理等功能的过程控制计算 程序。对于DCS程序,在安装调试阶段主要是通过子程序、系统程序 各项功能的检查和系统回路调试来进行检查调试。 子程序测试按照工艺要求首先对子程序进行模拟测试,子程序运行无误后,进行单机设备运行测试。 系统程序测试系统

13、程序测试方法同子程序测试方法相同,所有参加测试人员使 用对讲机进行联络,单机设备必须有熟练操作人员值班,设备运行时, 进行连锁测试。系统调试工作需要设计、制造、施工、生产操作人员几方面的 配合,由仪表、电气、工艺等专业对系统的一些控制功能和数据共同 检查确认。4.3系统调试要点 注意系统调试的完整性所有仪表的单体调校是否全部完成,并做好了调校记录,要按检 查表逐项检查。系统调试要求确认所有单元、所有回路都已投入系统正常运行, 并进行了正常的数据通信,确认回路中的仪表部件都已工作并参与了 回路调试,其性能、参数符合技术要求,回路已对工艺过程起到了检 测控制作用,回路与回路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信

14、号传送和联锁等 相互关系都符合设计和生产要求。调试覆盖面应分别按调试计划、系统结构图、回路图和接线图、 逻辑图、程序表等分系统、分单元、分回路进行确认,并在图上作出 调试标记,完成调试记录。充分采用模拟技术输入信号的模拟应从检测元件、变送器的输入端送入模拟过程参 数的信号。在子程序调试阶段,则可从现场控制站的信号输入端子上 送入毫安、毫伏、电阻或接点状态信号,或其它特殊信号。采用通用 或专用的信号源和数字式仪表,注意保证精度要求。子程序调试因负载未接通输出端,应以规定的负载电阻(模拟 输出)、电压相符的信号灯(接点输出)等进行输出负载模拟,保证 回路在调试中的正常工作和获得正确的调试结果。联锁

15、系统调试需要有模拟板,用一系列小型开关和信号灯模拟各 输入输出点的“0”或“1”状态,并设置一定数量的模拟信号发生器 提供调试所需的模拟信号。 掌握故障诊断技术DCS调试中所出现的故障来源于设计错漏、制造质量问题、安装 质量问题和操作调试错误。发现故障后,可通过对硬件、软件故障状 态的分析,利用DCS的子程序和系统程序测试,初步判断故障范围, 然后按系统单元、插件、模块、元件和线路进行检测,对故障定位和 查明原因。线路故障不容易通过自诊断故障显示查找,比较隐蔽,需 逐段测试查找。软件故障则要修改程序。 其它环节DCS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和工程设计文件的会审和掌握,标准 仪器、专用仪器的充分准备,通讯呼叫系统的开通使用,也都是调试 工作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5. 自动化工程调试安全措施为尽量减少故障及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在系统试验中要采取相 应的措施,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5.1隔离措施I/O接口插件烧损的常见原因是信号传输回路串入危险电流电 压,安装和试验中都要注意。不同系统之间、仪表与电气之间的联锁 线路试验前,要核对控制对象回路中的带电接点是否通过继电器正确 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