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选择旅游景点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014202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居民选择旅游景点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我国居民选择旅游景点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我国居民选择旅游景点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我国居民选择旅游景点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我国居民选择旅游景点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居民选择旅游景点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居民选择旅游景点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报告(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居民选择旅游景点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报告提 纲摘要:本小组通过对旅评网显示的世界所有景点进行严格的系统抽样,统计了全世界部分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景点总数达416个,其中包括中国166个,除中国以外的亚洲65个,欧洲65个,北美洲50个,南美洲20个,非洲35个,大洋洲15个。研究目的:本组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对各个数据的分析来研究影响我国居民选择国内外旅游景点的因素。抽样方法:分层抽样法和系统抽样法步骤:1.规定抽取样本数为416个2.根据旅评网所显示的旅游景点,以州为标准对所有景点进行分层3.根据各大洲的总景点数不同,计算出各大洲景点总数的比例4.根据比例,抽取亚洲231个(其中包括中国16

2、6个,除中国以外的亚洲65个),欧洲65个,北美洲50个,南美洲20个,非洲35个,大洋洲15个5.以受欢迎程度为标准,对各大洲的景点进行排序6.用系统抽样法严格抽取所需的样本数第一章:全世界各个旅游景点概况分析 第一节:景点分布状况分析(从所属大洲和发展指数两方面分析)第二节:景点类型分析 第三节:景点性质分析(方去非)第二章:世界旅游景点状况具体分析 第一节:中国景点状况具体分析 第一点:中国旅游景点概况分析(景点性质、类型、所属省份或从景点所在的南北方或是中东西部、港澳台大陆来分析吸引人数状况、星级评定等)(李雪) 第二点:影响我国居民选择国内旅游景点的因素 A、从想去人数和去过人数等来

3、分析景点受欢迎程度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适宜旅游的季节)(李楠) B、从想去人数和去过人数等来分析景点受欢迎程度的社会因素(人类发展指数:包括经济、教育、卫生、福利等各方面的综合指数、GDP、住宿、交通、宗教信仰)(牛佳) C、从想去人数和去过人数等来分析景点受欢迎程度的旅游因素(门票、开放时间、适宜人群、旅游目的、各项指数)(李婷) 第三点:小结影响我国居民选择景点的影响因素(李雪莹) 第二节:国外景点状况具体分析 第一点:影响我国居民选择国外旅游景点的因素 A、从想去人数和去过人数等来分析各大洲景点受欢迎程度 B、从想去人数和去过人数等来分析影响景点受欢迎程度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适宜

4、旅游的季节)(高达凯) C、从想去人数和去过人数等来分析景点受欢迎程度的社会因素(人类发展指数:包括经济、教育、卫生、福利等各方面的综合指数、GDP、住宿、交通、宗教信仰)(鲁婷) D、从想去人数和去过人数等来分析景点受欢迎程度的旅游因素(门票、开放时间、适宜人群、旅游目的、各项指数)(董瑜洁) 第二点:小结影响我国居民选择国外景点的影响因素(胡璐)第三章:分析中外旅游景点受欢迎程度的对比(从想去人数和去过人数来分析)第四章:结论(牛静婷)第一章 全世界各个旅游景点概况分析第一节 景点分布状况分析以上是样本中的各景点所属大洲的分布状况,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亚洲的景点最多,占了所有景点的55.

5、5%,超过了抽样景点的一半,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分别占了15.6%和12%,非洲的旅游景点数占了8.4%,而南美洲和大洋洲相对较少,只占了4.8%和3.6%。抽样中分配给各大洲的抽样景点数都是严格根据旅评网上所显示的各大洲的总景点数比例来划分的,亚洲231个(其中包括中国166个,除中国以外的亚洲65个),欧洲65个,北美洲50个,南美洲20个,非洲35个,大洋洲15个。由此也可以看出对我国的居民来说,国内景点的知晓度和开发度最高,在旅评网上显示的数量最多,其次是除中国以外的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再是非洲和南美洲,大洋洲最少。上图是景点数在不同发展状况的地区和国家的分布状况图。我们知道人类发展指

6、数是包括经济、教育、卫生、福利等各方面的综合指数,人类发展指数越高,该地区的总体发展状况越好。图中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将不同地区和国家分为发展状况低、中、高三个层次。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和国家分布景点数约占总抽样景点数的57.7%,中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和国家分布景点数约占总抽样景点数的40%,而低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和国家的景点数只有2.16%,远远少于中、高人类发展指数的国家景点数。我们可以总结为景点数的分布状况受发展状况的影响,且人类发展指数越高,总体发展状况越好,旅游景点数越多,人类发展指数越低,总体发展状况越差,旅游景点数越少。由于我组的抽样数据是根据旅评网上对景点的受欢

7、迎程度进行降序排序抽取所获得的,因此上图显示的数据不仅可以看出:发展状况越好的地区和国家,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力度越大,旅游景点数越多。还可以看出,我国居民在选择旅游景点的时候也比较注重对旅游景点所在地的发展状况的选择。发展状况越好的地区和国家的旅游景点越受我国居民的青睐。第二节 景点类型分析上图是景点类型的条形分布图,景点类型分为人文类景点和地理类景点。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类景点的数量有238个,而地理景点的数量只有178个,在总景点数是416个的样本里,人文类景点比地理类景点多了60个。由此我们可以猜想,整个世界上,可能人类对人文类的景点的开发力度比对地理类景点开发力度要大一些,所以才使得从

8、整个世界来看,人文类景点的数量相对要多一些;从中国来看,国内外人文类景点的知晓度相对来说可能要比地理类景点更大一些,且相比于地理类的景点,我国的居民可能更加喜欢人文类的景点,因为上面已经讲过,我组的抽样数据是以旅评网上景点的受欢迎程度为标准来进行降序排序之后系统抽样得到的。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文类的旅游景点在我国要比地理类的旅游景点市场更广阔。上图是所属大洲和景点类型的复式条形图,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出和上一副图相似的状况,在各个大洲都是人文类景点比地理类景点的数量要多,除了在南美洲人文类景点和地理类景点的数量相同,都是10个。而两种类型的景点数量差异最为显著的是欧洲。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

9、看出:在欧洲,人文类景点有53个,而地理类景点只有12个,两者相差了41个。因此,除了欧洲的人文类景点在我国比地理类景点更受欢迎以外,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可能是欧洲的人文类景点的开发力度远远大于地理类的景点开发力度,因此在我国欧洲的人文类景点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地理类景点的知名度。所以对于欧洲乃至全世界来说,接下来,对于地理类景点的可开发性要比人文类景点大,这一点在欧洲尤为显著。第三节 景点性质分析景点性质统计表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主题公园5212.512.612.6遗址215.05.117.7博物馆276.56.624.3山峰368.78.733.0洞穴51.21.234.2瀑

10、布92.22.236.4河流湖泊307.27.343.7古城镇102.42.446.1峡谷沟壑81.91.948.1园林3.7.748.8庙堂4611.111.260.0村寨居民133.13.263.1海滩岛屿327.77.870.9碑塔楼阁184.34.475.2陵墓153.63.678.9其他7016.817.095.9现代建筑174.14.1100.0合计41299.0100.0缺失系统41.0合计416100.0以上是世界旅游景点的景点性质统计表,表中合计416个数据,缺失4个,总共412个有效数据,所以该统计表是有效的。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未标明性质的其他旅游景点70个以外,最多

11、的就是主题公园和庙堂了,他们分别有52个和46个。其次是山峰、河流湖泊和沙滩岛屿这些自然地理景观,分别为36个、30个和32个。而园林性质的旅游景点最少,只有3个。洞穴、瀑布和峡谷沟壑这些性质的旅游景点也相对较少,只有5个、9个和8个。上图是所属大洲和景点性质的复式条形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大洲景点的性质分布状况。先从亚洲来看,除了“其他”的景点以外,我们可以看到,庙堂的景点数最多,有31个,这可以看出亚洲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大洲,我们知道特别是中东地区和东南亚,都有宗教信仰,因此庙堂这一性质的旅游景点在亚洲最多。其次是山峰和主题公园,分别是29个和30个。从欧洲来看,很明显,像洞穴

12、、瀑布等自然地理景观很少,而最多的除了未标明的其他性质的景点以外,就是博物馆了,有10个博物馆。众所周知,欧洲经济和科技都比较发达,因此博物馆性质的旅游景点最多。再看北美洲,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大国,特别是美国,经济最为发达,现代化水平最高,所以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北美洲的现代建筑最多,有13个,其次是海滩岛屿,有7个。而大洋洲上都是一些岛屿型的国家,所以大洋洲的沙滩岛屿和河流湖泊性质的旅游景点最多,都有3个。而非洲和南美洲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旅游景点开发比较少,数量相对较少,景点性质分布也较零散。第二章:世界旅游景点状况具体分析第一节:中国景点状况具体分析 第一点:中国旅游景点概况分析:

13、本小点将通过对166个国内景点(本次分析中的166个景点均是由系统抽样所抽出,具有其科学及代表性)的概况分析(即包括对景点性质、类型、所属省份或从景点所在的南北方或是中东西部、港澳台大陆等内容的分析)来分析景点吸引游客的因素。一、基本概况分析图1、国内景点类型的分析图1是对国内景点类型的简单分析。景点类型无非两种:人文景观和地理景观。所谓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是社会、艺术和历史的产物。而地理景观,顾名思义,是指四周为天然界限所围绕的,性质上与其他区域有区别的地球表面区域(即天然形成不加人造的自

14、然景观)。从上图看出,在我们抽出的166个经典中,虽然人文景点相对较多一些,但总体上来说人文景观与地理景观的数量差距较小(人文景点约占55%,地理景点约占45%)。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华夏古国,经历了各朝各代的演进,在这过程中,人文历史底蕴不断演进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相较于地理景点来说,人文景点是我国的优势旅游发展的一个优势,毕竟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在历史的大浪中依然生生不息的。至于地理景观,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因而形成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自然景观(如名山大川、瀑布、溶洞等)而不同地区形成的同种类型的景观也大不相同。因而,虽然不如人文景观那么丰富,依然数量众多。那么,这么多的景点都是属于哪种性质的呢(例如山峰、庙宇等)?带着这个疑问我又进行了下面的分析:图2、景点性质分析图2是对我国景点性质的分析。景点性质多种多样,本次我们将这166个景点划分到了17个不同的性质。从上面的条形图我们不难看出,条形在主题公园、山峰、庙堂以及其他上比较突出,而其他性质的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