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01393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自我、悦纳自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团体心理辅导作业 院 (系): 师范教育学院 专业年级: 10级应用心理专业 姓 名: 宋莎莎 学 号: 101480117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团体设计方案与辅导报告领导者:宋莎莎(一)团体性质发展性团体(二)团体规模2030人(三)参与对象 初中学生(四)时间、地点周四下午15:00至16:30,每周一次,共五次;团辅教室(五)组长介绍该团体组长,宋莎莎,女,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在校期间很好的学习了心理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同时,通过在综合的学习与应用,该组长学会了更好的去倾听,去理解他人,从他人的角度出发

2、看问题,而且该组长对事情的控制能力较好,能冷静的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热情乐观,能通过自身去影响成员。 (六)团体目标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接受自己的优缺点,能悦纳自我2、挖掘自己及他人正向特质,3、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培养积极自我评价的习惯;4、激发成员探究自我的意识,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七)理论依据1、乔韩窗口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可以划分为四个领域:公开的领域、盲目的领域、隐秘的领域和未知的领域。每个人的自我都由这四部分构成。但每个人四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而且,随着人的成长及生活经历,自我的四个部分发生着变化。公开的自我(自知他知) 盲目的自我(自不知他知)隐秘的自我(自知

3、他不知)未知的自我(自不知他不知)团体使我们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另外一面,即自己不察觉,同时不易被自己接纳的一面。当一个人自我的公开领域扩大,则其生活变得更真实,不论与人交往还是自处都会变得轻松愉快而有效率。盲目领域变小,人对自我的认识越清楚,越能在生活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团体咨询过程中,公开领域的扩大是通过自我开放,使一部分隐秘区进入公开区;通过他人的反馈,使一部分盲目区进入公开区。通过团体咨询,敏感度增加,许多未知区的未知事物进入隐秘区或盲目区。在团体活动中,也可以逐渐被自己或他人了解、认识。通过各种团体内自我探索的机会,以及豪不伪装的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气氛,使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更全面,

4、更深。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青年期主要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是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混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等一系列迷失性的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同一性和亲密关系,即帮助青年人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思考自身角色和责任,以及与周围环境的饿关系,确立自己正确的位置和发展方向。3、自我理论罗杰斯深信人最基本的生存动机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以使自己成长并实现自己。人有能力去发现自己心理上的适应不良,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寻求心理健康。人的负面情绪的出现是由于人在爱与被爱、安全感和归属感等基本需要上受了挫折,得不到满足而发生的。罗杰斯认为,只要人与人之间无条件地、真诚地尊重、

5、关怀,个体就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自我实现,使自我更趋向于理想自我,使自我更完善,更成熟。(八)单元活动设计次数单元名称单元目标活动内容一相见欢1、通过活动让同学们轻松活跃起来,促进相互认识2、增强彼此的亲密感和信任感3、了解团体的目的、规定活动进行的方式简单介绍活动目的和意义大风吹滚雪球我的西红柿二自我觉察1、提高对自己 的认识与评价2、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3、能接受自己的优缺点4、能肯定自己的能力及价值松鼠与大树自我盾牌我的自画像三自我肯定1、提高对自己 的认识与评价2、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3、全面认识与评价自己龙头抓龙尾比比看猜猜“我是谁”四你好我好1、了解自己的特性及优点2、能自我接纳3

6、、能觉察影响自己之重要他人人格特质4、能说出自己的人格特质我是一只小小鸟优点轰炸影响轮五笑迎未来1、能觉察并分享自己的成长2、能说出参与团体的收获找名字写给自己的信回顾收获祝福串连(九)招募广告我究竟是怎样的人?在大社会、小环境中我究竟处在怎样的位置?别人怎样看待我?我应当成为怎样的人?我如何改变现状成为理想中的那种人?亲,还等什么,赶快加入我们吧Know yourself, love yourself.招募对象:初中学生,性别年级不限,保证能参加所有活动。活动时间:2013年10月至2013年11月(共五次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活动地点:团辅教室 人数:30人注:在小组活动开始前,

7、将有一次面谈,目的是选择小组成员。另外,报名时请注明性别、 年级和常用联系方式,以便通知面谈时间。(十)成员甄选面谈甄选,心理量表测试(十一)实施过程第一单元:相见欢活动前准备基本流程:活动一:大风吹;活动二:滚雪球;活动三:我的西红柿过程说明:首先在相逢是首歌歌曲声中,说明此次活动的意义及目的,团体分组,安排每组的组织者,感受团体氛围。活动一:大风吹 1活动目的:活跃团体气氛,促进成员之间的认识和相互了解,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2其操作过程:(1)、全体围坐成圈,领导者没有位置,立于中央。 (2)、领导者开始说:大风吹。大家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有穿鞋子的人。则凡是穿鞋子者,均要移动,

8、另换位置,主持人抢到一位置,使得一人没有位置成为新主持人,再吹。注:可吹资料有穿某颜色衣服的人、带表的人、扎头发的人、有右耳朵的人备选环节:在接下来的跑动里,领导者可以随机抢站成员位置,最终会余下一位单独成员,请他站到领导者身边,并询问他“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为何自己会被剩下。活动二:“滚雪球”一、活动目的: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二、操作过程:1、全体成员以68人组成一个小组,可报数分组。2、各小组选定一个固定区域为自己小组位置,围坐成一个圆圈。按顺时针方向,从某个成员(比如A)开始介绍自己,先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中必须包含两个信息:姓名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A说“我是活泼好动

9、的周慧”。(1)A介绍完以后,顺时针的B同学应首先介绍自己前面已经做过介绍的A同学,接着再介绍自己。例如: B同学介绍:、我是坐在活泼好动的周慧傍边的开朗的李志”,C同学介绍:“我是坐在活泼好动的周慧傍边的开朗的李志旁边的外向的赵亮”,以此类推。(2)在介绍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努力记住该成员的名字。3、当滚雪球完成后,小组的其他成员依次向A提一个关于个人信息的问题。要求每个人提的问题不能与前面成员提的问题重复。对于其他成员提的问题,A可以不回答,如:“请允许我保留这个问题”,但不能说谎。当所有的成员都问完一个问题后,A旁边的下一个成员B再开始依次回答问题。4、所有的成员都介绍完自己后,领导者

10、引导成员进行思考和讨论:(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吗?你一共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2)你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记住别人的名字?(或者你为什么没能记住别人的名字?)(3)当别人准确地说出你的名字时,你内心的感受如何?当别人叫不出你名字时,你的感受又如何?备注:如果在班级里大家已经记住了各自的名字,可以将名字换成他人的“特点”。结束活动:1、辅导者邀请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2、辅导者与成员共同订定团体规约(保密、 守时、尊重别人、按时交作业)并请每位成员签名表示承诺。活动三:我的西红柿:1、活动目的:通过这一活动,帮助成员学习识别和接纳人和事物的独特性,并进而认识到自己也是独特的,促

11、进他们对自我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2、操作过程:(1)、成员按小组坐好,每人发一个西红柿,让成员花3分钟时间认真观察自己的西红柿,尽量调动一切感觉通道,视觉、听觉、嗅觉等,先用眼睛观察,然后闭上眼睛,感觉西红柿的特征。(2)、5分钟后,小组内将西红柿混在一起,看看每个人是否能找到自己的西红柿。然后成员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西红柿有哪些特点,你是怎样找到的,找到后的感觉如何?找西红柿的练习给你那些启发?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在团体中分享自己小组的交流和自己的收获。领导者在总结的时候可以引导成员认识人和事物的独特性,学习和接纳这种独特性,并且学习比较的方法。第二单元:自我觉察活动前准备:纸、笔 基本流

12、程:活动一松鼠和大树,活动二为自我盾牌,活动三我的自画像。过程说明:活动一:松鼠和大树1、活动目的:热身活动,活跃气氛。2、操作过程:(1)、要求成员围成圈,按一至三报数,报到一和二的面对面站立,双手手掌相抵,平放在胸前,报到三的站在两人中间,蹲下。(2)、一和二的人做松树,三做松鼠。主持人在圈内发令。根据不同的口令,松鼠和松树要进行移动。,也就是要和其他的树和松鼠交换位置,但不能和身边的树和松鼠交换位置。(3)、口令有三个:一是“着火”此时树和松鼠都要移动;二是“猎人来了”此时树不动,松鼠动;三是“地震”此时树动,松鼠不动。活动二:自我盾牌1、 活动目的:了解现在的自己。2、 操作过程:(1

13、)、每位同学发下一张盾牌图。(2)、内容包括:我的希望或目标、我的优点或能力、我的缺点或要改进的地方、我的烦恼、我得意的事。(3)、每位同学就盾牌图的问题简单回答并写于纸上。(4)、每个人轮流向其它组员介绍自己的盾牌内容,并择一、二项详细说明。(5)、总结活动。活动三:我的自画像:1、活动目的:强化成员对自己的认识,促进对自我的觉察,并加深对团体其他成员的认识和理解。2、操作过程:成员按小组坐好,给每位成员发一张图画纸,每个小组一盒彩笔,然后请成员画自己,把自己心中最能够代表自己的东西画出来,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抽象的、形象的、写实的、动物的、植物的等。作品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能不能代表自己。

14、画完后贴在墙上,开“画展”,成员自由地观看他人的话,不加评论。欣赏完毕,请每一位画家对他自己的画进行解释,其他成员也可以对他的画进行提问,画家答疑。这是一种独特的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展示的方法,自画像用非言语的方法将画者的内心投射出来。总结活动:(1)成员分享这一次团体的感受。(2)领导者者将这次活动主题作一整理。第三单元:自我肯定活动前准备:纸、笔 基本流程:活动一龙头抓龙尾,活动二比比看,活动三猜猜“我是谁”过程说明:活动一:龙头抓龙尾 1、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活跃气氛。2、其操作过程如下:(1)成员一个接着一个排成一列,第一位成员当龙头,最后一位成员当龙尾,在龙尾的裤子口袋露出一条毛巾。(2)听到口令,龙头开始抓龙尾的毛巾,注意龙身不能断掉。成员轮流当龙头龙尾。(3)分享当龙头、龙身或龙尾的感觉。活动二:比比看1、 活动目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积极发现自己必别人突出的方面,肯定自我。2、 操作程序:请每个小组派选一位代表上台,与其他小组的代表进行竞争。至于竞争内容到底是什么,绝对会是出乎你们的意料,所以不用担心,每个人都有可能获胜的。当选出代表后教师随机说一项标准(如:比手臂长、比裤子短、比衣服的扣子多、比头发长等等,简单明显),同学们一起当评委进行评判,符合标准者获胜。以此类推,可进行多轮,给予获胜者小礼品。活动三: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