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013921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注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注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注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设计中要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做到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往往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特别是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不容易寻找到第三个目标的切入点,使得数学课堂平淡而不鲜活,也不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因此利用数学课堂主渠道,进行巧妙的德育渗透,是需要数学教师关注的一个课题.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材由毕达哥拉斯到朋友家做客的故事开始,毕氏在观察地板时突发灵感,发现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勾股定理.教材中又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记载的“赵爽弦图”,从而让学生

2、了解勾股定理在中国的发现历史勾股定理在中国的发现其实比国外要早很多,史料中有很多记载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突出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在引入环节,做好勾股定理在中国发现史的文化铺垫,利用勾股定理在中国的发现史,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数学文化内容选择部分史料和故事,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传统文化为荣的情感,使本节课不仅是一节数学知识教学课,更是一节内涵丰富生动的数学文化课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发了我对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弊端,以分数论英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如何贯彻“德育为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德育与数学教

3、学要有机结合,不仅班主任要做德育工作,全体教师都肩负德育重任.贯彻“全员德育”的方针,就要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这个有机途径,抓住课堂教学的任何契机,向学生输出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数学教师,尤其是同时当班主任的数学教师,更要学会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品行培养和德育渗透既要搞好数学教学,又要做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及学生健康心理的疏导.要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律,渗透德育内容. 一、以德育人 一个优秀教师就是一位教育家.教师职业之所以神圣,是因为这个职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教师本人的德行、气质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资源.所谓“耳濡目染,言传身教

4、”.教师自身的形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所表现的精、气、神会影响学生的精神风貌.当我们以严谨的教风、幽默的语言、激昂的感情、稳定的情绪、民主的作风、漂亮的板书,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示给学生时,或显性或隐性地传递了一个信号,对学生是一种美的享受,带给学生的是身心的陶冶和心灵的震憾.教师真诚、宽容、乐观的性格,会让学生的心灵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充满信心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向学生传递美感,引起学生的敬佩之情,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因“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二、以教育人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以优质、丰富多彩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当学生感觉课

5、程枯燥乏味时,教师可以采取联系生活实际,用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佳手段,组织数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注重体验式的数学教学,发展学生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三、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 有人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的性格,是一个民族骨子里流淌的血液.”抓住课堂主渠道,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教师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作为数学教师,应充分关注我国古代数学发展史的教育,从史料中汲取有机的营养,展示我国数学知识发现、发展的

6、过程,充分挖掘德育、美育的素材,用古代辉煌的数学成就,用数学家的才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力量,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勇于攀登、知难而上的宝贵精神品质.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不像数学知识那样连贯、显性,这就需要教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做到博学广识,与先贤时常保持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将数学史上的有机营养运用到每节教材的教学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文化内涵,有思想高度,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还要从教材中努力发掘潜在的其他教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细节.德育渗透,不仅是思品课的内容,各个学科都应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教师要重视以德育人,要立足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