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三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1352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三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一、指导思想_市、区社会化养老服务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我村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促进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创建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村,全面提升我村养老服务工作的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村居家养老服务实施计划:二、工作任务: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加快村养老,居家服务发展,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村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协调动作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要大力发展村养老服务,充分利用村现有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第一、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康复保健、医疗服务、学习教育、心

2、理指导、法律援助等村养老服务活动。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第二、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服务团体和社会服务组织,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发展服务组织,积极做好困难、高龄、“空巢”老人的村帮扶工作,加强帮扶力度,丰富帮扶形式,拓展帮扶项目,实现帮扶救助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同时倡导好邻里互帮互助,做好就近化服务。第三、坚持开展敬老爱老家庭个人评选活动,倡导社会互助,邻里互助的文明氛围,为老年人创造健康良好文明的生活环境。第四、以村“五保公寓”为村养老服务基地,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开展定期服务活动。三、大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坚持“社会养

3、老家庭化”的工作思路,鼓励支持养老服务机构,派出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或其它服务实体,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籍、医疗护理等服务。第一、以村服务为龙头,利用村服务网络,建立起以机构的专业化服务为主体,以家政服务为辅助,以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居家养老网络,实现机构服务与村服务相结合,专业护理与家政服务相结合,村帮扶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第二、发挥村属地管理的优势,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统一协调、为老年提供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第三、积极倡导邻里相助,实行就近服务,建立互助相守、相互问寒问暖长效机制。四、工作措施1、领导重视:继续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纳入村建设的主要

4、议事日程,加强对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利用村服务实体和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开展丰富村养老,居家养老服务。2、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工作。组长相结合,形成最基层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困难老人结对子,真正形成一个志愿者网络。3、规范服务:提高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质量,丰富服务的内容。4、认真_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程序办事,做好新的服务对象的摸底、登记、申请、统计、上报等工作,做到全覆盖不遗漏。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二)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探讨居家养老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更加贴近广大老人的需要,我们将积极响应上级领导号

5、召,优化服务内涵,整合社区资源,发展志愿服务,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居家养老”社会化养老新方式。具体工作计划如下:(一)大力宣传居家养老工作,使社区居民更了解这种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所等专业机构为服务实体、以老年人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社会各界与志愿者广泛参与,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二)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使居家老人能获得生活上的照料

6、和便利、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三)保障特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老模范等五类服务对象,视不同情况给予更为积极和加倍的照顾和服务。(四)探索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方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积极探索福利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和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使广大老年人得到更为实惠、方便、快捷的服务。(五)突出生活照料网络的覆盖和完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配餐、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各种生活上的服务。(六)关注老人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老人健康体检活动。定期上门走访,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免费按摩,免费保健,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宣传

7、。(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老年人带去精神上的享受,进一步丰富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范本(三)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养老问题日益突出。_年底我市_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_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_%。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发挥养老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根据_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_和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_吉林省老龄事业发展“_”规划_,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强

8、化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统筹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二)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认真履行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职责,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2.坚持因地制宜与统筹发展相结合。立足实际,科学制订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整合各类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养老事业全面科学发展。3.坚持突出重点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在重点保障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

9、为老服务范围,推动养老服务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4.坚持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着力巩固家庭养老地位,促进代际和谐。多举措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探索并实行具有蛟河特色的养老模式。(三)总体目标。到_年底,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_%以上的乡镇和_%以上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养老大院建设,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中心城区社区和_%以上的农村社区,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_张。到_年_月底全市拥有养老床位数_张,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

10、为支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二、主要任务(一)巩固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1.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_年底,建立覆盖中心城区、乡镇街区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城区街道和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_%以上的乡镇街区和_%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掌握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等信息,推进信息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实体的有效连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2.大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吸收社会各种服务资源和经济实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有效聚合功能区域

11、内的服务资源,重点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体现居家养老特点、需求与服务对接、各类服务资源配置相对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使居家老年人遇到的实际困难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生活和医疗服务得到基本保障。3.加强特殊群体的居家养老服务。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低偿和有偿服务的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陪护、基本生活照料、特殊护理、紧急援助等服务。同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探索建立特殊养老群体分级分类服务办法,满足其多样性的服务需求。4.探索老年宜居社区建设。不断改善老年人基本居住条件,实物配租应优先

12、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老年人家庭。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城区住宅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居住、上下楼和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探索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满足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宜居社区。(二)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1.推进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在每个城镇社区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养老服务站为载体,全面掌握老年人服务信息,整合服务资源,组织为老服务活动,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政策保障和帮助,形成全方位、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2.推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建设。结合农村社区建设,依托建制村或有条件的自然屯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室内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文体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结对帮扶、邻里守望等方式,推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