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爱的征途——一例重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辅导案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012726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爱的征途——一例重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辅导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寻找爱的征途——一例重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辅导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寻找爱的征途——一例重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辅导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寻找爱的征途——一例重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辅导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寻找爱的征途——一例重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辅导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找爱的征途——一例重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辅导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爱的征途——一例重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辅导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找爱的征途一例重组家庭亲子关系问题辅导案例关键词个案辅导;重组家庭;焦点短期家庭治疗;沙盘游戏一、案例背景重组使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本熟悉的一切在孩子眼中开始变得陌生,易使孩子产生恐惧、焦虑、安全感丧失等,各类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其中一些孩子变得情绪消沉、抑郁少动、沮丧失望、缺乏自信心、有强烈的自卑感等,严重时可能发生自虐行为;另一些孩子表现为情绪很不稳定,经常激动,无故愤怒、烦躁,对家及周围的一切采取猜忌、蔑视和非难的态度,甚至寻衅滋事,出现针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上升以及由此带来的重组家庭的增加, 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一例来

2、自重组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探讨了重组家庭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辅导的策略。刚在我校做完心理讲座回到办公室,小C 就来找我,“老师,我想预约,您晚上有时间吗?”自我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来,主动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并不多,一方面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缺乏自知,另一方面对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顾虑重重。我跟他约好了当天晚上七点半在心理咨询室见面。小C 如约而至,跟我谈起了内心的困惑。“明天是星期五了,周末放假,我一点儿都不想回家,可又很想我的妈妈,想见到她。我现在心里很痛苦,这种痛苦每天都困扰着我,让我没有办法学习。老师,你一定不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他双眉紧蹙,神情凝重,一口气说了上面的话,让我不

3、由自主地为他担心。“我无法忍受那个人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他霸占了我妈妈,害得我跟妈妈都没有办法说话。我妈以前非常爱我,就是因为他的出现,妈妈现在都很少理我了。其实我知道妈妈工作很忙,她要赚钱养活我。那个人很小气,他赚钱很少,从来不会给我们钱。他当初对我还可以,会带着我出去玩,但跟我妈妈结婚后,就对我一点儿也不好了,他当初分明是利用我,利用我得到了妈妈,我很恨他,有时真想杀了他。老师,你知道吗?我都不知道哪天会控制不了杀了他。”小C 满脸通红,眼睛里透出许多愤怒,双拳紧紧地握着“明天是周五了,可我实在不想回家,但我又想妈妈,想见到她。”这是小C 反复跟我说的一句话,我同理着他内心的矛盾、痛苦及愤怒

4、。小C 是我校高一的学生,他来自于一个重组家庭,父母在他5 岁的时候离婚了。当初他的监护权归父亲,可是父亲长期酗酒无法照顾他的生活,当他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将他接到自己的身边,将全部的爱投注在他一个人身上,悉心照顾着他的生活和学习。在小C 读五年级的时候,继父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从此,在小C 看来“原本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现在变了”。母亲与小C 现在沟通的机会很少,周末回到家,小C 通常都是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妈妈现在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叫我了,以前我们经常一起逛街,一起购物。现在妈妈有时也会叫我一起去,但三个人走在一起很别扭,而且我感到他根本不希望我跟他们去,说实在话,我也不想去

5、,我都这么大了,老跟着妈妈也不好。”来我校之前,小C 在原来的学校曾经与教导主任发生过剧烈的争执,据现在的班主任反映,小C 是一个特别容易愤怒、冲动的学生,会因为很小的事情与周围同学发生冲突,甚至打架,对老师也常表现出敌意和仇恨。可以看得出,小C 所体验的正是许多重组家庭孩子的普遍感受。在这个案例中,小C 先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后来又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他影响很大。本来跟母亲两人过得很好,却要面临“陌生人”的闯入,原本平静的单亲家庭模式被打破了,旧的家庭系统的功能失效,而新的家庭系统的功能却发挥不出来,其中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丧失了原有家庭成员给予的安全感和爱。这些孩子往往对新父

6、(母) 充满了敌意, 不愿意接受他们, 觉得新父(母) 夺走了母亲(父亲) 对自己的爱,并认为母亲(父亲) 对自己原来的感情发生转移,他们不再爱自己了。伴随这样的认识,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轻则不按时吃饭、做事无精打采、不按时回家(上下学)、在外逗留很久,重则表现为对家人或周围人的明显不满、偏激,语言中常用一些消极的词语;情绪上表现出孤独、退缩、忧郁、冷漠、沮丧、焦虑,严重者表现出攻击、破坏,与人容易冲突、打架。一个家庭系统发生改变,其中的孩子感觉到安全感将受到威胁,原本获得的爱将面临被剥夺,以他弱小的能量无法抗拒这种家庭系统的改变,于是他采取某种“无效”方式回应家庭其他人或周围人,但这种回应注定要

7、失败。如果这个孩子反复地或持续地暴露在这种毫无出路的境地中,他就会学会借助于同样的回应方式比如攻击行为应对周围环境,如父母、同伴、同学、教师等,作为一种防御性的手段,这个个体将从此以扭曲的方式来应付和解释所有的关系。二、案例过程(一)“空椅子”技术:处理愤怒情绪在第一次与小C 的会谈中,我认真地倾听着他说的每句话,观察着他的每一个细小动作。在会谈的前二十分钟,小C 一直紧握双拳,尤其在讲到“那个人”的时候,双拳握得更紧了,我能够感觉到他的这种愤怒已经压抑了很长时间了。因此,第一次会谈,处理愤怒情绪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我搬来了一张空椅子放在他的对面,告诉他,“明天你回到家,看见那个人就坐在这张椅子

8、上,你想对他说什么吗?”鼓励小C 将自己对“那个人”的不满和愤怒表达出来。在来访者需要倾诉或宣泄情绪的时候,“空椅子”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技术,这里的“空椅子”代表的人是来访者小C 认为曾经给自己带来伤害的继父。平时生活中,小C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直接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长期郁积在心,此时他可以通过对空椅子的宣泄、指责,甚至是谩骂,从而使自己获得内心的平衡。从开始的愤怒到后来的哭泣,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小C 的情绪缓缓平复下来,他与我分享了上个周末家里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当时的许多情绪体验,有焦虑,有沮丧,有失落,有愤怒,当然也有这个年龄的孩子所期望的快乐和轻松。在结束这次会谈时,我对他能主动来心理

9、咨询室寻求帮助给予了肯定,他很开心地接受了这种肯定。(二) 寻找“例外”情景:激发当事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潜力第二次会谈的约定时间就要到了,说实话,我一直为小C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的家庭生活的状况有些担心。然而当小C 准时来到心理咨询室,轻松和快乐洋溢在他的脸上。一看见我,他就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与妈妈一起逛街的愉快情景,他滔滔不绝地叙述着,但整个叙述中都没有提到“那个人”。原来继父出差了,他有了与母亲单独相处的机会。“看得出你今天非常开心,我也很高兴!我很想知道你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曾经有过这么快乐和轻松吗?”小C 回忆起继父刚成为家庭成员的第一年与自己的相处时光,那时候他

10、年龄小,继父经常在周末带他出去玩,还带他去看过电影。“那么最近一个月有没有令你感到愉快的时候?”小C 想了一会,谈起了发生在一个周末的经历。由于与母亲闹别扭,自己任性跑到家附近的网吧,一天一夜未归。虽然母亲阻止继父来寻,继父还是趁母亲不在家时偷偷溜出来,到网吧后跟自己一起玩,没有半句埋怨,没有半句指责,甚至还指导自己如何获得高级装备,“我一开始觉得他好假,后来一起玩,很快我们就超越了其他玩家,很开心!”说这话时,小C 显得非常轻松,随即又陷入了沉思中。过了一会,他向我谈起了继父,在小C 的眼里,继父是一个不苟言笑、尊重别人的人,“很少强迫我做什么事情”,“对妈妈很体贴,感觉妈妈最近两年,脸上的

11、笑容多了很多,这恐怕就是继父带给她的。”谈话进行得很顺利,临近结束,我给他布置了两项家庭作业: (1)写出继父的10 个优点和尽可能多的缺点。(2) 写日记。记录接下来的周六一天的家庭生活,重点记录继父跟自己互动的情景。(三) 沙盘游戏:处理现实关系小C 第三次来到心理咨询室的时候,跟我提到继父周五晚上出差回家的情景,在他看来,当时母亲太激动了,太高兴了。继父还给他带来了一本书,他虽然不太喜欢,但这次感觉跟以往有些不一样,“好久没收到礼物了,挺感动的!”我将他带进了沙盘室,给他布置了一个主题:“我的家”,让他完成心中的作品。小C 并没有使用太多的玩具,有一座美丽的房子,房子的后面是一座小山,周

12、围有一些小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房子旁边站立着三个人:一位穿着晚礼服的美丽中年女性、一个蓄着络腮胡的中年男性和一个踩着滑板车的小男孩。小C 一直对三个人的相互位置犹豫不决,此时的他,内心充满了巨大的冲突,帮助他解决好这个冲突,正是我采用沙盘的用意所在。最开始,他先将小男孩和中年女性紧贴着放在一起,将中年男性放在距离它们10 厘米左右的地方,面朝着小男孩随即又改成面朝中年女性;又将小男孩与中年女性分开,将中年男性与中年女性紧挨着放在一起,将小男孩挪得更远些;又将小男孩挪回中年女性身旁。这几个操作,被反复地修改着,渐渐地,他内心的冲突获得了解决。他跟我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决定接受现实,接受继父成为家

13、庭中的一员,尊重和理解母亲,并表达了希望母亲能过得幸福的愿望。我查看了他的家庭作业,在这份作业里,小C 将继父的缺点写得很少,优点倒写了许多。我跟他共同探讨了继父的优缺点,并告诉他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会在享受别人优点的同时包容、接纳别人的缺点。另外,我又跟他分享了一些与他人进行沟通互动的技巧。会谈结束后,他向我表达了感谢,并祝我“母亲节快乐!”因为再过三天就是母亲节了。(四) 调动社会支持,合力解决问题俗话说,“心病需用心药治”。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创伤需要用更多的关爱才能抚平。重组家庭子女尤其需要情感关爱,父母要对进入新家庭中的孩子用心去爱,用情去育。特别是与孩子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或母一方

14、,需要献出更多爱心。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孩子在父母婚姻变故中产生的心理阴影,使他们重新树立信心,获得新的希望。征得小C 的同意,我与他的母亲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电话谈话,希望她与现任丈夫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体察家庭关系变化给孩子生活投下的阴影以及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伤害,希望她多观察孩子的变化并及时地给出反馈;多与孩子沟通,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向孩子说出自己的爱;周末尽可能腾出点时间给孩子,利用周末孩子在家的时间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家庭活动,这些家庭活动尽可能考虑孩子的兴趣,如看画展(小C 比较喜欢画画),鼓励丈夫和孩子参与,增加父子之间的互动。另外, 就小C 在班级中出现的问题,我与班主任达成教

15、育和引导上的一致,鼓励小C 多参加学校和班级的集体活动,置身于集体之中,以减轻小C 的心理压力。一、 辅导反思“家既是爱的最主要的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的传递者。”在整理这个案例时,我想起了广州日报心理专栏作家武志红说的这句话。而传递的是恨还是爱,则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也取决于孩子对父母的认识。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这样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给我一打健康的孩子,我将把他们培养成为总统、将军、企业家、诗人或歌手;我也可以把他们培养成无赖、小偷、杀人犯和流氓。尽管这句话本身有夸大的地方,但是这无疑说明了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与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

16、,重组家庭的孩子经历了父母婚姻的破裂、陌生人的闯入,经历了与一般孩子相比更深的心灵创伤,他们当中许多人体验着更深的“爱的缺失”,每天艰难地行走在寻找爱的征途上。而心灵创伤的愈合,爱永远是一剂良药。三、案例反思这是一个成功的辅导案例。作者综合运用空椅子技术、焦点短期家庭治疗技术和沙盘游戏等,对孩子进行了耐心和科学的辅导,反映出了辅导者的扎实的理论功底,也反映出辅导者在诊断上的准确性和辅导技术的娴熟。从资料的收集到诊断再到心理辅导的全过程,总体结构清楚。从来访者个人、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系统性地进行辅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该案例的成功更多得益于辅导者的智慧和耐心。当前,许多家长和教师面对孩子的问题往往不去追寻问题背后的原因,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没有耐心等待孩子战胜自我获得成长,结果可能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如何正确对待出现了问题的孩子,可以说,该案例给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