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室内无线覆盖的基本要求V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01155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室内无线覆盖的基本要求V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对室内无线覆盖的基本要求V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对室内无线覆盖的基本要求V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对室内无线覆盖的基本要求V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对室内无线覆盖的基本要求V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室内无线覆盖的基本要求V》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室内无线覆盖的基本要求V(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室内无线覆盖设计的基本要求2011年7月目录、关于 2G 系统的覆盖要求 31. 室内无线覆盖方式 32.天线点的设计要求 33. 2G覆盖要求44. 切换要求45. 质量要求56. 功率设计要求57. Flexi设备的连线方法: 68. 合路方式: 79. 负载功率设计: 710. 机房要求711. 有源设备数量812. 电缆规格8、四网合路组合方式81.干扰分析82. 四网分布系统规划及设计原则 101)分区与分簇 102)分簇规划 103) 切换区规划 114) 外泄控制 115) 器件选择与使用原则 126)原有室内分布系统引入新技术改造原则13、容量和分区设计14工程设计是整个室内覆

2、盖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室内分布设 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为了保证设计满足覆盖需求,特 制定以下原则。一、关于2G系统的覆盖要求以下关于2G系统的覆盖要求,如与四网建设要求重复,按照更严格的标准 来执行。1. 室内无线覆盖方式以无源分布方案为主,尤其是重要的写字楼,比如:部级以上的机关楼、甲 级写字楼、新闻媒体的办公楼、电信行业的办公楼等,必须实现无源分布。2. 天线点的设计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室分系统将承担更多的网络接入,各种频段的系统存 在着损耗差异(包括线损、空中损耗),因此天线点的设计采用天线阵的方式, 天线的设计具体如下:在开阔空间,模测以WLAN的频

3、段进行,开阔空间指开放式写字间、会议室、商场等,天线点可以直接覆盖用户群,没有墙壁阻挡。但是不包括 车库、人防开阔空间天线口的功率根据不同频段可以不同,GSM的天线口功率控制 在5-10 dBm, DCS/WLAN的天线口功率控制在10-15 dBm。3 在封闭空间,比如酒店客房、公寓等,天线安装在走廊,需要穿透墙壁 覆盖用户群,由于本身结构复杂,2G的覆盖存在困难,采用尽量覆盖的 原则,放弃以前的奇偶层对角覆盖的方式。4、天线距离地面超过4米以上,需要根据实际模测结果设计天线功率,比如展馆、酒店大堂等。5、高层建筑(6 层以上,含 6 层)的天线点在开阔空间,尽量安放在玻璃 窗边,降低周边大

4、站信号对微蜂窝的影响。6 车库出入口及车道须在图纸上画出并标注为车道和出口,并安装定向天 线覆盖车道,保证足够的重叠覆盖区,满足切换。7 普通住宅楼的覆盖,使用里外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住宅的楼顶或底商 楼檐的资源,采用室外天线覆盖住宅楼和底商。8、写字楼的天线点必须放置在写字间内,不能放在走廊上。9、住宅楼的室内面积超过 200 平米,需要跟业主商量,室内放置天线点。10、对于面积较大的空间,要有超前设计的思路,可采用多天线小功率 的方式,避免业主 2 次装修造成盲区。3. 2G 覆盖要求1、室内覆盖系统的场强不低于室外场强,能保证95%(主要活动区域)以上 设计区域下行信号强度-80dBm,

5、电梯、地下等其它区域信号强度-85dBm。2、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不过度覆盖室外,保证覆盖建筑物1015 米外室内 覆盖系统电平低于室外15dBm。室外道路上(除入口的道路外)的室内覆盖系统 电平 W-90dBm。3、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内,为防止信号过度泄漏: 5层以下可以采用定向吸顶天线;如果楼宇周边有立交桥、过街天桥,可以根据桥的高度适当增加定 向吸顶天线的使用楼层; 由不同基站覆盖的相邻楼宇,如果距离小于等于20米,需要增加定 向吸顶天线,防止泄漏。4. 切换要求为确保切换成功率,各个出入口覆盖电平符合以下标准:1、出入口为慢速人行出入口,室内覆盖系统电平三-85 dBm,且室外基站 信号

6、电平三-85 dBm的交界区的最短长度大于10米。2、出入口为高速车辆出入口,室内覆盖系统电平-80dBm,且室外基站信 号电平三-80 dBm的交界区的最短长度35米。5. 质量要求1、在满足以上条件情况下,保证设计要求区域通话效果良好,切换正常 95%的设计区域占用室内覆盖系统的信道。2、室内覆盖区误码率(RxQual)等级为3以下(含3级)的地方占97%以 上。3、同频干扰保护比:C/I12dB(不开跳频)C/I9dB(开跳频)。4、邻频干扰保护比: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6dB、载波偏离400KHz 时干扰保护比:C/I-41dB (工程设计中需对以上C/I值增加3dB的余

7、量)5、满足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6. 功率设计要求NOKIA MCPA基站输出功率计算:MCPA室内设备总功率40W,每功放最大支持6载波,每小区最大配置为12 载波,理论值可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输出功率=1OLOG总功率(mW) -10LOG载波数6载波以下(含6载波)基站输出1路,根据载波数不同,输出功率如下表:载波数输出(dBm)243341.24405 396 38.26载波以下(含6载波)基站输出1路可以按照38 dBm计算6载波以上基站输出2,需要使用外部合路单元:载波数两路功放输出(dBm)外部合路(电桥)后7,8载波40+4037+379,10载波39+3936+3611,12载

8、波38.2+38.235.2+35.2MOTO基站输出功率参考下表:载频配置配置W45W配置12900M基站功率(dBm)35.432.41800M基站功率(dBm)34.431.4干放功率计算参考下表:载频配置配置45配置12干放功率计算按照6载频计算按照10载频计算注:干放的输入功率必须满足设备要求,干放输出要求与实际开通情况相符避免出现开通后,降低干放的输出功率减少上行干扰的问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7. Flexi 设备的连线方法:架顶输出1根馈缆架顶输出2根馈缆备注小区结构04、* Jt 万案1方案204V小区结构08万案1方案2米用”方案1”,需 打开“分集接收”使能小区结构0

9、8参数RDIV状态方案2为” Y”无法依靠内部合路器输出1路信号注:方案1Flexi采用多级内部合路器,合路后所有载频信号只有1路输 出;方案2Flexi采用内部合路器,合路后每路输出中只有部分载频的信号;8. 合路方式:新建室分系统要求2路输出,不允许使用负载。个别站点面积小, 一根主线功率有富裕,可以适当使用负载。改建室分系统、东区西扩等涉及Flexi站型的工程,根据原有室分 主线的数量采用相应的合路方式,室分主线数基站架顶输出馈缆数备注1根主线架顶输出1根馈缆载频数8时,采用外部电桥,并采用100W负载2根主线架顶输出2根馈缆9. 负载功率设计:由于 NSN 的 Flexi 基站功率可以

10、到达 50W,MCPA 基站功率达到 60W因此,要求负载功率100W。10. 机房要求原则:重要的写字楼每3万平米的覆盖区域内选择一个机房,机房数量等于分区数量。1、如果覆盖分区等于 2 ,需要在每个覆盖小区内各选1 个机房或者在整个 小区的中心位置选择 1 个机房。2、如果覆盖分区大于 2,需要在每个覆盖小区内各选 1个机房。 注:不能提供相应机房的,请出示书面说明.11. 有源设备数量多台有源设备(如GRRU,干放等)的引入必然会对基站造成上行底噪的干 扰,因此为了提高基站的性能,单个基站的有源设备数量超过一定数量需要 分区,如下:1、写字楼单个基站的有源设备数量超过 6 台需要分区。2

11、、住宅、小区分布和别墅的基站所带有源设备数量不超过 10 台。3、其它楼宇的有源设备数量参考写字楼计算。12. 电缆规格电缆主干大于等于 30米(含30 米)以上的使用 7/8电缆,平层电缆大于等 于50 米(含 50 米)以上的使用 7/8 电缆。二、四网合路组合方式以下四网融合设计原则均摘自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四网(2G、TD、WLAN、TD-L_TE)融合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指导书【初稿】-目前终稿20101029。1. 干扰分析在引入TD (F、E频段)、TD-LTE (2.6GHz)以后,新技术制式与现有技术制式之间产生交调干扰。在工程设计中应关注可能存在的干扰,使用时应注意避让的频率组合:

12、(1)存在干扰,使用时应注意避让的频率组合(下行信号的交调干扰上行):序号干扰频段fl干扰频段f2干扰频段f3干扰频率组合被干扰频段1GSM900下行(部分频段:940950MHz)2f1TD-SCDMA(F 频段)(全部频段:18801900MHz)2GSM900下行DCS1800 下行TD-LTE(2.6G)f1-f2+f3DCS1800 上行(2)存在干扰,使用时应注意避让的频率组合(上行信号的交调干扰上行):序号交调干扰组合1有GSM900上行时、尽量避免DCS上行与LTE (2.6G)之间共路2有TD A频段时,尽量避免DCS 上行与TD E频段(23202350MHz)合路以上两个

13、表摘自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四网(2G、TD、WLAN、TD-L_TE)融合室内 覆盖系统设计指导书【初稿】-目前终稿20101029,以上两表中,第一个表中的 干扰组合对系统容量和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完全避免表一中的组合应避免使用的技术制式组合:GSM900下行部分频段(940950MHz)应避免与TD-SCDMA (F频段)合路。有TD-SCDMA(A频段)且收发同缆时,DCS1800与TD-SCDMA (E频段)合路。2.四网分布系统规划及设计原则1)分区与分簇 -WLAN分簇1CJ OC C C C C啊律GSMWLAN分披4Q O O O O O OO.WLAN务蘇TD i RRU2)V

14、ULAN好簇了O OCJOOOtJtJ1D : RRiJ2: “=_q一qqqqqqq二WLAN井簇q、q、g 口 门 门 门 PZ图7.1-1分布系统分区/分簇示意图多制式分布系统设计,应以覆盖最受限的WLAN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 定天线覆盖半径,并构建分布系统基本单元(“分簇”)。簇内天线点数量尽量均 衡,天线位置相对集中。以TD-SCDMA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区。一个分区内可有多个分簇。 各分区应尽量保持良好的空间隔离,以便于TD空间复用等技术的应用并提高TD 业务吞吐量。2)分簇规划(1) 对于多隔断的封闭空间,WLAN天线覆盖半径取610米。对于开阔 空间,WLAN天线的覆盖半径可适当扩大。(2) 因用户上网体验与WLAN信号强度直接相关,故WLAN天线口功率应在 满足电磁辐射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大,天线口功率以1015dBm为宜。(3) 500mW室内分布型WLAN AP,设计中可按支持46个天线,覆盖面积 8001200平方米进行规划。(4) 由于WLAN干放比WLAN AP昂贵,干放性能难以保证易引入干扰,且 不符合国家无委相关规定,WLAN AP末端不应再接入干放。(5) 分簇内其它技术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