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淮北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i 28 S32 C135.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分)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B.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通常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制取铝C.黑火药的最优化配方是“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硝酸钾D硅在电子工业中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光导纤维的
2、主要成分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大于0.1NAB常温常压下,22.4L 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l023个C2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有4NA个Na+D常温常压下,l6gO3所含的原子数为NA3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4某硫单质的分子式为Sx,n mol的Sx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气体全部通入含有m molCa(OH)2的石灰水中,恰好完全沉淀,且8n=m,则x的值为( )A8 B
3、6 C4 D2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相应气体后,各离子还能大量存在的是( )A氯气:K+、Ba2+、SiO32-.、NO3- B二氧化硫: Na+、NH4+、SO32-、Cl-C氨气: K+、Na+、Al(OH)4-、CO32- D二氧化氮:Na+、Al3+、I-、SO42-6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2+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则m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 B C.(A-n+2)mol D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0K和40C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B某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它一定是金属元素C任何原予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D.同位素的不同核
4、素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8将铜片放入0.1 mol/L的FeCl3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2 B.3:4 C.3:5 D.4:39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SO2、N2、H2S、HBr、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氯水,充分反应后气体仍有剩余。将得到的无色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和酸化的BaCl2溶液,均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气体中( ) A.肯定有SO2、HCl B. 肯定有SO2、N2 C. 肯定有H2S、HBr D.可能有HCl、Cl21
5、0.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1.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162-+6M,氧化剂是H3AsO3还原性:Cl-As每生成7.5 g As,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3 molM为OH-SnC162-是氧化产物。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A. B. C. D.12.将足量CO2气体通入水玻璃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燃烧,最后所得的固体物质是( )A硅酸钠 B碳酸钠、硅酸钠 C碳酸钠、二氧化硅 D二氧化硅1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碗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
6、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2-+ 2H+= H2SiO3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C常温下,铁和足量的浓硝酸混合:Fe+6H+3NO3-=Fe3+3NO2+3H2O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15.有两种金属组成
7、的合金25克,与足量氯气反应,共用去氯气35.5克,则该合金不可能的组成是( )A.锌和铝 B锌和铁 C钙和铜 D钠和铝1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C D. 17.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YBa2Cu3Ox,现欲合成0.5mol此高温超导物,依化学剂量比例,需取Y2O3、BaCO3和Cu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0.5、0.5、0.5 B.0.25、1、1.5 C.0.5、l、1.5 D.l、0.25、0.17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检验FeCl2溶液中的Fe2+
8、,先加入氯水再滴加少量KSCN溶浪,观察现象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铝热反应中,将镁条插入混合均匀的氯酸钾、氧化铁和铝粉中烧碱溶液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玻璃瓶中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CaCl2与CO2反应生成CaCO3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杂质A B C D1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 (NO3)2溶液20. 14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
9、1.12L(标况下)O2混合,通入水中,恰好被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A.1.4g B.2.4g C.3.2g D.6.4g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1(8分)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18,其中A为非金属元素,C 为金属元素:A、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和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E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l。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B_,C_,D_,E_。(2)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E元素有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18,则E元素的该核素的
10、原子符号表示为_。(3)写出上述元素组成18电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写出其中一种即可)。22(10分)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一定条件下B可以转化为C,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_,C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CO2再转换成O2,以供呼吸之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_。若生成1mol O2,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3)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回答:A为_(填写化学式)
11、。实验室用两种固体共热制取A,写出此化学方程式_。23(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F是装有一半空气的注射器。请回答有关问题:(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如何判断已完成该目的_。(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_。(4)装置D的作用是_。24(12分)某课外小组研究铝土矿中Al2O3的含量。已知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杂质是Fe2O3、
12、SiO2等。从铝土矿中提取Al2O3的过程如下:(1)固体B的主要用途有(写出1条即可)_。(2)第步,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第步中,生成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是_。(3)将实验过程中所得固体精确称量,课外小组发现所得氢氧化铝固体的质量与原铝土矿质量相等,则该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是_(保留一位小数)。(4)工业上制取AlCl3用Al2O3与C、Cl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消耗0.5 mol碳单质,转移1mol电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5.(6分)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l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mol/L的Na
13、OH溶液到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1)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Al(OH)3的物质的量_;(2)原合金中Mg的质量_;(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分)12345678910CDBACACBBD11121314151617181920AABDDABCB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1. (8分)(1)H O Na S Cl (各1分)(2)(1分) 1735Cl (1分) (3)H2O (1分) 22.(10分) (1)2SO2O22SO3 (2分) (2)过氧化钠,(1分) 2Na2O22CO22 Na2CO3O2 ,(2分) 2mol (2分) (3) NH3 ,(1分)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分) 23. (14分) (1)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