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00798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归去来兮辞》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归去来兮辞》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归去来兮辞》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镇市卫城中学 高二 年级语文(必修五)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二单元归去来兮辞科目年级高二年级班级15班教学时间执教教师课标要求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传世名篇:文章表达了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叙写了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学习者分析与教学环境分析学习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阶段及高中语文前四模块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文言修养。因而摒弃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讲求语法的传统上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本、引入问题,注重由语言之路径、入文学之堂奥。教学环境分析多数学生喜欢陶渊明,如果诱导得当学生是会积极参与的。以前也学过很多陶渊明的诗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他诗文

2、的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而对于他在文中所表露出来的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等人格思想,则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把握即可。但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辨水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特殊文言句式。2、过程与方法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了解辞赋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实行简单辨析。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在了解全文含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返补归真的人生志趣。难点重点掌握文言实词、虚词,了解辞赋的特点。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效果导入新课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

3、及其作品,初读课文,疏通字词PPT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繁华都市和田野乡村的对比图,一组是为官和隐士的对比图。出一道选择题:学生会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从而引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原因。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思考陶渊明为何放着官不做,而要归园田居的人生志趣。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做出选择,引导学生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 走近作者1、 先请学生回忆相关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和相关作品。2、 教师做补充二、 解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归去来兮辞”明确:“归去”回去“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辞”?知识点讲解: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

4、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乃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长于言幽怨之情”。三、 朗读课文对朗读作几点要求:1、 读准字音2、 读出节奏3、 读出情感四、 布置作业反复诵读课文,试着背诵。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一、翻译课文1、 针对学生翻译不准确、难以理解的地方实行讲解2、 对本课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可适当出几道练习题增强巩固二、能够基本背诵课文第三课时、第四课时教学要点: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背诵课文。一、理清层次,分析课文(一)总体把握归家之因归家之乐综述情

5、态(二)具体分析1、第一段,分析“归去来兮”的缘由。2、第二段,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写归心似箭写入家门时的热闹场面写归家以后闲适有趣的田园生活3、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4、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三)总结思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完全能够把本文看为是作者辞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作者描写了脱离官场的喜悦和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四)课堂讨论在班上组织学生辩论:归隐后的陶渊明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辩论十五分钟),并对学生的整个辩论情况给予点评。二、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2,语言朴素,音节和谐,三、课

6、后作业课后思考: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追求是什么?学生可通过所学知识或是课外知识回答学生基本能够翻译出题目的含义,翻译为:回去吧学生边听边记,强化对新文体的了解。1、 听音频范读2、 自由朗读3、 提名朗读(正音;注意语气、语调及语顿)4、 集体朗读1、 先自己尝试翻译2、 和同桌“一帮一”式解答3、 边翻译一段边背诵理清层次,组织概括1、概括每段主要内容2、通过行动、心理描写作出分析由学生评价作者的这个思想学生分组讨论,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认为能,反方认为不能。言之成理即可。试举出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回忆巩固已学知识,增添新知识。培养学生通过题目解读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从日常的课务中积累文学常识。增强学生语感,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由于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采用帮扶式办法和教师讲解办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培养学生提炼主要信息,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展示任务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走近作者的时代和背景,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文本分析,找出例子答题的能力。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