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BMS的基本认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00791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BMS的基本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BMS的基本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BMS的基本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BMS的基本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BMS的基本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BMS的基本认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MS(电池管理系统)BMS是什么?BMS 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它通过对电池的监控,实时的反馈电池的信息给使用者。从而通过人工或者自动调控手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安全 系数。BMS要解决什么问题?蓄电池在成组使用的时候,由于电池一次性误差而导致的部分电池过放或过充电现象。从而导致电池寿命和容量急剧下降,甚至引发事故。BMS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分析结果反馈、自动调控等功能,解决蓄电池组使用中出现的问题。BMS的工作原理具体是什么样的?电池械鸟数据禾柴器 、GPES/CDMA/M1S 通讯网络蓄电池状态程纯监测顒务中心以上是一种最新的TLKS-BTS-I / BATT TEST S

2、ERVER分布式蓄电池性能在线监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它先通过暂态直流小电流电量比较法(同给已知电阻和电 池内阻相同大小的暂态小电流,由于P=IA2*R,电阻消耗的电量与内阻成正比, 得到电池的内阻)测量每一节蓄电池的内阻,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过报警系统报 警。同时将检测到的值数字化,通过GPRS/CDMA等的数据通道,实时上传到 监测中心,中心收到数据后,加以分析,给出服务的建议。BMS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1、准确估测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测量电池浮充电压、电池放电电压从而得到电池的soc(荷电状态),绘制电池 的电压曲线,防止电池发生过充或者过放现象。2、动态监测动力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在电池充

3、放电过程中,实时采集电动汽车蓄电池组中的每块电池的端电压和温 度、绘制温度曲线,充放电电流及电池包总电压,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 现象。同时能够及时给出电池状况,挑选出有问题的电池,保持整组电池运行的 可靠性和高效性,使剩余电量估计模型的实现成为可能。除此以外,还要建立每 块电池的使用历史档案,为进一步优单体电池间的均衡:3、单体电池间的均衡: 即为单体电池均衡充电,使电池组中各个电池都达到均衡一致的状态。BMS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什么?电池管理系统已经逐渐的由监控系统向管理系统转变。电动汽车的发展极其产业化,对蓄电池管理系统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了满足 汽车的实际需求,电池管理系统在功能、可

4、靠性、实用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做出 了重要的努力。检测方面,提高了电压、电流和温度的测量精度,基本满足了车 辆运行和电池使用的要求。在防止过分充放电方面。增加了齐备的通讯设备,在 车辆运行期间可以随时与整车控制器通讯,达到优化驾驶,提高车辆性能,防止 过放电。充电过程中,与充电机的通讯能实现协调控制和优化充电,保证充电的 快速安全。数据处理方面,增加了电池故障的实时分析能力,对电池的滥用进行 预警和报警,对故障进行定位,为电池的维修提供方便。可靠性方面结合现代大 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提高系统运行的抗干扰能力。单体电池间的均衡方面,增加 了电池的均衡控制能力,提出了充放电均衡、电阻均衡、开关电容均衡

5、等概念。除了车用蓄电池管理系统之外,在“驱动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系统”“电池充电方 法“、“充放电安全保护”、“电池管理系统通讯技术”等方面也有很多的学术论 文和科研成果。BMS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重点技术方向岸喪L孤S电;ti的珈曳金Z电枕和e旋3零5电i皱呦苹超f誉&邨应葩礙雜篇T苟昴酥疏亟皎 木&9豆起也営連丟城中对L0n抵乘亟衣垢劉H 卿翩制略】2蜒飙和評图1电池管理系统黨点技术方向专利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电池状态进行监控技术”以及“驱动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系 统”是电池管理系统中最受到关注的两个领域。另外,未来几年另一个值得关注 的技术方向是智能化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我国在控制领域具备优势,重要 的一点是,在当今世界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中,还没有哪个大国,甚至 公司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一领域。因此应该大力的发展智能化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 系统。我国的电动汽车公司应该将中长期目标放在锂离子电池或者锂离子电池组 的电动汽车管理系统上面。在例如系统稳定性、智能性、续航管理等技术的发展 方面实现突破。一旦在这些领域上取得先机,我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必将走在世界 的前列,为我国的电动汽车发展潮流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篇文章内容均整理自网络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