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00678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教案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平。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4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拉线木偶玩具一个(或用纸板制成的活动拉线木偶人)。(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若没有活动木偶,也可以采用手偶教具代替。)活动过程:1示木偶人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边

2、操作木偶拉线,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教师可以这样说: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先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游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上三。(活动开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创设游戏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在此活动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教幼儿正确地念儿歌这样可以为以后顺利开展游戏奠定基础。)2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做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3、。(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须将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边拍同伴的手心边说:一、二、三。游戏结束。(听说游戏规则中一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3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机会。(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动作以增加游戏的趣味

4、性。儿歌念完后,教师自己故意先动,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全班幼儿边说边打三下,给幼儿以练习游戏语言的机会。(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在幼儿基本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教师担任主角指导游戏,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教师先与全班幼儿游戏,可以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出现,让幼儿成为胜利者,练习游戏中的规则性语言,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接着,教师再与个别幼儿进行游戏,让每一位幼儿清楚地感知游戏的全过程,为幼儿自主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4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安排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此游戏较适合采用让幼儿两两自由结伴的形式进行

5、活动。这样可以让每位幼儿都能充分地、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练习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从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但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巡回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附游戏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三,三,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山上有个木头人课后反思:我在上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一语言课时,边游戏边学儿歌。教案上的活动准备是一个木偶人,因为时间关系我改用纸人,把纸人的手穿上线,让孩子对木偶人有个简单的印象。活动过程是先让木偶人玩一遍游戏引起孩子注意,然后以会念儿歌做为小孩玩

6、游戏的要求。但是我发现一个木偶人怎样能完成一个游戏,所以我采用三个纸人做木头人。在整个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能把儿歌说下来,基本达到活动目标。一、较好的地方有:1、幼儿对游戏很感兴趣,参与积极性高。当活动到小朋友与老师做游戏时,小朋友都很兴奋,仔细听老师讲游戏规则,然后边念儿歌边游戏。2、教具充分发挥特长,让幼儿感受一种不常见的“上课小帮手”。在出示图片时,幼儿反应一般,但在用线控制纸人时小孩子反应很激动,意力很集中,都仔细观察木偶人的一举一动。跟着木偶人一起念儿歌。3、以游戏作为引导,小孩子在学儿歌时很开心,表现的也很积极,一节课下来,一部分孩子基本上学会了儿歌也学会了如何玩刚

7、学的新游戏。活动目标基本上达到了。二、需改进的地方:1、孩子的反应预想的跟现实不一样我预想这个“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全班孩子都因很喜欢,在做游戏时会很积极,反应很强烈,结果上下来发现只有平时好动,上课很认真的一部分孩子在做这个游戏时很积极,还有一部分孩子好像没听懂我说的话,还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一节课下来把儿歌学会了可游戏没有掌握好,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2、在语言上不够简练语速有点快。我在讲解游戏过程中,锁碎的语言有点过多,不够简练,语速有点快,有些一般的孩子没听懂我说的要求,一时反应不过来。在玩游戏时,当我讲到不准说话不许动时,仍与孩子在嘻嘻哈哈,动来动去,在对输的小朋友进行惩罚时,孩子好像处在云里雾里的状况,不管是有些小朋友对游戏不敢兴趣还是不会玩,总之好像给人一种没听懂的感觉。在讲故事时语言还不够生动自然,不能引起所有孩子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