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贵金属催化剂及活性炭吸附剂项目建设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004928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贵金属催化剂及活性炭吸附剂项目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新型贵金属催化剂及活性炭吸附剂项目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新型贵金属催化剂及活性炭吸附剂项目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新型贵金属催化剂及活性炭吸附剂项目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新型贵金属催化剂及活性炭吸附剂项目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贵金属催化剂及活性炭吸附剂项目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贵金属催化剂及活性炭吸附剂项目建设(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前 言1第一章总论3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6第三章市场分析10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12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14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第六章15土建工程24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32第八章环境保护35第九章职业卫生与消防38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43第十一章45 第十二章施工安全措施第十三章 47 项目实施进度及工程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四章50第十五章52 财务评价56 第十六章风险分析58 结论第十七章前言活性炭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功能性炭材料, 其具有特殊的微晶结构、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 因此被作为优良的吸附剂,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 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液相和气

2、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水处理、气体净化与回收、化工、冶炼、国防、农业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1、超级碳催化剂及贵金属催化剂载体 (钯、钌、铑、铂、镍催化剂),湿式催化氧化催化剂, 氯化反应活性炭催化剂、 间苯二腈氯化制百菌清催化剂。2、触媒载体、维尼纶触媒载体、 三聚氰氯催化剂、 氯化汞触媒载体、生物载体、光气合成催化剂、合成纤维载体、醋酸乙烯载体。有机硅单体的合成、糠醛加氢活性炭铜催化剂、甲基氯硅烷合成、醛及酯类的加氢、合成甲醇活性炭铜催化剂、环己烷脱氢活性炭铜催化剂、三乙氧基硅烷合成、乙醇催化氧化活性炭铜催化剂、加氢制苯胺、加

3、氢制邻甲苯胺活性炭铜催化剂、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的催化剂3、血液净化、汽车碳罐、汽油回收、摩托车活性炭罐、金属空气燃料电池、超级铅碳电池、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锂电池负极材料、贮能材料、活性炭复体。4、变压吸附炭和碳分子筛、活性炭催化均四氯乙烷脱HCl制备三氯乙烯、吡啶氯化制备四氯吡啶、百菌清合成活性炭催化剂、聚氯乙烯载汞及无汞氯乙烯催化剂、 二氧化钛载体炭、 甲烷裂解制氢活性炭催化剂、负载 纳米材料活性炭、军事、航天等高要求领域。 TiO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对食品、药品、饮用水的安全性、纯净度等生存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活性炭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4、。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决定了活性炭将在环保行业发挥巨大的作用。活性炭是以可再生的农林产“三剩物”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活性炭产品,对充分利用农林产“三剩物”资源、节约化石能源、提高林农收入、促进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均具有积极作用。属于为国家产业目录鼓励类行业, 适用资源综合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于 2011 年 11 月 24 日出台了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第四项明确指出,对生产销售以“三剩物”,次小薪材和农类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给予财税征收的优惠。 3 作物秸杆等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项目名称新型贵金属催化剂有限公司(

5、暂定名)项目建设地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实施单位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单位地址:工业区单位性质: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成立于2002 年 10 月,注册资金4080 万元,是一家民营科技型冶炼企业,主要从事稀有金属、贵金属、有色金属加工、 销售及“三废”回收利用。公司占地面积 30 亩,企业总资产 2.1 亿元,建有粗铅、电铅、金银、贵金属以及其它金属等生产车间,年销售收入3.5 亿多元,上缴税费1500 余万元。法人代表,曾多次获得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冶炼废料及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回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所研发的冶炼废料综合利用, 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 再生物质资源综合

6、利用的政策、法规要求。依托雄厚技术力量,形成了本地传统金银废料冶炼技术和先进的综合回收工艺及无害化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新型工艺技术,实现了工业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公司成立以来,秉承“开拓进取、诚信经营、稳健务实、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取得了实质性的收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企业。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项目征用土地37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00 平方米。(2)建设内容:1、生产设施:建设一套年产量为1.5 万吨的活性炭生产系统,并且配套磷酸回收系统,并且建设 2 座库容量为 1 万的成品贮存库和 4 座库容量为 2.5 万立方米的原材料储存库。 3 个生产车间

7、以及 1 个包装车间。2、辅助设施: 1 栋办公楼, 1 栋化验及科研楼, 1 栋食堂及活动中心以及厂区道路与绿化带,绿化率30%。项目投资总资金及来源经过初步估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0 万元,流动资金2000 万元。其中企业自筹7000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3000 万元。1.2 项目效益 分析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建成并实现满负荷生产销售后,每年销售收入100000 万元,实现利润10000 万元。上缴税金 15000 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 32.8 %,投资回收期3.5 年(含建设期),经济效益较为显着,财务上切实可行。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1)生态效

8、益分析本项目利用优质无烟煤、 木炭或各种果壳等作为原料,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实现综合利用,生产出高级活性炭,无二次污染,能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项目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2)社会效益分析建设本项目,一是促进建设区产业结构调整; 二是增加当地财税收入;三是可提供 300 个就业岗位,对解决城乡劳动力出路, 促进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积极作用。1.3 项目技术支持本项目合作单位为 “”,该院始建于 1949 年 1 月,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综合性化工科研院所。 主要从事农药、染料、中间体、助剂等精细化学品、化学工程、环保、生物及“三废”治理等专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及高新技术产品生产,

9、现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配套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本项目的生产技术均是该院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其“活性炭材料”和“贵金属催化剂”均为该院的专利(专利号 ),其工艺成熟。因此,本项目技术支持有保障。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办法 (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 5)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财税制度(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7)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0、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8(国发 200540 号)(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 10)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5817-1986( 11)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5748-1985( 1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1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1.5 编制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做

11、到生产技术先进,工艺流程科学,设备选型合理,主要生产项目和公用附属设施协调,总布置符合工艺要求和安全消防规范。项目的供电、供水、通讯等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办理。同时以满足需要为原则,重视环境保护、安全消防及绿化等。对项目的经济评价, 按现行经济政策和财税制度进行评估,做到既符合政策,又符合实际。1.6 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工程技术方案、设备选型、节能环保、消防安全、项目实施进度、投资及财务评价等进行全面的经济论证。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 “四个方

12、面八项措施” 及国家环保总局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六大措施” ,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全县范围冶炼企业进行整合,引导企业产业转型,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发展中具有示范作用的循环经济型企业,推进全县循环经济发展。自 2009 年受国际价格影响,活性炭行业遭受巨大的冲击,近几年活性炭行业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 市场对活性炭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活性炭的价格进一步走高。为此,公司抓住这一机遇,承接产业转型,开发“活性炭生产系统,并且配套磷酸回收系统”项目,利用本地丰富的“油茶壳”等废物,生产“高级活性炭”。项目计划年产活性炭 1.5 万吨。项目利用“浸渍沉淀法”等先进技术,制造活性炭不仅可以实现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