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00436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活动准备: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活动过程: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三、听故事导入。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

2、舞蹈动作。1、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2、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_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丫丫迎

3、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活动延伸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二)游戏目的:1、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增进幼儿间亲密的情感。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不同。根据音乐旋律和节奏匹配动作,遵守游戏玩法与规则。3、引导幼儿探索在双圈上如何交换玩伴的方法,增强幼儿间的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准备游戏:音乐伙伴舞、地面设好双圈图案。游戏过程:一、体验游戏:1、

4、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开火车进入活动场地,根据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熟悉音乐的旋律。(1)请幼儿说说听伙伴舞这个音乐旋律的特点。(时快时慢、(2)回忆开始入场时做的动作。2、增加难度进行游戏两小无猜:教师向幼儿解释“两小无猜”的意思一男一女从小在一起玩耍,两人十分要好,非常亲密。3、教师讲述游戏玩法及规则。(1)第一小节游戏规则:让我们开成小火车,让我们开成小火车,让我们开成小火车,开开开开停。(音乐停时,两个小朋友抱起来)(2)第二小节游戏规则:让我们找个好朋友,让我们找个好朋友,让我们找个好朋友,大家一起来跳舞。扭扭拍拍拍跳跳拍拍拍朋友再见上火车啦!(A段音乐第2乐句停一定要找到朋友。B段

5、音乐一男一女两个好朋友在一起做动作,音乐结束游戏停止。)二、师生一起探讨如何在圈上找朋友。1、到双圈上两个小朋友合作游戏。2、探索不同玩法。教师:“刚才我们是固定的小朋友,下面我们交换伙伴玩一玩好不好?”圈上找朋友可以探索出由易到难很多种方法:(1)男孩不动,女孩顺时针依次移动一个小朋友;(第一段音乐)(2)女孩不动,男孩绕着走;(第二段音乐)(3)两个圆圈顺逆时针同时转动。(第三段音乐)(4)用第四段音乐连续交换伙伴。3、跟着音乐运用三种方案完整交换一遍。此环节可视幼儿现场所想到的进行改动。游戏结束。大班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

6、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教学重点: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教学基本模式: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介绍本节课内容。二、基础训练:1、发声练习。2、节奏练习。三、新授课1、教材分析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四、听唱想做(二)。五、总结下课。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