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开发奠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00379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大开发奠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为大开发奠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为大开发奠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为大开发奠基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为大开发奠基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大开发奠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大开发奠基(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为大开发奠基 -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融资机制研究 西北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中心环节。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关系到西北地区的长远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本报告分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在西北地区开发中的战略地位,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与现状与融资机制,促进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一、基础设施建设在西北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二、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主要问题三、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四、加快西北地区基础设施

2、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基础设施建设在西北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基础设施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主要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如文教、科研、医疗保健等)与经济基础设施两类。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经济基础设施包括以下方面的服务:公共设施-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与排污、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管道煤气等;公共工程-公路、大坝、灌溉及排水用的渠道工程;其他交通部门-城市和城市间铁路、城市交通、港口和水陆、机场等。我国学者把基础设施体系归纳为七个方面:交通运输、信息、能源、水利、生态、防灾与社会性(如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公共管理等)基础设施,并把基础设施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 本报告主要研

3、究西北地区经济类基础设施,并主要以交通通讯设施建设为例。 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它对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世界银行认为即使不能称其为牵动经济活动的火车头,也是促进其发展的“车轮”。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交通问题。三次交通革命解决了这一问题,第一次是收费道路建设,第二次是19世纪初期开始的运河建设,第三次是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铁路建设。1860-1890年间,美国铁路总长度由31246英里增加到166703英里,超过了同期欧洲铁路总长度。交通特别是铁路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 交通运输投资对许多OECD国家经济增长的贴

4、现率接近20%,而对基础设施更为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交通运输及通信对经济增长的贴现率超过60%(参见表4-1)。同时,统计资料分析显示,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有利于增加出口。在经济衰退期间,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所花费的公共支出,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有价值的政策工具。比如依靠劳动密集型方式发展基础设施,有助于扩大就业。美国“大危机”时期采取的罗斯福“新政”及亚洲经济危机时期中国政府采取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刺激内需的做法,都是比较著名的例子。表4-1 基础设施对生产力的影响样 本弹性a对收益率的影响b作者/年份所测算的基础设施美国日本法国台湾韩国以色列多个OEC

5、D国家多个发展中国家0.390.200.080.240.190.31-0.440.070.16609612775154-701963Aschauer 1989Mera 1973 Prudhomme 1993 Uchimura & Gao 1993Uchimura & Gao 1993Bregman & Marom 1993 Canning & Fay 1993 Easterly & Rebelo 1993 非军用公共资本工业基础设施公共资本交通运输、供水和通信交通运输、供水和通信交通、电力、供水和卫生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和通信注释:a. 基础设施水平一个百分比的变化对产出百分比变化的影响。b. 贴

6、现值比率的增加取决于可变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贴现值。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等: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从基础设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也勿用置疑。具备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是确定社会福利程度的基本标准。贫困地区的居民,不仅经济收入水平低,而且明显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如起码的清洁水、道路、卫生条件等。卫生条件的恶劣,不利于当地居民的健康。疾病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道路交通的缺乏,使落后地区的产品难以运出来变成商品,减少了当地居民为城市提供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机会。在贫困地区修一条路,对改变当地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具

7、有重要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具有一定影响。从积极方面看,便利的基础设施有助于清除和处理液体与固体废弃物,起到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作用。但也不应忽视基础设施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为基础设施投资大约占公共投资总额的40-60%(或总投资的20%)。同时,基础设施与GDP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世界银行1990年的数据表明,人均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基础设施总量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获得安全饮用水增长0.3%,铺砌的公路增长0.8%,电力增加1.5%,电信增加1.7%。但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程度与方式具有一定差

8、异。低收入国家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如供水、灌溉、运输)十分重要,当经济进入中等收入水平的阶段时,对水的基本需求大体上都能得到满足,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增加。在高收入国家,电力和电信在基础设施存量和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更为重要。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作用在西北地区开发中更加明显。西北五省区国土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2%, 耕地面积占全国12%, 能源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石油、煤炭、天然气、盐、铁等有色金属矿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1998年,西北地区人口占全国7.13 %,GDP总量占全国4.89%,铁路营业里程、内河航运里程及公

9、路里程分别占全国的12.86%、1.48%和10.81%,铁路的客运量(万人)与货运量(万吨)分别占全国5.07%和6.64%, 公路客运量与货运量分别占全国4.5%和7.55%。 按人均指标及GDP指标衡量西北地区铁路、公路设施的拥有量,除公路客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指标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按土地面积及资源拥有量计算,西北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铁路、公路的密度大约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 西北地区不仅交通设施指标落后与全国其他地区,通讯设施、水利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社会性基础设施更落后。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由于交通瓶颈的制约,西北丰富的资源运不出来,而当地人口少

10、,市场有限,难以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作为我国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少、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经济总量最少、人均收入很低的西北地区,其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列最后。 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这是西部开发战略的需要,既是为了给西北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也是保证西北政治安定、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需要。没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将成为一句空话,更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北大开发战略中居于先导和基础地位。二、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主要问题(一) 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西北自然条件差,幅员辽阔,自身实

11、力又比较弱,长期以来,国家对该地区的交通、通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视,在资金、技术、设计、施工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投入,促进了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以交通通讯设施的发展为例。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是西北地区的交通通讯网络骨架的建立时期。国家通过向西北地区安排一些大中型项目特别是三线建设,对西北交通设施的投入比较多。这期间修通了宝成、陇海、包兰、兰青等铁路干线,到70年代末形成了近7000公里的铁路通车里程,约占当时全国铁路通车里程的13%,搭起了西北地区铁路干线的基本骨架。公路建设、通讯设施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甘肃省50年代初期只

12、有3000多公里的低等级公路,到1980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632公里。电信也几乎从废墟中起步,1978年电信线杆路总长度达到7313公里,农村乡镇通电话的比重达到96.8%。 尽管这一时期西北地区与全国一样,基础设施总量严重不足,但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阶段是改革以来到“八五”末期,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全国相比,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甚至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有所加剧,与全国的差距又逐步拉大。1995年西北地区国家铁路营业里程、内河航道里程、公路里程分别相当于全国的13.6%、1.46%、11.2%。 铁路线路延

13、长有限,公路、航空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沿海地区,道路“瓶颈”十分明显。就全国来说,这一时期“因交通设施不足而增加的成本大约相当于GNP的1%”。 西北地区作为资源输出地区,对交通设施的依赖性极强,设施不足导致的损失更严重。综合评价这一时期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状况,差距不断扩大,西北地区成为全国基础设施发展最慢的区域。90年代全国基础设施最差的6个省区,有4个位于西北(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分别位于第25、26、28和29位)。 第三阶段从“九五”时期开始至今,是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大发展的新时期。得益于90年代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政策,特别是1997年以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国内需求促进经

14、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和1999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资力度,在投资方向上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西北五省区及中西部地区,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千方百计上项目,跑资金,搞配套,抓建设,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1998年与1995年相比,西北地区公路里程增加7363公里,其中有路面里程增加5754公里, 使相对薄弱的公路建设得到了加强,公路质量也有所改善。1996-1998年间与“八五”时期相比,西北地区除新疆外,其余四省区公路里程增长对全国公路里程增长的贡献率由2.31%提高到4.04%, 说明西北地区公路增

15、长快于全国平均速度。同期其他基础设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是这一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从全国看,1991年到1998年,交通通讯基本建设投资额从2115.8亿元增加到11916亿元,增长4.6倍;交通通讯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由15.63%提高到27.29%,增加11.62个百分点。西北地区交通通讯基本建设投资额增长也十分迅速。陕西和宁夏在“九五”期间甚至超过了全国平均速度,其他省区增幅也很明显(参见表4-2)。二、西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主要问题表4-2 西北地区与全国交通通信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变动比较表4-2 西北地区与全国交通通信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变动比较年 份1991-1997199719981999全国平均陕 西甘 肃青 海宁 夏新 疆20.5515.417.1510.0321.8010.5822.06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