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00087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系生活实际 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明确指出,语文的口语交际功能尤为突出。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口语交际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在生活中寻找交际话题;以生活场景为基础进行对话;实践感受,让学生话说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应用中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让交际能力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关键词:生活;口语交际;能力;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

2、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的必备能力。过去,语文教学也十分重视口语训练,但忽视了语言的生活实践交际功能。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使语文的交际功能尤为突出。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口语交际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那么,如何让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生活

3、的需要呢?一、在生活中寻找交际话题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话题能被学生吸引,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话题能受学生欢迎,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及情感、态度和兴趣出发,有意识地创设生活化的模拟情景,把生活中的场景带到课堂中。通过全方位的建构,生活场景能深化学生对交际话题的感受,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让课堂交流从单向转变成双向、多向,真正实现生生间、师生间情感和语言上的互动。有一节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跟生活有关的话题,我在平时观察中,发现学生都很爱玩溜溜球,随即生成了“让学生自己购买一个溜溜球,并介绍溜溜球”这一话题。因为交际话题源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着说,课堂气

4、氛很活跃,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不错。二、以生活场景为基础进行对话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不能只将交际过程局限在课堂内,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述课例,教师生成交际话题后,并没有急着上课,而是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商店买一个溜溜球,为交际奠定现实基础。于是,在课内的“讨价还价”这一片段中,学生说起来就有模有样:生:请问,这个溜溜球需要多少钱?师:很便宜的,4元8角钱。生:这不便宜?最多值3元钱!师:3元钱?你卖给我,有多少我买多少。生:3元5角钱,怎么样?师:不卖。生(拿着溜溜球,不断旋转,仔细检查者):这溜溜球的绳子细细的,说不定没玩几下就断掉了,3

5、元5角钱都太贵了。我主要是看中它的造型比较特别。师:你真想买的话,4元钱卖给你吧。生:3元5角钱。师:不卖。生:不卖就算了。(生扭头就走。)师:回来回来,卖给你!看你想买,我这次真亏了呀!下不为例。这个片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是活脱脱的生活再现,还原了真实而有趣的市场买卖特色,让听者捧腹,让学生受益匪浅。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富有情感,语言更富有感染力,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三、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贴近生活的话题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但学生的语言受思维的支配,一旦思维受到限制,语言表述就难以流畅。教师只有通过逼真的情境展现,调动学生真实的内在情感体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心里表

6、达欲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请看“让学生自己购买一个溜溜球,并介绍溜溜球”这个话题的教学片断:生:颜色不一样。生:大小也不一样。生:有的是铁做的,有的是塑料做的。生:他们的价钱不一样。师:哪一种较贵?产家一样吗?生:塑料比较贵。产家不一样,取的名字也不一样。生:形状也不同。有圆形的,还有蝴蝶形的。这个话题源于学生的课外生活,学生很感兴趣。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知道介绍商品可以从外观来介绍,包括商品的大小、材料、颜色、形状等因素,也可以从价格、名称等方面来介绍。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个溜溜球可以怎么玩”(介绍商品的用途),这种贴近生活的表达要求让学生有话可说,并找到说的思路,从而使交际过程

7、富有实际意义。四、实践感受,让学生话说生活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教育教学中再现生活化的情境,用生活中的情境来教育学生,让生活成为教育的话题,让教育成为生活的延续。为保证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贴近,必须活用教材。总体上,教材安排的话题,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提供了必要条件。新教材中选择了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学习生活中的话题,以这些生活化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口语交际。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我想这样做(遇到残疾人,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生活化的教材内容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与生活进行零距离的接触,

8、使学生感觉生活无处不在,为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但是,学生生活阅历或环境不同,知识经验也不同,教材中的某些话题可能贴近了部分学生,却难免远离了另一部分学生。有些教材稍加改造,就可能成为一个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新教材中就有一些学生乐说、爱说的交际题材,但是由于学生平日观察力等方面能力不强,使得这些交际话题让学生交际起来力不从心。因此这些交际题材还需教师课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加深体验。例如: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我们身边的垃圾这一口语交际课时,本课属于环保类的口语交际,离孩子生活较远,表达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出现词不达意或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之

9、前可以先带学生到一些环境卫生出现问题的地方,去亲身体验一下。然后到居民区内看看垃圾清理车如何倾倒垃圾,到马路上去看看各种垃圾箱及清洁工人如何清理垃圾,有条件的还可到垃圾处理厂做社会调查。从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直观、深刻的感受。垃圾的臭味,垃圾箱的形状、颜色,清洁工人的汗滴,垃圾清理车倾倒垃圾的声音等,这些平日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为大家熟视所睹的生活现象一下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有了实践经验,孩子们在课堂上就议论纷纷,教学效果不言而喻。课堂上,仅仅让学生想说还不够,还要让学生会说。教师的引导要起到拓宽学生的思维路径、激发学生语言的潜能意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和创新。生活无处不课堂,教师要放眼广阔的现实生活,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如,外出时如何向人家问路、家里打接电话、师生间的交流、走亲访友、学生的课余生活等都是可以挖掘利用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应用中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让交际能力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