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05479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99956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体系05479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质量管理体系05479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质量管理体系05479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质量管理体系05479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质量管理体系05479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0547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体系05479(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气瓶检验机构质量管理的评审(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总的要求*1.1检验机构应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SG Z7003-2004)建立、 实施、保持并且持续改进与其检验活动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1.2质量管理体系应文件化,并确保检验质量和检验检测过程安全所需要的程度,体系文件应 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获取、理解和执行;1.3检验机构应描述内部组织的职责和隶属关系; 一 一 1.4检验机构应有措施保证其管理层和员工不受任何对检验的服务质量和检验结果有不良影响 的、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 一 一 . 一 一1.5检验机构应确保对检验过程中获得

2、的商业、技术信息保密,使这些商业、技术信息的所有 权受到保护。(二)质量体系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2.1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2质量手册;*2.3符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SG Z7003-2004)的程序文件;*2.4检验机构为确保其检验过程的有效组织、实施和控制所需的文件,例如作业指导书、管理 制度、记录表格等;*2.5与检验有关的外来文件,例如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政府相关部门的 文函通知以及资料等。(三)质量手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3.1质量体系的适用范围;*3.2检验机构基本情况概述;*3.3检验范围;*3.4检验机构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3、疫总局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政府质检部门) 和客户的义务和服务的承诺;*3.5组织机构图;3.6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以及对检验有影响的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3.7质量管理体系中各质量要素的原则性描述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描述;*3.8引用的程序文件(程序文件的范围应覆盖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SG Z7003-2004)并满足检验业务开展和检验安全的需要,其数量以及简繁程度应根据检验机构的 性质、规模和工作范围而确定)。(四)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程序文件(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4.1文件管理.4.2记录、报告管理4.3管理评审管理4.4人员培训管理4.5检验过

4、程控制管理4.6检验设备仪器、计量器具管理4.7合同评审、对政府和客户服务管理4.8检验检测方法的确认4.9采购和供应品的控制4.10检验检测分包管理(无分包可删减)4.11样品和抽样的管理4.12检验检测安全的管理4.13内部审核管理4.14不合格品管理4.15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4.16投诉与抱怨管理4.16接受安全监察管理4.17与管理程序相应的图、表、卡(五)质量管理组评审5.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5.1.1评审内容: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体系文件的结构是否合理,各层次文件是否齐全.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体系文件一般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质量手册;程序文

5、件;作业指导文件、管理制度、记录表格以及与检验检测有关的外来文件。5.1.2评审内容:制定的质量方针能否与检验机构的工作相适应。质量目标是否可量化考核,是否可分解。 评审方法和要求 :审查质量方针的适宜性。查阅质量目标及其考核办法、考核记录。5.1.3评审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被相关人员获得、理解,是否有发放记录。 评审方法和要求 :查阅体系文件的发放记录。查阅体系文件宣贯记录。抽查管理人员、检验人员熟悉和理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目标)的程度。5.1.4评审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已持续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体系运行记录(如文件发放记录、宣贯学习记录、内审记录

6、、管 理评审记录等) 评审内容: 内设机构及职责是否明确;是否绘制了组织机构图。 作为母体组织一部分时,与母体组织的关系是否明确。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内部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的描述。查阅自检机构母体组织关系图。5.1.5评审内容:是否设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验检测责任师,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制订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人员的岗位职责或岗位说明书,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 评审方法和要求 :查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验责任师的任命文件。查阅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检验检测人员的岗位职责或岗位说明书。岗位职责或岗位说明书通 常包括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任职资格和培训要求、权限和相互关系等内容。5.1

7、.6评审内容:是否向社会作出履行法律责任、接受政府监督、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保 持公正性、保守客户机密等方面的承诺 评审方法和要求 :查阅机构声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查阅保密和保护所有权措施 5.1.7评审内容:机构内部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沟通途径 评审方法和要求:通过交谈或审查会议记录等方式查机构内部沟通途径。5.2文件控制5.2.1评审内容:是否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有效控制。 评审方法和要求:文件的编制、定期评审、批准、发放、使用、更改、再次批准、修改 状态标识、回收和作废等方面的控制要求。5.2.2评审内容:是否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有效控制.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文件发布前的审核、批

8、准记录。查阅文件评审记录。查阅文件的唯一性标识、修订状态标识。查阅受控文件的发放及回收记录。抽查相关人员拥有的受控文件,了解文件的受控情况。查阅作废文件保留目录及其存放管理状况。审查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控制情况(如:发布权、修订权、一致性等的控制)是否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有效控制5.2.3评审内容:对外来文件的控制是否符合规定。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是否有正式版本。是否与申请核准项目相适应。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受控文件的发放及回收记录。查阅外来文件清单,确认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有效性.5.3管理评审5.3.1评审内容:是否建立了管理评审程序文件,程序内容是否合理。 评审方法和要

9、求:查阅管理评审程序文件。该文件一般包括评审时机、评审组织、评审 输入、评审输出、改进的机会等方面的控制要求。5.3.2评审内容:是否按规定的周期、要求进行管理评审。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管理评审计划以及最近一次管理评审记录。5.3.3评审内容:管理评审输入是否全面。是否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管理评审输出结果是否明确。管理评审的改进措施是否得到实施。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最近一次管理评审活动的全部记录资料(主要包括:管理评审计 划、会议通知、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会议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纠正措施实施记录等)。 5.4人力资源管理 5.4.1评审内容:是否建立了人员培训管理程序文件

10、,程序内容是否合理。 评审方法和要求:审查人员培训管理程序文件。该文件一般包括人员聘用、培训计划、 培训考核、岗位任职要求、人员技术档案等方面的控制要求。5.4.2评审内容:从事管理和检验检测的人员是否办理了合法聘用手续. 评审方法和要求 :抽查管理和检验检测人员的聘用手续。对于调入检验检测人员,还应查检验检测资格证变更手续。5.4.3评审内容:是否查阅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实施了培训计划,是否有培训记录。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包括专业资格培训、岗前培训、岗位培 训、继续教育培训记录或证书,判断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5.4.4评审内容:是否建立人员技术档案,档案内容是否齐全(相关

11、教育、培训和资格、技能、 经历的记录) 评审方法和要求:抽查专业技术人员和持证人员技术档案(抽查10%且不少于5人) 5.5检验检测设备5.5.1评审内容:是否建立了检验检测设备的管理程序文件,程序内容是否合理。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检验检测设备管理程序文件。该文件一般包括检验检测设备的购 置、验收、安全处置、运输、存放、使用、维护、检定(校准)、修理、保养、报废等方面的 控制要求。5.5.2评审内容:租借设备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借出设备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评审方法和要求 : 审查租借设备的使用管理记录(检定/校准证书等)。 审查借出设备返回后的记录(核查记录等)5.5.3评审内容:检验检测

12、设备的规格、精度等级是否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 评审方法和要求:抽查检验检测设备的技术指标(抽查5%且不少于5台)5.5.4评审内容:检验检测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检定/校准。检验检测设备是否有检定/校准状态标识,是否具有唯一性标识。注1:国家强制检定目录以外的可采用校准或自校准。注2:当无法溯源到国家或者国际计量基准时,是否进行了自校准或比对*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检验检测设备检定/校准计划,抽查检定/校准证书报告(抽查5%且不少于5台)。对于采用自校准的,检查自校准规程和自校准记录。检查检验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状态标识、唯一性标识并与设备台帐核对。*5.5.5评审内容:检验检测设备是否有使

13、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是否被检测人员方便获得。* 评审方法和要求:抽查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抽查不少于5台)。查看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文件发放及回收记录*5.5.6评审内容:是否建立了检验检测设备档案。档案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评审方法和要求:抽查检验检测设备档案(抽查5%且不少于5台)。档案内容应包括: 制造商名称、型式型号、系列号或出厂编号;接收日期、启用日期、接收时的状态和验收记录; 设备说明书或者制造商的其他资料等.* 5.6检验检测设施与环境条件* 5.6.1评审内容:是否明确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管理规定(或程序文件)。* 评审方法和要求:审查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管理规定。该规定一般

14、包括各类特种设备现场 检验环境条件要求如:已经明确或落实检验责任的在用气瓶数量不低于液化石油气钢瓶不低于80000只、无缝气瓶 不低于10000只.有计算机及统一使用的气瓶检验管理软件、操作人员、具备网络传输条件,能够对气瓶检验 工作进行微机化管理和资料上传。* 5.6.1评审内容:是否明确有关的健康、环保要求?*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瓶回收、中和、排放是否达到环保要求? 残气、残液回收、有毒有害气瓶回收、解毒、中和等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正常运转。5.7检验检测实施过程的策划和控制评审内容:是否正确识别检验检测实施过程的顺序和相互关系,是否对相关过程进行控 制,并形成对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的要求.*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与检验检测过程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等文件。5.8与客户有关的过程控制. . 一一 一5.8.1评审内容:是否建立了工作指令控制或合同评审程序文件,程序内容是否合理。*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工作指令控制或合同评审程序文件。该文件一般包括:评审方式、 评审权限、合同条件、工作指令的下达、合同的变更等方面的控制要求。如:气瓶接收、发放管理制度* 5.8.2评审内容:是否对工作指令或者合同评审进行有效控制.* 评审方法和要求:查阅合同评审记录或检验申请书(报检单)/检验任务单(工作指令) 等. 5.8.3评审内容:合同变更时,是否重新进行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