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9718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六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郑昌卓单 位黄石市沿湖路小学课题名称圆柱的体积学情分析高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逐步提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已经掌握了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知识迁移,学生采用“自学、讨论”的自学策略,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特别是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认识到:把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切开,可以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这样“化曲为直”,圆柱的体积就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就越接近长方体,。再引导学生分析拼成的近似长方

2、体与原来的圆柱的关系,推导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及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特别是渗透“极限”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2.方法与过程:经历猜测、验证、合作、动手操作等过程,体验和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与铺垫1、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3、你会计算哪些物体的体积?2、想一想: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二、尝试与探究把圆等分切割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通过找出拼成的长方形与圆的关系,我们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那能不能用类似的办法找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呢?小组讨论:(1)可以将圆柱怎样体切割,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2)切拼前后的两个物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切拼前后的两个物体有什么联系?教师出示教具,教具演示拼、组的过程(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得出: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

4、。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也就是v=sh三、归纳与展示1、如果知道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的体积公式还可以怎样写?2、出示例6说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计算什么?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步骤。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作业或预习 1、填一填(1)、圆柱体通过切拼转化成近似的()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 ),这个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 ),所以,圆柱体的体积等于( )用字母表示( )。(2)、圆柱的底面积是 10平方米,高是2米,体积是( )。(3)、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的圆柱的体积是( )。2、练习三第2、3题自我评价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得不到发展。本节课,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不仅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而且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