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及原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99447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及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及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及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及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及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及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及原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诊静脉通路的建立方法与原那么解放军三 O 四医院急救部 何忠杰由于急诊医师通过实践的积累和验证而总结的 急诊情况下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和原那么已经不同于数年前的静脉穿剌常规了。作者对于急诊抢救时建立静脉通路 概括为“16 个部位穿刺建立静脉通路的要求:迅速建立可靠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创伤急救的根本技术,只能做一 个部位的大静脉穿刺不能满足严重和复杂病情下患者的抢救,只有对多部位不同手法的穿刺置管技术均要全面掌 握,以适应特殊条件下病人的急救需要。所谓16部位是指:1 双侧的大隐静脉、2双侧的股静脉、3 双侧的头静脉、 4 双那么的贵要静脉、5 双侧的锁骨下静脉下入路、6 双侧的锁骨下静脉上入路、

2、7 双侧的项外静脉、8 双侧的颈静 脉,共 16 个部位。应据伤员伤情决定了可选择的部位、抢救时操作者可选择的位置、抢救的特殊要求等选择上述 恰当部位,建立静脉通路。一、导管的种类及性能:中心静脉的优点:建立快捷、简单、实效、可靠。一定程度代 表了创伤抢救的水平;中心静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力指导液体治疗;中心静脉给药对心肺复效果有积极影响。可选 用不同品牌的产品。产品的进步是中心静脉穿刺普及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导管性能的认识和比拟也很重要,国 外产品的质量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有些国产品甚至比进口产品还在好。常见导管种类及特点表产地 公司 品 牌 用途 优点 缺点中 国 舒贝康 舒贝康 单腔,双

3、腔,多腔 操作精细,导入钢丝方便 中 国 益心达 益心 达 单腔,双腔 操作精细,尤其儿童更佳 中 国 天地和协 单腔,双腔,多腔 同上 中 国 艾贝尔 单腔,双腔, 多腔 同上 美 国 Arrow 单、双腔静脉管 优点同上 德 国 贝郎 Cavafix 深静脉 快捷,操作步骤少 进入气体 的风险大英 国B.D Hydrocath深静脉 亲水涂层抗菌、抗凝 要熟悉导管特点图1 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上入 路示意图二、中心静脉穿刺方法:1、颈静脉穿刺法:临床上常从此部位穿刺导入临时起搏器进展心脏起搏;单、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静脉通路;Swan-Ganz导管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穿刺点:在以锁骨为底、胸锁

4、乳突肌侧头为侧 边、胸锁乳突肌外侧头为外侧边所围成的动脉三角为顶点进针图1中A点。与皮肤呈3050度角朝向同侧髂前 上棘或乳头方向试穿刺,一般进入4cm左右,如轻盈回抽见暗红色回血,拔除注射器后穿刺针回血为非喷射性,即 表示进入颈静脉。可先由穿刺点朝向同侧髂前上棘进针,如未穿入血管,再朝向同侧乳头方向进针。如果均不成功, 需检查体位,重新确定正确的穿刺部位再操作。 2、锁骨下静脉下入路穿刺方法:在大静脉穿刺部位选择上, 锁骨下静脉有解剖变异少、易于显露和护理、对病人限制少、使用时间可长可短、立位或卧位携带均可等优点。由 于导管器具的进步,国医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已经形成了下述穿刺方法:锁骨三分

5、之一交点入路法:于锁骨 1/3 与中1/3交点处,朝向胸骨上凹进针45cm刺入血管。此处进针角度较大,在3045度,成功率亦较高,但须经锁 骨下穿过,难免刺激骨膜引起疼痛,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隙常挤压导管造成管路不畅,甚至不通;不能置入粗的透 析导管,多用于置入单、双腔中心静脉导管。锁骨外三分之一交点入路法:于锁骨外1/3与2/3交点处,朝向胸骨 上凹进针 45cm 刺入血管。此处进针角度为 2030 度,即可成功,成功率稍低。肩关节会限制理想的进针方向和角 度,体位要求高。尤其在躁动病人使用本方法,极不平安,易出现气胸。此处多用于置入单、双腔中心静脉通路、 永久起搏器、临时起搏器。锁骨中点进针

6、法:于锁骨中点下23cm进针,与皮肤成1530度角,朝向胸骨上凹与甲 状软骨的中点进针45cm可达血管,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进针后针尖要触及锁骨、转向、变化进针角度寻找静脉, 故体位要求高,常引起疼痛,易发生导丝打折,导入导管困难等,增加血管损伤风险。此处适于置入单、双腔中心 静脉通路、永久起搏器、临时起搏器。三中点法: 由于上述方法上的缺乏,笔者在工作中尝试寻找新的穿刺部位。 锁骨下静脉由外侧向、向上走行与锁骨相交这点距中线距离为6.57.0cm成年尽管有体型上的差异,但锁骨下 静脉与锁骨穿插点到中线的距离变异不大,应选择锁骨下静脉与锁骨穿插点开场向外3cm段做为穿刺入血管的部位 见图二血管阴

7、影局部。经过7 00多例病人的穿刺实践,较其它方法为佳。亦多用于置入单、双腔中心静脉通路、 永久起搏器、临时起搏器、亦可用于插入Swan-Ganz导管。穿刺的体表定位方法:选锁骨中点下缘A点,A点 与胸壁和上臂形成的腋窝皱褶B点之连线中点C, C点为穿刺进针点。如腋窝皱褶点因皮下脂肪多而确定困难者, 可以该处胸大肌肌腱定位。三中点法穿刺点示意图进针时与胸壁呈3040度,进针方向朝向锁骨中点A。浅可在 23cm,深可在45cm进针后找到血管,理想部位为图中阴暗局部,见图4-10,由于三次提到“中点一词,简称之为三中点法。三中点法也可以和其它的方法相结合,在由C点进针朝向A点刺入时,在角度和深度均

8、正确而不 成功时,可由C点朝向胸骨上凹与甲状软骨之中点进针,其成功率也高于其它方法。该方法一针见血率高,易掌握, 体位要求不高,平卧即可;可减少其它穿刺方法入血管点靠近纵隔,可能致纵隔血肿或气肿的风险;此点可导入扩 器和静脉鞘,插入 SwanGanz 导管也较方便。 3、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穿刺方法:多用于置入单、双腔中心 静脉通路、临时起搏器、Swan-Ganz导管;透析导管等。锁骨下静脉上入路1/3点穿刺法:穿刺部位为锁骨上缘,于锁骨1/3与中1/3交界处、锁骨后3cm处、与矢状面呈45度,在额状面进针35cm,可穿刺入锁骨下静脉, 如果未成功,可退针,调整稍向后的方向进针,此方法在颈部肥胖,

9、软组织解剖不易触清楚时,以锁骨为解剖标志。 锁骨下静脉上入路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刺法:穿刺部位为锁骨上缘,胸锁乳突肌外侧头的外缘后12cm处见图4-9 中B点进针方向与中线呈45度,向身体前方,朝向胸骨角的中央进针34cm,即可穿入锁骨下静脉。不成功退 针,然后逐步向后倾斜进针,找到该静脉。此方法在消瘦病人,颈部肌肉解剖清楚者多用。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穿刺 方法进针区域的血管比邻近,还有气管,胸腔和肺等组织,故该方法要求解剖要准确,否那么,副损伤的风险要大。 该处损伤动脉,止血较其它部位要困难,要注意血肿引起压迫气管导致病人窒息。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穿刺时在选择 哪一侧上稍有不同:左侧偏会损伤胸导管,导致

10、乳糜外漏。右侧那么无此风险。左侧颈静脉与左侧锁骨下静脉的下 入路穿刺时,由于操作不熟练,反复操作,均有可能损伤胸导管。但该侧并非不能穿刺,在其它部位不能使用时, 应该选用。在操作中注意提高一次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是可以减少甚至防止胸导管的损伤的。 4、 斜位或坐位锁骨下静脉的上下入路穿刺法:对于一些特殊的濒危病人,如严重的心包填塞,需要检测中心静脉压; 常常出现患者不能平卧或斜卧而只能而耐受坐位的情况。笔者采用斜卧位大于45度角或坐位进展了28 例次锁 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均成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于建立中心静脉为目标的病人采用斜位或坐位的锁骨下静脉“三 中点法穿测置管,即病人斜卧或坐

11、位依靠在摇起的靠背上,操作者立于病人前面进展锁骨下入路穿刺;或在病人 背后进展锁骨下静脉的上入路穿刺,方法同上述。 5、股静脉穿刺法:在上述部位不宜选用时,股静脉穿 刺法也可选择。穿刺部位:在股动脉搏动1.0cm,腹股沟韧带下34cm处,与水平面呈2045度,方向沿股静脉的 走行方向,即针具的垂直投影在股静脉走行上;进针35cm即可进入股静脉,插入导管35cm左右即到达右房位置。 股静脉穿刺方法的注意点有:1 穿入股静脉的位置不能高于腹股沟韧带,以免发生腹腔、腹膜后出血,难以控制。 股静脉与股动脉确实定:依靠触摸搏动的方法确定股动脉的位置,只适用于那些有心跳且血压不太低、心率不要太 快病人。但

12、对于室颤、心动过速、心跳停顿的病人这种方法就不可靠了,可用下面的方法:股动脉一般处于腹股沟 的中点,股静脉在其侧1.0cm左右,假假设穿刺到两条血管时其相距大于1.0cm,侧即为股静脉;两条血管血液颜 色,颜色暗者为股静脉;假设两处的颜色、位置情况均有差异,那么判断更准确。这种带有盲穿特点的方法在心肺 复时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三、非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1头静脉:可在前臂外侧见到,亦可插入导管,特点 为:头静脉在汇入锁骨下静脉之前,有一个静脉瓣,导管不易插过它而到达中心静脉部位;2贵要静脉:既可导 入短的静脉导管,亦可导入长的导管到达中心静脉,贵要静脉的特点是无静脉瓣;3颈外静脉:从耳后下降下

13、胸 锁乳突肌穿插后于锁骨后,乳突肌后进入静静脉。其位置表浅,易于显露。小静脉针穿刺后不易固定;由于有静脉 瓣不易导入长的导管;留置套管针较好,但一定要固定牢靠。4大隐静脉:解剖位置固定,变异少,在踝关节的 前缘。穿刺入该静脉后,放入套管后固定可靠。从输液速度上比拟,外周的小静脉套管针并不比中心静脉差,甚至 优于一些导管,只是存在不能监测中心静脉压、不利于长时间保存的缺点。常用静脉通路及导管的特点比拟见表2 表 2 16 部位静脉及特点静脉通路及部位 优点 缺点 1、小静脉通路 小静脉针 建立迅速,使用平安 快速补液 差,易发生静脉炎,缩血管药液外渗那么皮肤坏死小静脉套管针 平安可靠,补液速度快

14、 不能监测中心静脉压,静 脉炎,关节部位使用,弯曲时,液路不通 2、套管 部位不限,便于护理 需必要的技术和器械颈外静脉 表浅粗 大,仅可用于套管针 皮下组织疏松,颈部活动时,套管针易滑出血管头静脉 可置入短导管,男性解剖标志明显 有 静脉瓣,不易导入长导管大隐静脉 踝关节前缘,寻找方便,解剖位置固定 离中心循环远贵要静脉 无静脉瓣,可 插入心导管,左侧较右侧为佳,心起搏右侧优于左侧 易痉挛,用后即闭塞 3、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顶端可以到达中 心静脉部位 锁骨下静脉上入路 紧急复时首选,不影响胸外按压,建立迅速 , 急诊透析首选部位,心起搏先右 后左进展选择 要求操作熟练,左侧有伤胸导管风险,不

15、宜首选锁骨下静脉下入路 静脉高营养,长期输液,可重 复穿刺,最常用的通路,并发症相对少, 心起搏次选部位,右侧先于左侧颈静脉 心导管首选入路,便于护理, 首选导入心导管 误伤动脉后有窒息危险,需用导引工具,体位要求高,先选右侧 股静脉 平安,快捷,风险最小, 上述静脉不可选时选用 旁血滤首选静脉回路,距会阴部近,易污染,不益骚扰之病人选择部位四、对穿刺为动脉 或静脉血管的判定穿刺过程中正确地判断动、静脉是十分关键的。对于血压正常的病人,穿刺后可以血的颜色、回 血状态、搏动感等进展分析,一般不难。但对于复病人,在穿刺时病人无血压,经过一段抢救之后,血压上升,动 静脉的特点自然会表现出来;可仍然有

16、一些病人在自始至终的复过程中不会有自主循环的恢复,此时的深静脉穿刺 的判断就较为困难,但这个问题又是重要的,因为此时该静脉常常是复时血管活性药物的给药途径。如果为静脉, 药物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时间与药物经动脉系统再到静脉系统最后到达心脏的时间间隔是不一样的,这直接影 响用药间隔和药物浓度。此时判定的方法为:复者连续的胸外心脏按压,如果从穿刺导管见有回血,此为动脉;如 果按压期间导管无血液回流,那么为静脉。为了更准确地判断清楚血管的性质,此时标准的胸外按压是关键的。五、 中心静脉穿刺在左右侧方向上的选择原那么与四肢不同在四肢建立静脉通路的原那么是避开受伤的肢体,而中心静 脉通路那么不同,笔者的经历,中心静脉的选择除按上述临床需要和各自特点外,对于有胸部外伤或其它情况时应 按如下原那么进展选择:优先选择胸部有开放损伤一测。优先选择做胸腔闭式引流一那么。优先选择有血或 /和气 胸一那么。优先选择先进展处置的胸腔一那么。其理由是:中心静脉穿刺造成气胸的时机小,既使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