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92748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堤防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防工程施工组织方案(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编制原则、依据及说明1.1编制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XX市建筑管理条例、国家及市水利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及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施工程序和施工操作程序,认真遵守国家现行的施工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认真研究图纸,经过分析、论证,选择先进合理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统筹全局,安排切实可行的施工顺序,合理划分流水施工段,确保均衡施工,缩短施工工期,体现投资效益。确保施工现场内外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采用先进适用的施工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对整个项目实行严密的动态管理。1.2编制依据1、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

2、整治工程二标段招标文件。2、我司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二标段投标文件。3、XX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标段施工设计图集堤防部分。4、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XXXX分公司XX市巴南区长江木洞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现场踏勘调查资料报告以及本单位对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6、国家及本地区现行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文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7、我司企业质量标准文件及标准化现场施工管理的有关细则。8、采用的规范及技术标准1水利水电工程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L/T5214-2005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3、-堤防工程SL634-20123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633-20124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5工程建设施工单位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17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0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1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

4、程SL223-201213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1部分:土建部分DL/T5113.1-2005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5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1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1.3编制说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堤防工程施工技术和图纸要求,我司针对施工部署中的施工组织与策划,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施工顺序及施工进度、施工临时设施、定位放线等进行周密、合适的安排。施工准备是本工程提前或按时竣工的先决条件,技术、设备、劳动力及材料的组织、施工临时用水、

5、用电等作为重点准备及部署对象。主要施工方法是本工程的技术保证,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填筑、钢筋制安、挤密碎石桩、土工格栅、强夯、浆砌石等分项施工作为重点阐述,其它分项施工只作一般阐述。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防止挠民措施的技术保证措施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作为重点阐述对象,其它常规性组织、技术措施仅作一般性的阐述。本施工组织设计还编制了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的计划、目标及有利于工程顺利施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合理化建议,并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2.1工程概况XX市巴南区长江木洞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从长江右岸上游温家沱开始,经五布河,至

6、羊角背结束。堤防设计级别为4级,防洪标准为三峡水库蓄水初期20年一遇,本标段施工为五布河下游段河堤部分,堤线长2.356km,起止桩号为K2+508.150K4+863.760;沿线布设5条穿堤排水箱涵。直斜复合式护岸长1631.84m,直墙式护岸2299.365m,全斜坡护岸170.41m,自然护坡段779.615m。直立挡墙最大高度28m,护岸最大高度42m,沿堤线每隔300m左右设置下河梯道,共8处。2.2设计概况防洪护岸设计概况本工程的防洪护岸主要分成:直斜复合式护岸、直墙式护岸、全斜坡护岸、自然护坡段等几种型式,下面按设计上的桩号简要介绍各桩号的防洪护岸型式。桩号K2+630.850

7、开挖后采用碾压块石换填,然后设一级重力式C20砼挡墙到堤顶高程172.00m,底高程167.00m,挡墙高5.00m,内侧设砂岩块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回填形成护坡及下河公路基础,一级护坡采用干砌块石成型,二级护坡采用C20砼框格植草护坡,下河公路采用C35砼浇筑,路面高程176.00m。桩号K2+777.930开挖后采用碾压块石换填,然后设一级重力式C20砼挡墙到堤顶高程172.00m,底高程167.00处,挡墙高5.00m,内侧设砂岩块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回填形成观景平台及行车道。桩号K3+595.750处将原有地形开挖至高程160.00m后,采用振动挤密碎石桩、碾压块石换填,设一级C20砼

8、重力式挡墙底高程为161.00m到堤顶高程168.00m挡墙高7.0m,内侧依次采用砂岩块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回填,形成护坡及观景平台,设二级C20砼重力式挡墙底高程173.50m,到堤顶高程179.00m挡墙高5.5m,内侧采用砂岩块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回填,形成观景平台;设三级C20砼衡重式挡墙底高程178.00m,到堤顶高程183.60m挡墙高5.6m,内侧采用砂岩块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回填,形成人行道及车行道。一级挡墙与原地挡墙间采用M7.5浆砌条石护面;振动挤密碎石桩桩径为500mm,纵横间距为1500mm,桩底部至基岩面;护坡采用C20砼框格植草皮形成。桩号K3+817.390处位

9、于粮站外,仅进行开挖形成堤顶道路即可。桩号K3+930.250处采用高架桥不在我工程施工范围内。桩号K4+019.860处采用一级衡重式C20砼挡墙到堤顶184.995m,基础高程为180.90m,挡墙高为4.095m,内侧设砂岩块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回填形成堤顶人行道及车行道;桩号K4+060.660处采用一级衡重式C20砼挡墙到堤顶185.360m,基础高程为167.300m,挡墙高为18.06m,内侧设砂岩块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回填形成堤顶人行道及车行道;桩号K4+251.870开挖后设一级C20衡重式挡墙底高程为161.00m,到堤顶高程183.82m挡墙高22.82m,设二级C20重

10、力式挡墙底高程为182.40m,到顶高程186.805m挡墙高4.405m,内侧依次采用砂岩块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回填,形成人行道及车行道。桩号K4+378.060处,将原有地形开挖到高程162.60m后,采用C20砼人工基础至166.60m,进行土石混合料回填形成2号下河公路,设一级C20砼衡重式挡墙底高程166.00m,到顶高程177.00m挡墙高11.00m,内侧依次采用砂岩块石反滤层、土石混合料回填及土工格栅和盲沟,形成护坡、人行道及车行道。桩号K4+,827.320处采用全斜坡堤坝式结构,堤防的内坡比为1:2.0,外坡比为1:2.2,迎水坡面在175.00m高程以下约至160m高程采

11、用碾压块石换填,顶宽为30.0m,两边按1:2.0放坡,迎水面采用格宾护垫厚300mm,背水侧采用土石混合料回填;在175.00m高程采用M7.5浆砌条石形成7.5m宽的马道;175.00m高程以上采用土石混合料回填及土工格栅和盲沟,每上升10m设一宽为2.0m的马道平台,马道间的坡面采用C20砼框格植草皮护坡,马道采用M7.5浆砌条石。该处堤防的背水面侧的堤脚在175m高程采用2m高的C20砼镇脚,175.00m高程以上采用土石混合料回填及土工格栅和盲沟,每上升10m设一宽为2.0m的M7.5浆砌条石马道平台,马道间的坡面采用C20砼框格植草皮护坡。堤顶高程为203.300m,宽度为外侧人行

12、道宽4.0m+车行道宽9.0m+内侧人行道宽7.0m=20.0m。防洪护岸结构1、砼框格砼框格高为40cm、宽为20cm,框格间采用干砌块石,框格间的节点采用二次浇筑。2、路肩式衡重挡土墙泥岩基础1墙身及底板均采用C20混凝土。2挡墙基础嵌入泥岩下1.0m,泥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5MPa。3挡土墙每10.0m设伸缩沉降缝,在地基高程突变处、地基岩性变化处加设伸缩沉降缝,缝宽25mm,缝内堵塞聚苯乙烯硬质泡沫板。4挡墙墙身预埋排水管采用100PVC管,间距纵横2.0米,坡度i5%,梅花形布置,最下一排排水管应高于地面200mm设置,排水孔后铺土工布500500。3、路肩式衡重挡土墙砂岩

13、基础1墙身及底板均采用C20混凝土。2挡墙基础嵌入砂岩下0.5m,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10MPa。3挡土墙每10.0m设伸缩沉降缝,在地基高程突变处、地基岩性变化处应加设伸缩沉降缝,缝宽25mm,缝内堵塞聚苯乙烯硬质泡沫板。4挡墙墙身预埋排水管采用100PVC管,间距纵横2.0米,坡度i5%,梅花形布置,最下一排排水管应高于地面200mm设置,排水孔后铺土工布500500。4、路肩式重力挡土墙墙身及底板均采用C20混凝土,其他均同前。箱涵设计概况本工程共有5条箱涵,其相关设计情况介绍如下:箱涵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13#箱涵3#箱涵位于K2+996.110处,总长为69.0m,含

14、2个跌水井和出口的钢筋混凝土沉砂池;箱涵的起点桩号为1#跌水井涵0+000.00-涵0+002.80,1#跌水井顶面高程为183.55m,箱涵底板坡度为5%,箱涵出口涵0+059.00高程为169.00m,出口外的消力池底高程为167.28m。3#箱涵自下而上依次采用碾压砂岩堆石基础厚1500mm、C20砼垫层厚100mm,C30钢筋混凝土涵身厚400mm;跌水井自下而上依次采用碾压砂岩堆石基础厚1500mm、C20砼垫层厚100mm,C30钢筋混凝土底板厚800mm、井壁和井身厚均为500mm。1#跌水井深为9.20m,2#跌水井深为6.5m。出口消力池净宽为2.0m,净深为3.0m,中间的

15、底板为C20钢筋砼厚600mm,两侧墙为C20砼重力式挡墙,顶宽为500mm,背水面坡比为1:0.5,迎水面直立。箱涵、跌水井、消力池置于碾压砂岩堆石基础之上,要求基础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50kPa。箱涵原则上每隔10.0m设一沉降缝,缝宽20mm,缝内设两道橡胶止水带,采用聚丙乙烯硬质泡沫板堵塞。跌水井与箱涵连接处设置沉降缝,缝宽20 mm,缝内设两道橡胶止水带,采用聚丙乙烯硬质泡沫板堵塞。3#箱涵特性见表2-1。表2-1 3#箱涵工程特性表宽m高m水深m底坡流量m3/s流速m/s糙率1.21.80.4370.052.935.5880.0163#箱涵处的P=5%设计洪水位高程为180.860m。24#箱涵4#箱涵位于K3+515.430处,总长为85.0m含出口的钢筋混凝土沉砂池;箱涵的起点接已建箱涵,进口高程为174.69m,箱涵底板坡度为5%,箱涵出口涵0+045.00高程为164.82m,出口外的消力池总长为10m,沉砂池底板高程为160.80m。其他均同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