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的创新发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99258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课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的创新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新课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的创新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新课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的创新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新课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的创新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新课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的创新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新课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的创新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新课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的创新发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新课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的创新发展基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摘 要 :教学成败关键在于课堂,而课堂改革最难的就是改变看似合理却实效性差的教学行为习惯,针对当前新课程的教师教学中某些失当行为的研究,结合成功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实施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课题目标明示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注重问题的情景性,打造高效效课堂;培养能力适龄化注重问题的探究性与符合实际,打造有效课堂;内容循序渐进化注重问题的递进性,打造有效课堂;组织课堂活动兴趣化注重问题的生成性,打造有效课堂;盘活思维注重问题的挑战性,打造有效课堂。关 键 词:课程标准课堂教学 课堂高效效性策略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

2、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都精辟地阐释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随着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新课改的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不断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所有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的探究活动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设计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驱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又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课堂教学问题有效性的缺失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经

3、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在设计具体的问题时往往存在着问题质量偏低的情况。最主要的是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随意性比较大,还存在诸多缺陷。(1)问题设计浅显,只停留于问题表面, 缺乏应有的深度,无法达到训练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有些是教师的口头禅, 比如“同意吗”、“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这些毫无思维深度、异口同声、非此即彼的回答不知掩盖和扼杀了多少学生的个性。(2)问题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实际,无法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3)问题目标指向不明,无法与课堂教学主题构成联系。比如在课堂预习环节,教师布置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向,导致学生在预习时没有明确的方向。再如一节课进

4、入“尾声”时,教师此时最为常见的流行语就是:“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这是非常笼统的提问,如果是一节物理实验课,学生可以回答“我认识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做好实验是学好物理的前提”,“要认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等等,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你能说他回答错了吗?这样的问题了无新意, 极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也就很难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这样的问题与其有不如无!(4)问题表述过于直白,无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5)问题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无法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一节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问题链一气呵成。(6)问题思维层次

5、不清,无法形成思维网络。(7)问题拘泥于预设, 缺乏有效生成。教师预设好了每道问题的“标准答案”,势必使学生的思维受阻,课堂因而缺乏精彩的生成。这些低效或无效的问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必然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课堂上师生间缺少你来我往的互动,更没有唇枪舌战的交锋,这样的后果就是教师又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和浩如烟海的题海战术占据课堂,长此以往,学生势必养成了一种惰性,一切依赖老师、甚至做题目等老师报答案等不良习惯,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降,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二、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提问的策略正是因为课堂提问往往缺乏情景性,探究性、递进性、生成性和挑战性,提问中忽视对学生智

6、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没有为学生创设深入思考、大胆求索、大胆发言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处于学习被动地位,所以学生不愿更多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也不愿提出经过思考后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问由景生注重问题的情景性,打造有效课堂“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作为教学建议的第二条已明确写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积极的探究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也多次提到,要“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

7、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可见,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总是伴随一定的情景而产生,而知识的获取也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有一定难度、有明确目标、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景,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由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问题情景创设的有效与否,关系到能否将学生的视力“聚焦”,能否将学生的思维“聚变”,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后续学习的动力。案例1:史料探究原子的微观构成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原子的构成这一课题时,

8、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加之这部分教学内容又没有实验,学生缺乏感性知识,学生很难建立起对原子构成的微观认识。但我们还是可以和学生一道查阅资料,循着科学家对原子构成探究的历程,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投影出示用“粒子轰击金箔”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说明当学生阅读完上述情景材料后,问题尽可能由学生自主提出,老师追问、补充。最后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提炼、归纳和整理:假设原子真如汤姆生“西瓜”模型,粒子轰击金箔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绝大多数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畅通无阻,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这极少数

9、粒子碰到了很大的阻力还是很小的阻力?这种阻力会是来自质量很小的“西瓜子”(电子)吗?这样小的原子核却能把轰击它的高速“子弹”(粒子)反弹回来,这说明了什么呢?金原子原子核的质量相对粒子的质量是很大还是很小?如果你是卢瑟福,发现了这一出人意料的现象后,你对汤姆生“西瓜”原子模型会作怎样的修正?“景”由心造,情由景出,问由景生。当上述探究情景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学生内心的思维活动一定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一定会有许多的“为什么?”在头脑中形成,并努力寻求这些问题的解答。同时,让同学们体会到,科学家探究原子构成的过程,就是对科学真理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对真理不

10、断修正完善的过程。2、培养能力注重问题的探究性,打造有效课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新课程实施中,自主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在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上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即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的价值呢?一是从问题的提出层面上看,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启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二是从问题的解决层面看,学

11、生要能应用已有知识和条件,通过充分的思考和实验,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问题,且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辩论,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才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思维水平。案例2:NaOH与CO2反应的再探究例如,在复习碱的性质时,我们重温NaOH与CO2的反应,一位同学“不经意”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怎么能够认定二者确实发生了物理反应呢?”。问得精彩,一“问”激起千层浪。针对学生这一具有强烈探究意识的提问,我并没有直接予以回答,而是根据此问抛出了下面几个铺垫性问

12、题:(1)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理反应的发生?第(1)(2)个问题是基础性提问,问题简单,教材上有现成的答案,回答容易。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睁开慧眼。从学生的回答“原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上启发学生思考下面第(3)(4)个问题。(3)怎样判断原物质已消失,新物质已生成?(4)如果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我们能否改进实验“创设”明显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发生?第(3)问是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后将总问题过渡到如何判断CO2或NaOH已反应消失,或者有新的物质Na2CO3生成。第(4)问则是对第前面所提

13、问题的再次提炼和升华,是在探究的基础上对规律和方法性知识的总结归纳。问题的顺利过渡和迁移为后续方案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伏笔,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和思考的空间。学生们很快想到:一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CO2是气体设计在密闭的装置中反应,气体消失必然会引起压强的减小,反过来如果压强减小则可判断反应的发生;二是根据Na2CO3的性质设计实验。抓住以上两点后再来设计方案则是水到渠成。课堂上学生们灵性的回答、富有创意的设计着实让老师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下面就是课堂上设计的部分方案。当然,个别方案还有待完善。从上面的探究中最后再来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已是呼之欲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物理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

14、新的情景来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也可从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至止,总问题迎刃而解。3、循序渐进注重问题的递进性,打造有效课堂课堂提问不能太多,问题太多会让学生抓不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问题解决、知识构建、能力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也必然依赖于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递进性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必须有意思地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系列问题,教师再将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筛选、提炼、优化,由易到难,形成课堂上具有探究价值的递进问题。案例3:电离概念的建立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

15、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中,如何通过设置问题理解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进而建立电离的概念?教材中只有寥寥数语“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NaCl发生了电离。”对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电离”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普通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感到抽象,根本不理解氯化钠在水溶液怎么会电离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无法相象此看不见的实验过程。针对此问题可设计如下实验和对应的递进问题:教师:金属是如何导电的?学生:依靠自由移动的电子导电。电子带负电,当金属接入电路中,自由电子

16、发生定向移动,进而形成电流。教师:氯化钠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学生: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教师:钠离子和氯离子带电荷吗?学生:带电荷。教师:钠离子和氯离子分别带有什么电荷?学生:钠离子带正电,氯离子带负电。教师:固体氯化钠内部有电荷吗?学生:有!有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教师演示固体氯化钠是否导电实验,灯泡不亮。)教师:实验结果氯化钠固体导电吗?学生: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教师:固体氯化钠内部有电荷而不导电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了电荷不能自由移动,即带电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教师演示氯化钠溶液是否导电实验,灯泡发亮。)教师:实验结果说明氯化钠溶液导电了吗?学生:导电了。教师:氯化钠溶液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