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预制构件构件运输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通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9241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5.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架桥预制构件构件运输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通过)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高架桥预制构件构件运输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通过)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高架桥预制构件构件运输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通过)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高架桥预制构件构件运输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通过)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高架桥预制构件构件运输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通过)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架桥预制构件构件运输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通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架桥预制构件构件运输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已论证通过)(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梁运输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二一九年二月目 录1 编制依据及说明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说明22 工程概况22.1 工程概述22.2 工程地质条件22.2.1水文条件22.2.2气候条件32.2.3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32.3 施工平面布置42.3.1桥梁总体平面布置42.3.2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工段划分52.4 施工要求72.5 施工重难点及技术保证条件83 施工计划83.1 施工进度计划83.2 施工材料计划93.3施工设备计划104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114.1技术参数114.2 施工流程134.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34.3.1场地准

2、备134.3.2测量放样164.3.3护筒埋设164.3.4泥浆制备及循环174.3.5既有管线保护及人工探孔开挖214.4 钻孔施工234.4.1钻孔顺序234.4.3旋挖钻成孔234.4.3冲击钻成孔244.4.4 全回转套管机施工254.4.5 终孔、清孔及验孔264.5钢筋施工274.5.1 钢筋笼制作274.5.2 钢筋笼存放、运输294.5.3 钢筋笼接长与下放304.6导管下放及二次清孔334.6.1 导管下放334.6.2 二次清孔344.7水下混凝土施工344.7.1 混凝土生产354.7.2 混凝土运输354.7.3 混凝土浇筑354.8 运输及安装检测375 5技术风险分

3、析、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安全保证措施375.1 技术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375.1.1 坍孔375.1.2 钻孔偏斜385.1.3 掉钻落物385.1.4 扩孔和缩孔395.1.5 梅花孔(或十字孔)395.1.6 卡锥405.1.7 外杆折断415.1.8 钻孔漏浆415.2 施工危险源辨识425.3 安全保证措施425.3.1 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安全措施425.3.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435.3.3 起重作业安全措施445.3.4夜间施工作业安全措施445.3.5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446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457 质量保障体系及措施467.1 质量保障体系467.2 质量保障措施467.

4、2.1 原材料质量保障477.2.2 施工质量保障488 验收要求489应急处置措施509.1应急响应程序509.2应急事故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519.3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529.4应急救援装备配备539.5可利用的社会资源549.6现场应急措施559.7施工人员受伤及突出常见疾病的应急措施5510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56III1 编制依据及说明1.1 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1-2014)(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范(JGJ 355-2015)(5)成都市

5、预制拼装桥墩设计导则(6)成都市预制拼装桥墩生产、施工与质量验收技术导则(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范(JGJ 107-2016)(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15)(9)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1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14)建筑施工起重吊装技术规程(JGJ276-2012)(15)起重司索指挥(第四版)(16)粗直径钢丝绳(GB/T20067-200

6、6)(17)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D形卸扣和弓形卸扣(GB/T 25854-2010)(18)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JB/T8521-2007)(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0)现场实际勘察情况(21)与设计内容有关的各规范及设计标准(22)本公司有关的技术质量标准和施工安全规定(23)根据本公司对市政桥梁的施工技术及经验1.2 编制说明本方案适用于成彭入城段工程项目全线预制构件运输及安装施工。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述本工程新建高架桥1座,匝道桥3座。其中主线高架桥起点与火车北站扩能改造配套工程终点顺接,在跨过沙河后,分成左右两幅,分别为左线入城高架桥,

7、其终点接中环路北侧既有成彭立交;右线出城高架桥,其终点接既有政通路北侧既有成彭出城高架桥。本项目工业化装配式构件主要包括墩柱、盖梁、预应力小箱梁,各构件分类统计见表。表2.1-1 6.8工程量清单工程部位墩柱盖梁箱梁主线桥14663294入城段272360出城段121230A 匝道4415B 匝道191939C 匝道191939合计227140477单个最大重量(吨)111.218085墩柱尺寸:长度 1.8m,宽度 2.5m,高度 2.0-17.2m最重盖梁尺寸:长度 16.9m,宽度 22.5m,高度 2.253.15m小箱梁尺寸:准跨径 L=23.55m、L=24.05m、L=25.75

8、m,梁肋标准间距为 2.6m、2.96m、3.15m。2.2 工程地质条件2.2.1水文条件项目区属岷江河水系,本场地地表水主要为沙河及府河,为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及排泄通道。主要分布于冲积平原、冲沟等低洼地段中,含水岩组为第四系冲积成因的砂及漂、卵石土,地下水水量较大,地下水位高,据钻孔揭示,埋深一般4.9010.60m。因受地铁施工,下穿隧道影响,因此水位高差较大。此类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靠近河流、沟渠及水塘等地段还接受地表水体的补给,水量受季节性影响比较明显。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迳流途径短,其主要排泄方式为水平或垂直向下渗漏排泄于地表沟渠或下部基岩裂隙中,并与地表水存在互补关

9、系。勘察期间处于枯水期,据钻孔揭示,埋深一般4.9010.60m,标高502.57505.30m。场地历史最高潜埋深2.50m,标高507.74m。该区域卵石层渗透系数K=20.0m/d左右。2.2.2气候条件本项目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空气温暖湿润,季节分明。区域内多南风或北风,少有东西风。风力多为13级,偶见4级以上大风。年平均温度约16.4;年无霜期大于337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300毫米,其特点为春旱少雨,夏热多暴雨,秋季温差变化大、且多连绵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1042小时,年日照率为28。2.2.3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本项目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成

10、都市北部,位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东靠成华区,西与金牛区接壤区,北连新都区,南与青羊区毗邻。道路纵横交错,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地貌类型不多。主要由第四纪冲积平原丘陵和台地组成仅东北部偏高属浅丘地带位于青龙街道石岭社区的磨盘山海拔594米属龙泉山脉延伸地域是金牛区及成都市城区的海拔最高点金牛区城市部分地貌特征总体属于平原型涉农部分位于龙泉山边缘地势以浅丘为主坝区约占三分之一。项目区位于金牛区北侧与新都区交界处,地势平缓,地貌类型为第四纪冲积平原。各地层地质如下(见地质柱状图):图2.2.3-1 地质柱状图2.3 施工平面布置2.3.1桥梁总体平面布置A匝

11、道桥起桥于现状成彭高架落地段东侧,终点接入城高架第八联钢箱梁。B、C匝道桥分别位于宝成铁路下穿段东、西侧,以主线桥跨铁路桥梁为界,分别划分为南 北段。主线高架桥(整幅段)全长2244.057m,除第十联跨铁路桥联,与B、C匝道形成整幅,桥宽33.5m,第十一、十二联与B匝道形成整幅,桥宽25.5m外,其余标准桥宽均为17.5m。入城高架桥全长767.32m,除第八联与入城高架桥、A匝道桥形成整幅后于既有桥拼接,桥宽17.4m31.0m外,其余标准桥宽均为9.0m。出城高架桥全长374.06m,除第四联接既有成彭高架,桥宽为9.0m14.0m外,其余标准桥宽均为9.0m。A匝道桥全长122.75

12、m,B匝道桥南段全长291.488m,B匝道桥北段254.1m,C匝道桥北段354.6m,C匝道桥南段全长225.35m,A、B、C匝道桥桥宽均为7.5m。桥梁总体平面布置见下图。图2.3.1-1 桥梁总体平面布置图2.3.2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工段划分(1)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包括:项目经理部及工区现场驻地、钢筋加工场、施工便道、施工用电及用水等。根据本项目施工特点,项目部驻地拟租用K1+245右侧180m北星酒店改造,设计两个作业队驻地及2个钢筋加工厂。1号作业队驻地与1号钢筋场位于K1+180左侧,主要作为连续梁端施工作业队及相应施工生活配置;2号作业队驻地与2号钢筋场位于K2+37

13、0右侧,主要作为线下施工作业队及相应施工生活配置。项目施工总平面图如下:图2.3.2-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施工工段划分依据本项目桥梁总体走向及项目特点,全线施工划分为三个施工工段。一工段:负责P1P29(K0+000K0+870)段道路、桥梁及其它附属工程施工。二工段:负责P30P57(K0+870K1+680)段道路、桥梁及其它附属工程施工(含悬浇梁)。三工段:负责P58RC27(K1+680K3+010)段道路、桥梁及其它附属工程施工。工段划分见下图3.3.2-1所示。图2.3.2-2 成彭高架入城段项目施工工段划分示意图2.4 施工要求(1)场外运输要求运输路线应平坦,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纵向坡度宜不大于3%,横向坡度(人字坡)应不大于4%,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于运输车的允许转弯半径, 同时在运输车通过的界限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运输车装载构件时,支承保护方案包括构件运输方向、支承点设置、外露钢筋的保护等应专项设计并报送相关单位,方案批复后方能运输;运输前应按支承方案检查,确保构件运输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