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9027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 目: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姓 名: 张 娜 学 号: 系 别: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市场营销 年级班级: 2007级经济管理系市场营销一班 指导教师: 张 真 2011 年 04 月 17 日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一、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概述1(一)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2(二)大学生不良消费的表现2二、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5(一 ) 自身原因5(二) 家庭方面6(三) 学校方面6(四) 社会方面7三、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应对措施8(一)学生自身8(二) 家庭8(三) 学校8(四) 社会和政府9结束语9参考文献10附录11致谢1

2、4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姓名:张 娜 学号: 系别:经济管理系 班级:市场营销一班指导教师:张真 职称:讲师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作为社会特随着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不良消费的倾向,超前的消费观念与有限的消费实力之间的矛盾愈益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他们的消费道德现状。为此,加强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念,已成为高校和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关键词:大学生;不良消费;原因;对策 On the Reality、Reasons and Conterm

3、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Bad Consumptio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residents consumption is improving,so are the college students . There is some scientific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ir consumption ,who are a special consumption group, but there is a bad consumption t

4、endency among some students.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eading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limited consumption strength is much more obvious,which in some extent reflects their moral consumption status.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n their moral consumption and guide them to build up a scient

5、ific outlook on life、values and consumption concept, has been a important problem not to be ignored to the university and socie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bad consumption ;reasons;countermeasures一、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概述(一)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大学生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都有所提高。由于他们正处于热情澎湃的青春期,他们的消

6、费一方面呈现出积极、健康的特点,另一方面在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又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比如:消费结构失调,炫耀性消费趋势增强,消费观念和行为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等,这些消费是偏离或违反现有消费规则的,不属于科学消费,是不能较好地满足人的各项基本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消费,是不能促进人的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是不能正确地、充分地反映社会生产力的消费,是阻碍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消费。这不仅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大学生学业的进步,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而在合格人才的素质结构中,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已成为其重要的内容。 (二)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

7、表现1.消费内容多元化与消费结构失调共存消费结构是指消费主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总消费中,各类消费资料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它反映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反映人们消费需要的满足状况。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活动中,无论是消费的种类还是消费的具体内容都表现出多元化趋势,并滋生出名目繁多的消费形式,如:交往消费、旅游消费、通讯消费、网络消费、爱情消费等等。而他们的消费结构却表现出失调的状态。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而言,享受消费明显高于生存和发展层次。精神消费中,娱乐性消费过高。统计数据表明,63.82%的大学生每月花在物质享受方面的费用占其总消费额的50%-90%;而在发展能力、购买学习用

8、品方面,73.26%的大学生每月的花费少于10元;而76.35%的大学生经常出入网吧、台球室,KTV等娱乐场所。 2.合理的消费观念与正确的消费行为相疏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大学生对合理的消费观念表示认同。第一,对传统勤俭节约观念的认可。对于“我认为勤俭节约的口号已经过时”这个问题,高达93.67%的大学生持不认同的态度;第二,实用仍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回答“您在购买商品是首先考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51.41%的学生选择了“舒适实用”。但在面对现实的物质诱惑而进行消费行为选择时,很多大学生却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因而不能有效发挥合理的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选择的导向作用,即一方面他

9、们在强调合理的消费观念的重要,另一方面却在无计划、无节制地盲目消费。 3.消费欲望高涨与消费能力滞后相矛盾当代大学生被称为“躺在汇款单上的消费贵族”,他们消费需求旺盛,购买欲望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基本生存状态,而渴望追逐时尚和潮流,彰显个性和品味。这一点从大学生对购物地点的选择上就足以得到验证。28.87%的大学生的购物首选之地是专卖店,因为专卖店一般都是最前沿、最流行的信息的捕捉者。51.41%的大学生选择大商场,这说明他们对大商场的购物环境和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和执着追求。但是,由于消费欲望通过目标化而转变为的消费需要的高涨甚至恶性膨胀与大学生消费能力不足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10、所谓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需要,对消费资料(包括劳务)进行消费的能力。制约大学生消费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经济上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他们消费支付能力薄弱。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调查显示:大学生82.39%的收入来源于家庭。在回答“每月父母给您的生活费是否够用?”这个问题时,14.08%的大学生表示“不够用”。这反映了单一的家庭经济来源已不足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第二,大学生理财能力的欠缺导致消费秩序的混乱。进入大学后,面对能自主支配的生活费,很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经济管理能力。11.27%的学生表示对生活费的使用处于无计划和不坚持计划的状态,对资金的使用没

11、有在意,这使得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极其混乱,经常过着月头“大款”,月中“平民”,月末“乞丐”的生活。 4.两极分化趋势加强在大学生的消费领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并有不断加强的趋势。这引发了大学生之间的攀比、炫耀等不良的消费行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 (1) 最高和最低消费之间的差异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人们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而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庭,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呈现出高消费和低消费之间的差异性。调查数据显示:63.5%的城市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在1500-3000元之间,而58.6%的农村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在500-1500元之间。这

12、直接影响到提供给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的高低。城市家庭的大学生中,59.3%能获得500-1000元的生活费,而相比之下,72.7%的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只能获得200-400元的生活费。这就形成了大学生消费中最高达1000元,而最低在200元以下的巨大差距。 (2) 不同年级之间消费的差异调查发现,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相应的消费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消费的侧重点不同。刚刚经过高考洗礼的大一学生主要侧重于购买新的生活用品、娱乐休闲消费等。大二逐渐转向学习消费,购买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辅导资料等是其消费的重点。大三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为自己就业增加砝码的职业培训费用或参加考研辅导班以及购买相

13、关辅导资料的费用。这些费用加起来也数目不菲。大四的学生主要是就业消费,包括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的路费、住宿费等。(3) 不同专业之间大学生消费的差异专业的不同也是导致大学生在消费观念和消费内容上表现出不同特点的一个原因。总体看来,文科类的大学生无论在消费种类的多样性上,还是在消费观念的新颖、时尚性上都明显高于理科类的大学生。其中,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又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在捕捉社会消费热点和潮流方面也比非艺术类大学生更敏感、执著和迅速。 二、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一) 自身原因:消费心态的不良和消费选择能力的不足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

14、取决于其自身的消费心态。之所以会出现不良消费行为,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存在强烈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由单纯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各方面都有待完善,是非判断能力较弱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同时,他们不仅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还有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不但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独立自由,而且也希望得到关心、重视、好评以及别人的尊重。因为穿着入时、有名牌产品陪伴或娱乐时出手大方都有可能得到一个羡慕的眼神,一句惊叹,这都可以视为“尊重”。因而好多学生把“高消费”当作自我表达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如在回答“如果同学都有的东西我没有我会觉得抬不起头

15、”这个问题时,有32.39%的同学表示比较符合自己的心理。在这种消费心态的作用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冲动的盲目性和情绪化消费,而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群体所独有的自我意识和多变的情感也致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反叛心理,在当今崇尚个性的时代,很多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以标新立异为目的,力求彰显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产生炫耀性消费。最后,由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消费常识而导致消费能力差,也是大学生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面出现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 家庭方面:消费观教育方式不当,对消费观教育的认识不足家庭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每个家庭都有其自身的消费特色、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而这些特色会在日常生活中传给下一代,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来家庭的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