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99027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医学模式:我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医学研究的方法、对象、范畴和基本对 策。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 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 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的防治。医学模式及其主要思想: 1 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 :采用物理和化学的研究手段

2、探索人体奥秘,从整体到 系统、器官直到现在的分子水平,并将研究成果用于医学临床和疾病预防。这一时期主要采用自然科学 的实证加推理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医疗活动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 2 生 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不再停留在身体上的无病,而是追求心身的舒适和协调。恩 格尔认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的医学模式,他要求医学把人看成一个多层次 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 合作用。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 1描述2序量化3间接定量 4直接定量二心理学基础心理活动:1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

3、知觉、记忆、思维 2)情绪过程3)意志过程2 人格1)人格特征; 气质、性格、能力 2 )人格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事物时,首 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象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这种根 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来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 :指知觉系统把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的特性。 3. 知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不

4、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 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就叫做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 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这种特性称为知觉 的恒常性。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1感觉记忆(瞬间记忆):0.25-2S,编码形式感觉后象,容量9个 字母。2短时记忆:20s-1min,编码形式;形码、音码、意码,容量5-9个记忆单位。3长时记忆: 1 分钟-一生,编码意码,容量无限。思维:是人脑概括的、间接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基本功能

5、是对信息的选择)。注意的品质:适当的范围、比较稳定、善于分配和主动转移。 情绪与情感联系:彼此依存,相互交融。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 以表达;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展过程中常常蕴含着情感。 区别:1情绪出现较 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人特 有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 外部表现;情感则冲动性较少,比较内隐。情绪的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 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4.情绪是人际 交

6、往的手段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意志:意志是指人们自觉的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认 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证。)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明确目的性(前提),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核心),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意志的品格: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 2社会性与生物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整体性 人格心理结构 1人格倾向性 2人格心理特征 3自我调节系统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

7、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一般把需要分 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冲突:1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2双避冲突(前有狼后有虎 3趋避冲突(想吃肉又怕胖)4双 重趋避式冲突能力: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常与人的生理素质有关。?希波克拉底气质体液学说 1)胆汁质,精力充沛,易于冲动。 2)多血质,活泼敏感,好交际,注意力易转 移。3)粘液质,安静

8、稳重,注意力稳定,善于忍耐。 4)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情感反应慢而强,善于 察觉细小事物。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三种基本特性:强度,灵活度和平衡性)1 兴奋型(胆汁质):兴奋强于抑制,是强而不平衡型。2 活泼型(多血质):强而平衡,灵活型。3 安静型(黏液质):强而平衡,但不灵活。4 弱型(抑制质):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很弱。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反映一个人的本质属性。性格的特征:1 对现实态度方面的性格: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2 性格的情

9、绪特征: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主导心境。 3 性的意志特征:表现在意志品格的 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4 性格的理智特征。第四章 主要理论流派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1 潜意识理论 1.意识 指那些在任何时候都被知觉到的心理需要。 2.潜意识 指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那些我 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言语,情感和行为的原始冲动或本能欲望。 3.前意识 介于潜意识和意 识之间,包括所有当时意识不到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主要功能是起到警戒作用,不 允许潜意识的本能冲动直接进入到意识层面。2.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心理发展有两种本能内驱力推动,一类是生的本

10、能,包括性本能,弗洛伊德用力比多 (libido) 词来表示性本能的心理能量。另一类是死的本能,或称为攻击驱力1.口欲期(01岁左右) 。 2.肛欲期(24岁左右) 。 3.性器期(俄狄浦斯情结期46岁左右) 。这 一时期儿童能分辨两性了,产生对异性双亲的爱恋和对同性双亲的忌妒。 4.潜伏期(610 左右)。这一 时期孩子对父母和家人的兴趣减弱,对动物,运动,自然界和学校的学习,同伴的交往好奇心激增 5.生 殖期(1012)躯体和性发育成熟,与父母产生心理社会性分离,建立家庭外的亲密客体关系,个性的形 成,认知功能继续发展,与社会和文化价值观进行通化和适应。3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id)人格的核

11、心,人的心理经验中最原始的部分,是潜意识的,包括性本能冲动和原 始欲望。本我遵循唯乐原则”。2自我(ego)作用是处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是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通过后天的学习,由本我发展来的。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 慎,是成人的思考模式。3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最高层次,是人格中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结构 部分。它用良心和罪恶感去指导自我行为,限制本我冲动,从而对个体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管制。超我遵循“至善原则”。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大部分也是非理性的。1.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

12、 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1. 压抑 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每当自我受到来自本我的冲动的威胁时,就通过压抑这些冲动来保护自己。2. 抵消和隔离3. 反向作用 被压抑的冲动进入意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采用某种与它本来面目完全相反的伪装。4. 置换作用 将不能接受的欲望转移到其他各种各样的人或物身上,从而使原始冲动伪装或隐藏起来5. 固着 6.退行 7.投射 8.内射 9.升华二、行为学习理论 (华生 )1.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普洛夫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三、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 neisser 奈瑟Ellis的“abc情绪理论框架”人不是为事

13、情所困扰,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四、人本主义心理学 ( 马斯洛 罗杰斯)2. 行为强化 一个具体的行为的发生,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导致这个具体行为在将来被强化的 过程。分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3. 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埃利斯)认为人不是被这件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 A指事件B指信念,也称非理性信念,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对该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指这 件事情发生后,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4. 人本主义心理学 1.马斯洛 研究对象主要是有自我实现倾向的人或者自我实现者 人的需要: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罗杰斯创立以

14、人为中心的治疗(来访者中 心),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流派中最有影响的人,他认为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第五章 心理评估对心理紊乱状态做出分类:1 心理问题: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反映强度不甚剧烈,思维逻辑严密,人格完整。2 心理障碍: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久,内容充分泛化,情绪波动大,思维逻辑错误,人格出现缺陷。3 心理疾病边缘:不甚典型的异常精神现象。 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作出的鉴定。 心理评估的方法1观察法2会谈法3调查法4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表4. 所谓心理测量就是依据一定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

15、本条件 1施测条件2主试者因素3受试者因素4信度、效度及常模信度reliability: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效度validity: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常模norm:是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在应用心理测验时,应坚持下述原则: 1标准化原则 2保密原则 3客观性原则 智商:是智力的量化单位,即通过智力测验将智力水平数量化,用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便于人民的理解 与比较。常见心理测验方法;1智力测验:比奈量表(B-S),韦氏量表(W-S)2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EPPS)3评定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LC-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第六章 心理应激应激: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反应的过程。塞里一般性适应综合征(GAS):每种疾病或有害刺激作用于个体都会导致一种非特异性的,特征性地涉及全 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三个阶段:警戒期、抵抗期或耐受期、衰竭期?1 警戒期:面对有害刺激,集机体唤起各种防御能力的动员阶段。 ?2 适应期:机体通过提高自身整体结构和功能水平增强对有害刺激的对抗能力。 ? 衰竭期:若有害刺激持续作 用于机体或超过了机体的承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