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古文二则(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99022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 古文二则(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 古文二则(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 古文二则(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 古文二则(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 古文二则(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 古文二则(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古文二则(菊) 教学目标1、学习古文菊,了解内容,知道菊花的香味、形状、颜色和性格。2、借助注释,能将古文菊翻译成现代文。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注释,能将古文菊翻译成现代文。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1、师: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名篇,流传至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则古文。文章虽短小,内容却十分丰富。板书课题:*14、古文二则齐读课题。2、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古文,菊。(1)板书:菊(2)师:秋天,花中的佼佼者当属菊花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的美。媒体出示菊花的图片。(3)师:谁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菊花呢?3、师:那么课文中又是怎样描

2、写菊花的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来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1、媒体出示课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2、师范读课文。师领读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4、交流。(1)指名分句读。先注意读准字音,再注意句子的停顿。媒体出示:赭、惟、爪(多音字)的读音。 (2)同桌互相读。(3)齐读。三、研读课文。1、师: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或借用字典,自己先试着理解一下这则古文的意思。2、出示第一句:菊花盛开,清香四溢。(1)读一读句子,对照注释,理解关键字的意思。媒体出示:溢:流出、散发出。(

3、2)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菊花盛开,四处飘散着花的清香。)(3)齐读句子。3、出示第二、第三句: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1)读一读句子,理解关键字的意思:媒体出示:其:它的。或:有的。赭:红褐色。(2)试着连起来说一说句子的意思。(菊花的花瓣像丝线,像蟹爪。花的颜色有的黄,有的白,有的红褐色,有的是红色的,种类非常多。)(3)出示图片,感受一下菊花的花瓣如丝线,如蟹爪,菊花的颜色各种各样。再说一说,菊花还有哪些形状呢?(4)齐读句子。4、出示第四句: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1)读一读句子,说说你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呢?媒体出示:耐

4、:受得住,禁得起。既:已经。降:降临。零落:凋零。惟:只有。(2)同桌互相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大家交流。(菊花生性能够耐得住严寒,厚重的霜已经降临,百花都凋谢了,只有菊花独自盛开。)(3)人们之所以爱菊花,不仅是因为它的美丽,还因为什么呢?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吗?(4)师小结:是啊,严霜降临,百花凋零,菊花却傲然盛开,真是具有不畏严寒的精神。(5)齐读句子。四、齐读全文,小结复习。1、齐读这则古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菊花的?板书:香味 形状 颜色 性格2、师引读全文,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则古文的意思。 媒体出示:菊花盛开,它的香味( )。它的花瓣( )。它的颜色( )。菊花本性( ),严冬,当霜冻降临时,( )。3、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四个方面来背一背这则古文呢?学生背诵。4、师总结:短短的几句话,却写出了菊花的清香四溢、形状各异、色彩丰富、品格高尚,也道出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喜欢菊花的原因。五、拓展作业。1、自古以来,有许多诗人,文学家曾写过关于菊花的诗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媒体出示: 咏菊 (唐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 (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2、布置作业:(1)背诵古文菊。(2)积累描写菊花的诗句。板书:*14、古文二则菊香味形状颜色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