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心理学》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0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990182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心理学》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0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心理学》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0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心理学》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0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心理学》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0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心理学》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0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心理学》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心理学》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8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心理学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1.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 )。A.对父母的依恋情绪B.对父母的反抗行为C.对自己身体的探索行为D.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感参考答案:B2. 认知重建法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 注意的转移可以发生在同一活动的不同对象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活动之间。(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 客体移动时婴儿能够跟踪,甚至客体到了屏幕后面时,他也继续追踪。这属于皮亚杰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 )。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B.第二阶段(1-4月)C.第三阶段(4-6月)D.第四阶段(6-12月)参考答案:B5.

2、刚吃过巧克力再吃水果,会觉得水果特别酸,这是( )现象。A.味觉适应B.嗅觉适应现象C.对象与背景的关系造成的D.对比现象参考答案:D6. 厌恶法中,常用的厌恶刺激有( )。A.化学刺激B.物理刺激C.想象中的厌恶刺激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ABCD7. 关于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有:( )。A.区分主体与动作B.区分主体与客体C.知道自己的名字D.掌握代词“我”参考答案:ACD8. 下面对幼儿的无意想象,认识错误的是( )。A、想像有预定目的B、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D、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参考答案:A9.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A.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B.具有和谐的

3、教育人际关系C.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D.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参考答案:ABCD10. 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 )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A.隐性课程B.选修课程C.独立型课程D.必修课程参考答案:C11. 情绪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 )A.情绪认识B.情绪识别C.情绪沟通D.情绪控制E.情绪熏陶参考答案:ABCDE12. ( )儿童为数列概念的萌芽期。A.5岁B.7岁C.9岁D.11岁参考答案:B13. 幼儿园中常有一些能力强、聪明、会玩、活泼好动、喜欢交往,但又脾气急躁、容易冲动、不友好的孩子,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并不受同伴的欢迎。请分析原因,并谈谈你的教育措施。参

4、考答案:这主要与该种类型的儿童的社交技能和性格特点有关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接纳程度的重要原因。能力强、聪明、会玩、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只是孩子进行社会交往的一个方面,在交往过程中,能否受到其他同伴的欢迎,关键要看其亲社会的行为的多少,而脾气急躁、容易冲动、不友好则正是其亲社会行为较少的表现,所以就较难为其他同伴所接纳,出现交友困难,对于这类儿童,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14.

5、 启发式策略是指:把规则指明的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步骤全部列出,逐个地尝试所有可能步骤,以求得到解决的一种解题策略。(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5. 间歇强化是一种偶然地(或间歇地)而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 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作家创作小说、建筑工人按设计图纸建造大楼等,都是( )。A.无意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参考答案:D17. ( )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A.同时对比B.先后对比C.先后适应D.同时适应参考答案:A18. 学前儿童出现咬指甲的不良坏习惯,其主要原因可能为( )。A.需求得不

6、到满足B.缺少同龄伙伴C.个人爱好D.教育不及时参考答案:ABD19. 根据学习策略适用的范围,学习策略可分为:( )。A.特殊性学习策略B.一般性学习策略C.元学习策略D.重复学习策略参考答案:ABC20. 董奇等将元认知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 )A.学习活动开始的自我监控B.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C.学习活动完的自我监控D.学习活动完毕后的自我监控参考答案:B21. 幼儿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1)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给埋在土里的小鸡浇水的行动。幼儿会拒绝“假设情景”下的

7、推理。(2)拟人性。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作人。他们把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维感情加到小动物或小玩具身上,和它们交谈。幼儿常常问“冬天来了,春天去哪里了?”“月亮飞的高,还是星星飞的高?”也正是为此,幼儿特别喜欢童话故事。(3)表面性。幼儿思维只是根据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根据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比如,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子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还有幼儿难以理解“反话”。(4)片面性。由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他们不善于全面地看问题。幼儿喜欢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思维的片面性在守恒实验中

8、表现尤为明显。(5)固定性。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缺乏灵活性。幼儿比较难掌握相对性概念,比如幼儿很难回答“小华比小贝高,小东比小贝矮,谁最高?谁最矮?”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认死理”,比如两个小朋友在抢一个玩具,成人拿出一个同样的玩具,让他们各玩一个,幼儿往往一时转不过来,谁都要原来那一个。(6)近视性。思维的具体性还表现在幼儿只能考虑到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好地思考事物的后果,例如:孩子看见妈妈刚买的护肤品就好奇的拿到厕所里倒了,玩的特别的开心,并没有考虑到妈妈看到这件事之后是不是会很生气。22. 现实生活中,人的基本心理冲突可分为( )。A.趋趋冲突B.避避冲突C.趋避冲突D.不趋

9、避冲突参考答案:ABC23. 小明一向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可是刚上初一时,一次因为迟到挨了班主任的批评,第二天表现出对学校的恐惧,赖在家里不肯上学你认为小明的问题属于( )。A.暂时的心理状态B.青春期心理特点C.个人的人格特质D.社会适应不良参考答案:A24. 1885年( )出版论记忆一书A.奥苏贝尔B.艾宾浩斯C.华生D.罗杰斯参考答案:B25.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A.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次级目标”或称为“副目标”、“辅目标”B.符合学科及其教材的内在规定性C.目标设定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客观针对性D.目标设定应尽量避免过

10、于“线性化”参考答案:ABCD26. 情绪辅导,又称( )。A.情感教学B.情感教育C.情绪教育D.情感训练参考答案:B27. 学前儿童的情绪过程,主要带有情绪特点,逐渐出现情感的特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8. 自尊感的功能包括( )。A.激发行为B.推动行为C.监控行为D.矫正行为参考答案:BCD29.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由于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0. 不同分析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分析器的感受性。这种影响包括( )。A.分析器受到强烈刺激持续作用,感受性会降低B.分析器受到微弱刺激持续作用,感受性会提高C.分析器

11、受到强烈刺激持续作用,感受性会提高D.分析器受到微弱刺激持续作用,感受性会降低参考答案:AB31. ( )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知和理解。A、随机通达教学B、认知学艺模式C、锚式教学D、支架式教学参考答案:A32. 儿童遗尿症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称原发性遗尿另一类为:( )。A.连续性遗尿B.原生性遗尿C.多次性遗尿D.继发性遗尿参考答案:D33. 儿童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早于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4. 快乐不是人努力追求而得到的结果,更不是成人教给幼儿或通过模仿

12、能获得。(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5. 一个3岁左右的幼儿抱着一个娃娃,可能完全不进行想象,只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走过来,说“娃娃要睡觉了,咱们抱娃娃睡觉吧!”或者说“娃娃要出去玩玩了!”这时,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是因为( )。A、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B、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C、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D、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参考答案:A36. 简述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参考答案:(1)在理解内容上,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在理解依据上,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依靠语言来说明理解;(3)在理解程度上,从

13、对事物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复杂的、深刻的理解;(4)在理解的客观性上,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在理解的相对性上,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37. 50年代以后,精神分析的各学派观点相互渗透和补充,又派生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学派,但他们都具有下述的共同点:( )。A.承认人有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不同意识层次上会产生心理冲突B.承认人格结构论,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观点以及自我心理防御机制C.承认人幼年期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性心理的挫折等对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D.鼓励来访者讲出自己内心的冲突和过去的创伤经验,深入认识自己,

14、这是心理辅导的基础参考答案:ABCD38. ( )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A.校园的物质文化B.校园的精神文化C.校园的文化活动D.校园的舆论环境参考答案:B39. 负强化就是惩罚。(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0. 小学生的概括能力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从对事物外部特征的概括过渡到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1. 个人中心法理论的基础为人本主义理论,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2. 要想吸引幼儿注意,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必须新颖、多样、富于变化。(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3. 顺应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因式之中的认知过程。( )A.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