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局域网组建(精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8849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型企业局域网组建(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型企业局域网组建(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型企业局域网组建(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型企业局域网组建(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型企业局域网组建(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型企业局域网组建(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企业局域网组建(精品)(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某中小企业局域网的构建 作者姓名: 班级学号: 090433054 系 部: 信息工程系 专 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09A1 指导教师: 2012年 5 月 15 日摘 要计算机网络在这个时代发挥着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连接到不同的网络中,使得计算机网络不论从结构上还是规模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中小型企业的建设是企业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

2、统,它不仅为企业现代化、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而中小型企业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关键词:企业网络,安全目 录第一章 需求分析1第二章 典型小企业组网实例22.1 网络技术的选择22.2 网络结构设计32.3 网络设备的选择42.4 网段及VLAN的划分52.5 设备的配置52.6 服务器的配置5第三章 网络布局和综合布线143.1. 网络布局的具体实施要求143.2. 布线系统的规划与设计143.3. 网络布局的规划与设计14第四章 局域网的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1

3、74.1 局域网安全威胁分析174.2 局域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17总 结19参考文献20第一章 需求分析1.1 某中小企业网络特点与要求某中小小企业局域网通常规模较小,结构相对简单,对性能的要求则因应用的不同而差别较大。许多中小企业网络技术人员较少,因而对网络的依赖性很高,要求网络尽可能简单、可靠、易用,降低网络的使用和维护成本、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特点,应遵循下列设计原则:1.把握好技术先进性与应用简易性之间的平衡。 2.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3.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产品功能与实际应用需求相匹配。 80%的中小企业用户通常只用到局域网20%的功能。精

4、简功能设计的产品不但可以在满足大多数需求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维护性。 5.尽可能选择成熟、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恰当运用以太网的不同标准和功能,以太网技术能够在双绞线、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等介质上传输数据,可以非常简单地升级到百兆、千兆的速率,而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管理性。以太网提供了多种标准和功能。比如10Mbps、100Mbps、1000Mbps不同速率的标准,双绞线、光纤等不同介质的标准,以及网络管理、流量控制、VLAN、优先级、链路聚合等功能。性。 1.2 小型企业网的组建背景随着计算机及局域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被相继应用在实际工作

5、中,各企业、各单位同外界信息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和共享的要求日益增加。需要使各单位相互间真正做到高效的信息交换、资源的共享,为各单位人员提供准确、可靠、快捷的各种生产数据和信息,充分发挥各单位现有的计算机设备的功能。为加强各公司内各分区的业务和技术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运作及管理成本,公司有必要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局域网要求建设基于TCP/IP协议和WWW技术规范的企业内部非公开的信息管理和交换平台,该平台以WEB为核心,集成WEB、文件共享、信息资源管理等服务功能,实现公司员工在不同地域对内部网的访问。第二章 典型中小企业组网实例每个公司都有机密文件,为保障这些文件不被窃取,网

6、络组建的主要要求:每个部门之间不能相互访问但可以访问服务器组和打印机图一:环境拓扑图2.1 网络技术的选择 在各种局域网技术中,以太网以其造价低、技术成熟、产品丰富、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好、传输介质丰富和易于管理等有点而成为建设局域网的主流技术。以太网使用CSMA/CD协议,它是一种基于冲突检测机制的网络协议。2.1.1 拓扑结构需求分析公司共8个办公室处于同一个楼面。针对在技术规格上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交换机用星型的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的优点是: 1,容易实现:它所采用的传输介质一般都是采用通用的双绞线,这种传输介质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如目前正品五类双绞线每米也仅1.5元左右,而同轴电缆最便宜的

7、也要2.00元左右一米,光缆那更不用说了。这种拓扑结构主要应用于IEEE 802.2、IEEE 802.3标准的以太局域网中。2,节点扩展、移动方便:节点扩展时只需要从集线器或交换机等集中设备中拉一条线即可,而要移动一个节点只需要把相应节点设备移到新节点即可,而不会像环型网络那样“牵其一而动全局”。 3, 便于维护:采用星型结构,网络故障将先以层为单位被定位在不同的交换层面上,随后在被定位的层面上很快就可以找出发生故障的交换机或节点,这种方法把复杂的维护问题简单化。 4,采用广播信息传送方式:任何一个节点发送信息在整个网中的节点都可以收到,这在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但这在局域网中使用影响不大

8、。 5,网络传输数据快:这一点可以从目前最新的1000Mbps到10G以太网接入速度可以看出。2.2 网络结构设计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企业的网络层次都应采取核心层(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将工作站接入网络)三个网络层次的设计理念。使用层次清晰的网络模式,一是方便日后的升级,二是可以减少维护成本。三层交换与VLAN结合三层交换技术,也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二层交换技术提出的,因工作在OSI七层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三层而得名。传统的路由器也工作在第三层,它可以处理大量的跨越IP子网的数据包,但是它的转发效率比较低,而三层交换技术在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三

9、层实现了分组的高速转发,效率大大提高。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 + 路由转发”。它的出现,解决了二层交换技术不能处理不同IP子网之间的数据交换的缺点,又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不同的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它不受网络用户的物理位置限制,而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网络分段。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第三层(网络层)的路由来实现的,因此,

10、使用VLAN技术,结合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交换设备,可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 划分VLAN的目的:一是提高网络安全性,不同VLAN的数据不能自由交流,需要接受第三层的检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虚网间的隔离,有效防止外部用户入侵,提高了安全性。二是隔离广播信息,划分VLAN后,广播域缩小,有利于改善网络性能,能够将广播风暴控制在一个VLAN内部,同时使网络管理趋于简单。三是增强网络应用的灵活性,VLAN是在一个有多台交换机的局域网中统一设定的,这使得用户可以不受所连交换机的限制,不论用户节点移动到局域网中哪一台交换机上,只要仍属于原来的虚网,则应用环境没有任何改变。在划分VLAN时,要考虑VL

11、AN对于网络流量的影响,单个VLAN不宜过大。层次化架构三层网络 三层网络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即将复杂的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这样就能够使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变成许多简单的小问题。三层网络架构设计的网络有三个层次:核心层(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将工作站接入网络)。 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对整个网络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层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性、适应性、低延时性等。在核心层中,应该采用高带宽的千兆以上交换机。因为核心层是网络的枢纽中心,重要性突出。核心层设备采用双机冗余热备份

12、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使用负载均衡功能,来改善网络性能。 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就是在工作站接入核心层前先做汇聚,以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汇聚层具有实施策略、安全、工作组接入、虚拟局域网(VLAN)之间的路由、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过滤等多种功能。在汇聚层中,应该采用支持三层交换技术和VLAN的交换机,以达到网络隔离和分段的目的。 接入层向本地网段提供工作站接入。在接入层中,减少同一网段的工作站数量,能够向工作组提供高速带宽。接入层可以选择不支持VLAN和三层交换技术的普通交换机2.3 网络设备的选择核心层:思科的Cisco Catalyst 3560G-24TS-24-2全千兆三层交

13、换机图二:千兆交换机Cisco Catalyst 3560系列交换机是一个采用快速以太网配置的固定配置、企业级、IEEE 802.3af和思科预标准以太网电源(PoE)的交换机,提供了可用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QoS)功能,改进了网络运营。Catalyst 3560系列是适用于小型企业布线室或分支机构环境的理想接入层交换机,这些环境将其LAN基础设施用于部署全新产品和应用,如IP电话、无线接入点、视频监视、建筑物管理系统和远程视频信息亭。客户可以部署网络范围的智能服务,如高级QoS、速率限制、访问控制列表、组播管理和高性能IP路由,并保持传统LAN交换的简便性。内嵌在Cisco Catalys

14、t 3560系列交换机中的思科集群管理套件(CMS)让用户可以利用任何一个标准的Web浏览器,同时配置多个Catalyst桌面交换机并对其排障。Cisco CMS软件提供了配置向导,它可以大幅度简化融合网络和智能化网络服务的部署。 Catalyst 3560系列为采用思科IP电话和Cisco Aironet无线LAN接入点,以及任何IEEE 802.3af兼容终端设备的部署,提供了较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以太网电源使客户无需再为每台支持PoE的设备提供墙壁电源,免除了在IP电话和无线LAN部署中所必不可少的额外布线。Catalyst 3560 24端口版本可以以支持24个15.4W的同步

15、全供电PoE端口,从而获得了最佳上电设备支持。通过采用Cisco Catalyst智能电源管理,48端口版本可支持24个15.4W端口、48个7.7W端口,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当Catalyst 3560交换机与思科冗余电源系统675(RPS 675)共用时,可提供针对内部电源故障的无缝保护,而不间断电源(UPS)系统可防范电源中断情况,从而使融合式语音和数据网络实现最高电源可用性。汇聚层交换机选择:Catalyst 2950-24交换机图三:Catalyst 2950-24 交换机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智能以太网交换机是一个固定配置、可堆叠的独立设备系列,提供了线速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连接。这是一款最廉价的Cisco交换产品系列,为中型网络和城域接入应用提供了智能服务。作为思科最为廉价的交换产品系列,Cisco Cataly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