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Word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98593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Word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散文阅读第四课时 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学习目标: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学习过程:一、知识卡片“表达方式”是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

2、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A.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B.一般较简短,起画龙点睛,点明或深化中心的作用。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

3、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我的老师 寓情于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寓情于理:“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

4、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说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解说事物的特点。作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环境、状物的细节等,从而细化文章或状物,有助于深刻了解。二、考点说明散文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其中常考的是记叙和描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表达方式的常见题型,以及相应的答题规范。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2)明确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3)确定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 记叙:交待背景,为下文作铺垫 说明:详细清楚地交代了. 科学准确地介绍了. 抒情:直

5、抒胸臆,抒发了.的情感,表达了.的观点 描写:人物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的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二、真题探究考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想飞 徐志摩 听课记录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剌剌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见了,影子都没了!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者”,那

6、不容易见着。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坭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猇忧忧的叫响,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饿老鹰寻食吃来了,这一想象半天里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谁耐烦站在先生书桌前晃着身子

7、背早上上的多难背的书!呵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匾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飞。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我们最初来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但大多数人是忘了飞的,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长再也飞不起来,有的翅膀叫胶水给胶住了再也拉不开,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像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铺去典钱使过了期

8、再也赎不回真的,我们一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但没了翅膀或是翅膀坏了不能用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你再也飞不回去,你蹲在地上呆望着飞不上去的天,看旁人有福气的一程一程的在青云里逍遥,那多可怜。而且翅膀又不比是你脚上的鞋,穿烂了可以再问妈要一双去,翅膀可不成,折了一根毛就是一根,没法给补的。还有,单顾着你翅膀也还不定规到时候能飞,你这身子要是不谨慎养太肥了,翅膀力量小再也拖不起,也是一样难不是?一对小翅膀驮不起一个胖肚子,那情形多可笑!到时候你听人家高声的招呼说,朋友,回去罢,趁这天还有紫色的光,你听他们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卷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

9、,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域,像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泻光明的骤雨那你,独自在泥涂里淹着,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伧!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那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人类初发明用石器的时候,已经想长翅膀,想飞。原人洞壁上画的四不像,它的背上掮着翅膀;拿着弓箭赶野兽的,他那肩背上也给安了翅膀。小爱神是有一对粉嫩的肉翅的。挨开拉斯(Icarus)是人类飞行史里第一个英雄,第一次牺牲。安琪儿(那是理想化的人)第一个标记

10、是帮助他们飞行的翅膀。人类初次实现了翅膀的观念,彻悟了飞行的意义。挨开拉斯闪不死的灵魂,回来投生又投生。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节一、字词二、梳理内容在诗人徐志摩的笔下,描绘过许多“飞”的意象和姿势。“飞飏、飞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飞,几乎已经成为徐志摩创作心理的深刻“情结”和诗文表现中反复出现,蕴含深致的原型性的意象。 这篇诗化色彩很浓的散文想飞,正是最集中地描绘“飞”、表达“想飞”之欲望和理想的代表性佳作。文章本身就如“飞”般美丽动人:情感之奔涌如飞,联想之开阔不羁,如飞笔势之酣畅跌宕如飞

11、 读着这篇文章,仿佛进入一次灵性之超尘脱俗的飞翔之中。第一段: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意图。第二段: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大鹏”?第三段:人类丢失了翅膀“大多数人忘了飞”,“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再长也飞不起来”,这又该多让人可惜;更有甚者,“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像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辅去典钱使过了期再也赎不回”,这又更该使人们警醒了。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飞”、“翅膀”等象征性意象理解得更宽泛一些,我们将更加震惊于人类“丢失翅膀,”“不会再飞”的状况。“飞”与“翅膀”,从某个角度说,正象征着人类的诗意、想象、灵性等本真自然之“道”。海德格尔认为:人只有

12、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只有在诗性活动中,被遮蔽着的“存在”的亮光才敞亮开来。批判的矛盾共同指向对自然之“道”和“存在”的亮光遮蔽掩埋的可悲生存状况。 诗人是人类的良心和先知,徐志摩同样在文章中表达对近代物质文明发达的某种困惑、反省和批判。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只有心中想着去高分,你才有振翅的勇气,才会去做飞翔的准备。现实社会是个重能力讲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容易让人迷失于物欲的社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

13、能去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每个人心中都要有想飞的念头,你才有可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1.问题:谈谈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你的答案:2.答案纠错学生答案展示运用第二人称让读者感到亲切,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身边一样。3.错因分析“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身边一样”是第一人称的作用。并且没有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作答。4.标准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首先要弄清楚第二人称的表达作用。第二人称的最大艺术效果是亲近自然,便于抒情。文章的第三段说“人们原本都是会飞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人丧失了飞的能力。当我们羡慕那些飞翔的人时,我们的心情是“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碜”。作者似乎在以一

14、个知心朋友的口吻跟我们倾谈,让人感到亲切而自然。其次,回答的时候要结合文段的具体内容,切不可泛泛而谈。答案: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有利于作者对不能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5、知识储备A、记叙中三种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以一个知心朋友的口吻和读者交谈,亲切自然;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

15、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冷静客观,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B、记叙的方法: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地点的转换等来叙述。作用: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作用:内容上,把最能表现中心的部分提前,起到强化中心的作用;结构上可以使情节波澜起伏,富有变化。效果上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作用:插叙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