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说课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85641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密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密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密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密度》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密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度》说课稿(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度说课稿密度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要说的密度一节属于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包括了后面所有八章的内容,它们形成了经典力学的初步知识。众所周知,经典力学包括了质量、时间、空间三大基石。初二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基本具备了绝对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因而第七章第一节开始就进行绝对质量观的教学,第三节的密度是对质量认识的进一步延伸,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再从本节的编排看,课本首先从第二节的实验入手,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如何鉴别不同的物质?接着用实验分析、归纳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后是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这种方法,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

2、概括能力等综合素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学习一点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常用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大纲及学生实际,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由于初二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如何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进而得到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四、教学方法本节有关密度的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因而本节课着重采用实验探究法。学法:学生要想正确的从实验中得到密度的概念,他们必

3、须掌握数学法、分析法、比较法和归纳法教具准备:每两人一天平,砝码,体积不等的两个木块和两个铁块,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我还制作了一个课件。五、教学过程1、激趣引学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是新大纲规定的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来源于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如何鉴别水、煤油、酒精和醋?并让他们总结辨认的依据,当他们意识到可以利用颜色、味道等特性鉴别物质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手,拿出上节课测量过的体积相同但外表被我涂成了相同颜色的铜、铁、铝让学生辨认,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就用密度表示

4、,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2、密度的概念新大纲要求: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手段,它还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成了每两人一组的分组实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实验中,当学生测出了质量与体积之后,我改变了教材中直接要求学生计算m/V的编排方法,豉励学生自己处理实验数据我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根据测出的质量和体积,仍然能得出什么结论?面对这样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根据认识心理学,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直接利用这些数据去寻求某种规律,有的甚至能得出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样的结论,还有部分学生,他们可能想

5、到要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运算。当学生讨论得由利用m和V可以计算它们的比值时,我用课件出示鼓励性的评语,并播放一段音乐,以松缓刚才紧张的思维。然后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法分析m/V的含义,利用比较法、归纳法得出密度的概念。并告诉学生: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初中阶段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还要引导学生欣赏天平平衡时的对称美,领会物理学方法的和谐美,感受物理概念的简洁美。促使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加深对物理学的热爱。3、密度的公式密度的公式属于本节的重点,它要求学生能弄清公式的来源,并能记住公式。要记住公式,除了了解各个字母代表的物理量,还要理解公式

6、的物理意义,并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在这一部分,我利用知识的迁移理论,设计了一些跳一跳能摸到的问题:怎样计算单位体积某物质的质量?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怎样计算密度的单位?一木块,体积为10cm3,质量为6克,它的密度多大?若切掉它的3/4,剩下的密度多大?根据密度的公式,我们能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吗?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教师适度点拨,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这样的办法,加深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这里通过对公式物理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现,形成基本的、朴素的、唯物物理学思想。在

7、学生紧张的劳动之后,课件出示“王冠”图,告诉学生阿基米德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王冠的故事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怕困难,积极探索,服务人类的科学思想。六、小结一堂成功的物理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物理学知识,还要学生学到一定的物理学方法,甚至要形成一些基本的物理学思想。小结中,我准备先让同桌的学生相互回忆本节学过的主要内容,让这些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老师再从物理学方法和物理学思想两个方面着手,总结学生在这堂课中的表现,肯定他们的成绩,指明他们努力的方向。体现成功教学的激励机制。练习向自行车轮胎内打气,轮胎内空气的密度如何改变?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和V的关系如图所示,谁的

8、密度大?板书设计为了简明扼要的再现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我采用图表法板书。密度说课稿2一、说教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是一个物理量,用来描述物质在单位体积下的质量。密度也可以引申为一个量与一个范围的比值作为这种情况下的简称例如人口密度。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 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

9、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4. 教具、学具(1) 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2) 质量,大小不同的若干木块、铝块、铁块。(3) 托盘天平和砝码1套。(4) 刻度尺1只。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学生活动:想想做做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学生对称量的结果会认识到,体积大小一样,但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质在这方面性质上的差异。2. 新课教学(1)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上面“想想做做”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关系?推测: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两倍,质量是否也会增加到原来的两

10、倍呢。也就是说,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列出表格来,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从测量数据上看,会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小的结论。将测量数据图像化,会更直观地得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线性关系,即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将铝块换成铁块重做上述实验。分别计算每个铝块、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得出其比值是个定值。这种比值不变性反映的正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不同物质来说,其质量和体积的线性关系表现在过原点的

11、不同直线上。换句话说,各种物质所对应的比值是不同的。(2) 讲解: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3)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4) 密度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讲解:p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p=m/v教师指由:要注意:(1)p的写法、读法。(2)密度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5) 密度的单位密度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密度其他单位:,克/厘米3(g/cm3)。1g/cm3=1000

12、kg/m3(6) 课后作业让学生看课本一些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值,要求学生会查密度表中的密度值。引导学生阅读表中列出的各种物质的密度值,对于那些常见的物质的密度,形成一些具体的认识,例如金比铜的密度大,铜比铁的密度大,冰比水的密度小,记住水的密度等。(7) 讲解例题教给学生如何运用物理公式进行密度计算。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骤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公式和数字,一定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特别是对单位的运算要加以强调,提醒学生注意正确地书写,不能遗漏。四、板书设计密度说课稿3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密度是初二物理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密度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

13、概念,也是今后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必要基础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现行教材一般都是通过实验引入密度的概念,再介绍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2、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

14、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通过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3、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4、教学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学生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认识,以及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前期知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密度本身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一下子“蒙”的感觉,教师引导从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感性认识,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建立密度概念,认识用比值定义密度的方法。2、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二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的有些狭隘仅限于一般的、直接的水平上。他们只满足于

15、新奇的实验现象,希望看到鲜明、生动、不平常的实验现象,并未产生探索这些实验原因的需要,有的学生只对实验的操作感兴趣,却忽略了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三、教法和学法确定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形成科学的概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强调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动性。这样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四、教学程序设计1、新课引入创设学习情境:怎样区分表面相同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或把铁块和铝块用纸包住。学生交流讨论,老师总结,2、新课教学学生多数认为可以通过用手掂的方法,也就是称质量,也就是说学生没有考虑体积对质量的影响,那么我们这样反问,一大堆塑料比一小堆铁的质量小吗?这样就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