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4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85621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导学案 学习目标定位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结合材料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主学习区一、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追求更高的利润.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内部交易成本a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b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市场a国内市场

2、趋于饱和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国际市场.b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c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思维活动】1为什么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日、韩开始向我国转移?答案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主要要求是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东亚国家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工业化之初,经济不够发达,劳动力价格便宜,因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

3、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提供了可能,而此时日本、韩国等经济已经开始转型,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中国又有着前景广阔的市场,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中国转移.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思维活动】2如何看待产业转移中伴随的污染转移问题?答案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环境,实现产业升级,将一些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承接这些产业,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会牺牲本国的环境.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

4、理.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环黄海经济圈(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沿海地区)示意图材料二日本和韩国企业在中国城市投资办厂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区位优势.(2)根据材料二,比较说明图示两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近年来,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是为了_,两国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地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中、日、韩三国地域相邻;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2)相同点:日本、韩国企业投资工厂的原料地都在各自国家,加工地都在中国

5、.不同点: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的产品市场在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的产品市场在中国.(3)追求更高的利润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地租和内部交易成本等.反思归纳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是影响企业跨国转移的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如下图).特别提醒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探究点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究活

6、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日、韩等国家或地区将产业转移到山东省的根本目的都是_.(2)产业的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下图分析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3)简述山东省能够吸引台湾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4)你认为山东省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追求更高的利润(2)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3)优惠的政策;劳动力廉价丰富;市场广阔;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科技教育发达.(4)防止污染型工业、高耗能工业、资源型工业的引进;加大科技投入,创立自主品牌.【反思归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

7、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自我检测区对应训练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012年8月24日,第11届中国沈阳韩国周成功举行,签约额逾14亿美元.中国沈阳韩国周自2002年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韩国在沈投资额连续多年居世界各国在沈投资的首位,沈阳也成为最适合韩国人在华投资创业的城市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而流动的主要是 ()A资金、技术、信息 B劳力、市场、土地C原料、能源、政策 D运输、水源、污染2韩国将部分汽车工业转移到我国沈阳等地,主要原因是为了 ()充分利用当地资金充分

8、利用当地较为便宜的土地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 B C D答案1.A2.C解析第1题,箭头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生产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第2题,发达国家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主要是因为我国市场广阔、地价较低等.对应训练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资金和技术占优势的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4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沿海地区工

9、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D可能给迁出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3.A4.C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目前,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展技术和资金占优势的产业为主.第4题,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综合提升5读“珠江三角洲及其产业转移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_、_、_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是_型产业和_型产业.(

10、3)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主要有哪些?(4)通过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的_,这对缩小广东区域内的_有重要意义.答案(1)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2)粤东粤北粤西劳动密集资源密集(3)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较为丰富.(4)产业集群经济差异基础过关读“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13题.1该产业可能是 ()A碳酸饮料 B计算机软件开发C电子装配 D汽车制造2承接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往往 ()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A B C D3下列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11、A第一次调整促进了东莞的产业升级B第一次调整增加了新竹的就业机会C加剧了图示区域的产业竞争D降低了硅谷的失业率答案1.C2.D3.B解析第1题,由图中产业转移最早地区为硅谷,可推断该产业可能是电子装配工业.第2题,劳动力丰富和市场广阔是我国吸引产业转入的优势;科技发达程度台湾和广东都不如硅谷;台湾和广东的工业基础不如世界上许多发达地区,因而工业基础不是优势.第3题,第一次调整是由美国硅谷到台湾新竹,增加了新竹的就业机会,但提高了硅谷的失业率.下图为“中国政区图”,读图,完成45题.4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A B C D5产业转移对

12、甲省的有利影响有()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A B C D答案4.C5.A解析第4题,山西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价格低.由台湾向山西转移的应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第5题,移入山西的工业会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排放大量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68题.6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7由图可知()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类国家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A B C D8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A加快乙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B与类国家合作,集中

13、发展甲乙类产业C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答案6.B7.A8.C解析第6题,从甲产业的时间和国家类型看,可知甲类产业为劳动力导向型,转移的因素主要是劳动力.第7题,由图可知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为发达国家.、类为发展中国家.第8题,我国在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9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之间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

14、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和描述、阐释、论证问题的能力.考查产业转移及其影响等知识.仔细观察图例及其在不同图片中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关于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注意从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别阐释.能力提升富士康项目的成功引进,标志着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大幅提升.富士康的入驻,已相继引来30余家配套企业的跟进.下图是“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箭头表示制造业近几年的迁移方向,则A地区可向B地区提供 ()A资金和技术 B劳动力C工业产品和市场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