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21秋《金融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8561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财经大学21秋《金融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东北财经大学21秋《金融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东北财经大学21秋《金融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东北财经大学21秋《金融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东北财经大学21秋《金融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财经大学21秋《金融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财经大学21秋《金融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7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财经大学21秋金融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 依据票据法原理,票据被称为无因证券,其无因性是指:( )A、取得票据无需原因B、票据是否有效,与出票或转让原因无关C、票据行为须依法进行D、票据不问原因参考答案:B2. 关于单位存款基本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财政性存款由中国银行专营B.单位存款以强制交存为原则C.结算起点以下应当转账D.结算起点以上可以现金参考答案:B3. 下列情形中,要约仍有效力的有( )。 A甲给乙打电话,称:“我有ED机一台,九成新,一千元,你要不要?”乙聊了几句下列情形中,要约仍有效力的有()。A甲给乙打电话,称:“我有ED机一台,九成新,一千元,你要不要?”乙

2、聊了几句,但对上述问话未作表态B甲公司电告乙公司“现有小麦一万吨,于上海交货,每吨1000元”乙公司回电:“同意贵公司报价,交货地为天津。”C乙按甲要求的时间、方式发出承诺通知,但因邮局的延误,乙的承诺通知未在承诺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人收到后未作表态D乙在承诺期限后次日向甲发出了承诺通知,但甲在收到后未作答复C根据合同法第23、28、29条。选项A,对话方式话方式作出的要约,应当即时作出承诺, 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因此无效。选项B,受要约人对要约作出变更,因此要约无效。选项D,乙在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属于新的要约。选项C,由于邮局的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要约人没有通知受要约人因

3、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因此该承诺有效。4. 票面残缺不超过1/5的人民币( )A、可全额兑换B、可兑换4/5C、可半数兑换D、不予兑换参考答案:A5. 我国现金管理的主管机关是( )。A.中国人民银行B.各开户银行C.中国银保监会D.被授权的商业银行参考答案:A6. 中国银监会的法律地位是( )。A.企业法人B.社会团体C.行政监管部门D.行业协会参考答案:C7.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表现为税收的征纳活动,具体包括(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表现为税收的征纳活动,具体包括()。A收入B货币C行

4、为D利益BC8. 可以办理托收承付结算的款项的是( )。A.单独的劳务供应款项B.代销商品的款项C.商品交易的款项D.寄销商品的款项参考答案:C9. 试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和我国关于该项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试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和我国关于该项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认为是由美国柯德威尔教授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1966年10月,在美国众议员所属科学研究开发小组委员会进行的进展报告中,首次正式采用了“环境评价”这一术语。1969年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NEPA)

5、,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这项制度被视为是预见性环境政策的支柱,它对转变环境管理思想起关键作用,是实施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石,因此它在全世界范围得以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为许多国家环境立法所确立。如日本于1984年8月由议会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纲要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或纲要,联邦德国的联邦污染控制法中也有类似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 我国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首次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后,在1982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1984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1988年颁布的水法、1988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1996年颁布的环境噪声

6、污染防治法、1998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专项立法中,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进一步具体的规定。2002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是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和程序专门制定的重要法律,它标志着这项制度在我国正日臻成熟。 第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有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和后评价三种:(1)规划环评,即关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法第二章对此作出专门规定。第11条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

7、,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关于规划环评的程序,第13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参加前款规定的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从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

8、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2)建设项目环评。环评法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将建设项目环评分为三类进行管理:第一类是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环评法规定,这类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价,并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即要求在环评中必须有公众参与。第二类是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9、,在管理上要求必须编制环境影响评价表,对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第三类是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这类项目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与规划环评相比,项目环评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公众参与的要求限于在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召开征求意见会,并在报批时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3)后评价制度。环评法第27条规定,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第二,

10、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指法律规定哪些事项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各国对环境影响评价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有所不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差异,总的趋势是范围不断扩大。 环评法规定,规划环评的对象包括土地利用、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具体范围由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要求对本辖区的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规划草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环评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关于建设项目环评,一切对环境有

11、影响的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等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及引进的建设项目(包括“三资企业”的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 第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建设项目的地点、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主要原料、燃料、用水量和来源、各种废物的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理方案、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发展规划等。 (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调查。包括地质水文情况、气象情况、自然资源情况、人文环境情况等。 (3)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

12、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此外,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10. 提存人应将提存事实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提存受领人,提存机关应当自提存之日起( )。A.3日内通知受提存人应将提存事实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提存受领人,提存机关应当自提存之日起( )。A.3日内通知受领人B.5日内通知受领人C.7日内通知受领人D.10日内通知受领人参考答案:C11. 下列各项关于证券交易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13、是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B.是证券交易的组织者C.是证券交易的监管者D.属于非法人组织参考答案:D12. 依据我国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残损人民币的兑换标准为( )A、超额兑换B、全额兑换C、半额兑换D、比例兑换E、不予兑换参考答案:BCE13. 6国际私法的“国际法学派”认为国际私法具有国际性,因为( )。 A国际私法产生于国际社会 B国际私法所调6国际私法的“国际法学派”认为国际私法具有国际性,因为()。A国际私法产生于国际社会B国际私法所调整的关系与国际法相同C国际私法的渊源是国内法和国际条约D国际私法的作用在于划分国家主权扩及的范围ABD14. 通过下面两段对烧埋银的规定,分析元代对损害赔偿

14、的规定。 “诸杀人者死,仍于家属征烧埋银五十通过下面两段对烧埋银的规定,分析元代对损害赔偿的规定。 “诸杀人者死,仍于家属征烧埋银五十两给苦主。” “蒙古人因争及乘醉殴死汉人者,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正确答案:在损害赔偿方面元代以前由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被告很少获得赔偿元朝对此有所修订除对罪犯处刑外法律中附带的损害赔偿较多。(1)在人身伤害方面元律规定:对造成被伤害人残疾的加害人应受刑罚并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伤害性质和程度的不同所追索的损失赔偿分别称为“养济之资”、“养赡之资”、医药之资等。(2)对于杀人罪元代法律一般规定向罪犯家属征“烧埋银”给苦主烧埋银具有一定的损害赔偿性质但杀有罪之人免征

15、烧埋银。并且元朝法律规定损害赔偿之债的债务担保可采用“役身折酬”方式代偿。15. 吕某去世后,其妻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丈夫的遗产,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对李某是否与生前的吕某存在有效吕某去世后,其妻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丈夫的遗产,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对李某是否与生前的吕某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进行审查,该问题属于下列哪个选项?()A法律适用B识别C先决问题D公共秩序保留C先决问题,又称“附随问题”,是国际私法上“主要问题”的对称。法院在处理国际民商事案件时,有时在解决主要问题时,必须首先解决附属性或从属性问题,即涉及如何确定先决问题的准据法问题。本案中,判断吕某与李某的婚姻关系是否有效存在,是解决李某对吕某的财产是否有权继承时,必须首先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