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施工方案(同名11224)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98536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叠合板施工方案(同名11224)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叠合板施工方案(同名11224)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叠合板施工方案(同名11224)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叠合板施工方案(同名11224)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叠合板施工方案(同名11224)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叠合板施工方案(同名112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叠合板施工方案(同名11224)(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叠合板施工方案(同名11224) 叠合板施工方案 叠合板施工方案 目录一、项目简介二、工程概况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四、施工进度计划五、施工准备与交底六、施工方案七、预应力叠合板工厂化生产八、质量要求九、安全措施一、 项目简介1、叠合板技术简介南京万科浦口2014G78地块璞悦山花园项目第二期开始建设的楼栋全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预制预应力薄板和现浇混凝土层组成整体的混凝土板。该技术是建设部推广的新的十项新技术之一。传统生产方式由于资源消耗大,人力资源短缺,开始制约行业的发展。住宅产业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住宅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2、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提高住宅建筑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产业化发展潮流,必将成为住宅产业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特点(1)与现浇板相比,楼板抗裂性能大大提高;(2)不需模板,板下支撑间距可加大为1.82.5米,周转材料总可节约80%以上;(3)施工安装方便、快捷,可节约工期30%;(4)板底平整度好,不需粉刷,减少湿作业量;(5)薄板尺寸不受模数的限制,可按设计要求随意分割,灵活性的,适用性强。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系采用薄板与后浇混凝土层组

3、成的混凝土板。在生产、施工中执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图集(95(03)G439(三),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世构体系)技术规程(苏JG/T006-2002)。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南京万科浦口2014G78地块璞悦山花园项目工程地点南京市浦口区周边环境临沿山大道主干道,施工区域内围挡封闭建筑面积(m2)221270建筑高度(m)小高层22.38m,洋房19.55m基础形式有地下室为整板基础,无地下室为独立承台基础主体结构框剪抗震等级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上层数洋房6层,小高层8层地下层数1标准层层高(m)小高层2.8

4、m,洋房2.9m2、各责任主体名称建设单位南京筑浦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苏省华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远涛总监理工程师宋保技术负责人李斯贤专业监理工程师3、设计要求(1)材料要求砼材料:预应力板均为C40;预应力钢筋:采用直径4.8mm高强螺旋肋钢丝,其强度标准值fptk不小于1570Mpa;(2)预制构件要求预制预应力板(先张法生产)预制板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ptk,预制板制作时根据各专业图纸预留孔洞或现场机械开孔,现场开孔的位置应得到设计人员确认。预制板的叠合面应拉毛处理,预制板分布钢筋

5、为三级钢筋6200 三、工程特点及施工重点1、工程特点(1)、本工程从第二期开始建设的楼栋采用叠合板结构体系,地上六至八层。由于工期紧、楼栋同时开工建设,这给现场施工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2)、本工程执行试验段指导施工,参考万科的“样板引路”的工作方式。一二层为试验段指导施工阶段,在试验阶段通过边施工边总结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叠合板厂家共同总结经验,不断的改善施工方法。(3)、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叠合板图集,确定薄板的型号,规格、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混凝土厚度、强度等级和配筋参数。薄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本工程为50mm叠合板+75mm现浇板。2、施工重点(1)、薄板主筋保护

6、层厚度的控制,统一采用经常清理的圆钢作为垫条,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2)、预应力钢丝采用一次性张拉工艺,即超张拉,张拉力为01.03con,con=0.8fptk。(3)、施工阶段临时支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薄板的承载力及临时支撑力杆的稳定性。(4)、临时支撑搭设应严格按设计方案及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确保搭设质量。(5)、薄板吊装、堆放应严格按有关吊装规定执行。(6)、薄板安装时应两端搁置均匀,拼缝严密。四、施工进度计划本期开工建设楼栋为5#、6#、7#、8#、9#、10#、14#、15#共8栋。1、叠合板进场计划:楼栋部位进场时间备注5#、6#一层2015.11.8二层2015.11.18三层

7、2015.11.28四层2015.12.8五层2015.12.18六层2015.12.28楼栋部位进场时间备注7#、8#一层2015.11.11二层2015.11.21三层2015.11.31四层2015.12.11五层2015.12.22六层2016.1.2楼栋部位进场时间备注9#、10#一层2015.11.10二层2015.11.20三层2015.11.30四层2015.12.10五层2015.12.20六层2015.12.30楼栋部位进场时间备注14#、15#一层2015.11.11二层2015.11.21三层2015.11.31四层2015.12.11五层2015.12.22六层201

8、6.1.2七层2016.1.13八层2016.1.242、供货安排(1)、第三天上午需要供货,第一天下班前需要联系安排(2)、第三天下午需要供货,第二天上午需要联系安排(3)、零星下午需要供货的,上午上班前需要联系安排(4)、供货中发现有质量不符合要求的,3小时后送达以满足进度为前提,以供货三方验收单为准,耽误供货的有工期和进度索赔,将进行处罚。五、施工准备与交底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认真地做好楼板的现场安装计划。(2)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内容,列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图纸不明确的

9、地方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部及设计院沟通。(3)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到大地普瑞公司学习,掌握叠合板相关知识,了解叠合板构造以及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借鉴大地普瑞的施工经验。(4)与建设单位住宅产业化中心及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和学习。1.2、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内设施工道路,并在施工道路边上做好排水沟。现场道路示意图为方便平板车的进出,保证运输道路满足构件运输车辆承载能力,做好现场道路硬化工作。并且要在楼四周空地需布置成预制构件的堆放场地;位置见附后“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在施工现场设置叠合板专用的堆场。为了方便吊装,必须在楼侧边靠近塔吊处设置构件临时堆放场地,并做好场地硬化,在堆放场地四周要设置排水沟

10、,避免堆放场地积水,影响构件堆放及吊装。构件堆放场地要做好安全围挡,悬挂标识,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堆放的支点位置同吊点,当无吊环时在距板端(L+120mm)/5的位置,薄板堆垛底下垂直叠合板长向紧靠吊环处应放通长垫木,板之间垫木应上下对齐、对正、垫平、垫实,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不允许不同板号的板重叠堆放。薄板的叠堆高度不大于10层。预应力带肋薄板堆放后应作储放标识,并明显警示禁止人员攀爬、踩踏。薄板堆放期不得超过两个月。现场硬化地坪做法叠合板地堆放(3)施工前按照施工顺序由运输车辆将叠合板运至施工处。叠合板采用平放运输,放置时构件底部设置通长木条,并用紧绳与运输车固定。预制板可叠放运输,叠放层

11、不得超过10层。运输车辆采用长14米,载重量40T的平板车。运输预制板时,车启动应慢,车速应匀,转弯变道时要减速,以防止冲撞预制板造成损坏。预制板装车照片1.3、材料准备(1)支撑体系: 立杆采用普通钢管4.83.5满堂脚手架,顶部设可调顶撑,横肋采用510cm木方。(2)安装工具: 水准仪、塔尺、水平尺、冲击钻、橡胶垫、专用吊钩、铁锤、撬棍、扳手、锚固螺栓等。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叠合板布置图,我司在现场布置QTZ63塔吊。1.4、人员准备(1)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叠合板安装主要施工员和安全员共同负责,并请大地普瑞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安装进行技术指导。(2)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经大地普瑞公司相

12、关技术人员培训后方可上岗。(3)安排取得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塔吊指挥岗位证书的人员指挥塔吊。分类工种人数现场安装机械操作工3人安装工4人水电工7人木工4人钢筋工13人混凝土工15人管理人员4人2、交底(1)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程序要求,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不同技术工种的针对性交底,要切实加强和落实。(2)重视设计交底工作,每次设计交底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召集各相关岗位人员汇总、讨论图纸问题,设计交底时,切实解决疑难和有效落实现场碰到的图纸施工矛盾。(3)切实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预制构件加工制作单位的联系,及时加强沟通与信息联系。六、施工方案1、工艺流程楼板支撑体系安装现浇框

13、架梁支模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的平面标高叠合式预制楼板吊装梁、附加钢筋及楼板下层钢筋安装检查验收预留洞口支模楼板上层钢筋安装水电管线敷设、连接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处理检查验收楼板浇筑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工艺流程2、施工方法(1)、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的平面标高用测量仪器从两个不同的观测点上测量墙、梁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复核墙板的轴线,并校正。(2)、叠合板支撑体系安装(一)材料:采用普通钢管4.83.5+可调顶撑,横肋木方采用510cm木方。(二)支撑设计:使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工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一般按单向板进行设计,即薄板部分受力主筋是按计算确定,而分布筋是按构造配置的。因此,受力状态为单向受力,否则可能会导致薄板开裂。根据该原理,临时支撑设计时,分三步考虑:1)初步确定支撑最大排距L1。根据薄板实际配筋,计算薄板的可承受弯矩M1;对预应力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