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8482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咸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咸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咸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咸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咸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咸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咸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咸阳简介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东邻省会西安,西接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全市辖1市2区10县,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总人口516万。咸阳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咸阳有着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及中华养生文化名城。 咸阳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国家立体交通的新枢纽,拥有国内六大航空港之一和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及出口产品内陆港。咸阳历史人文深远宏阔,是秦汉文

2、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这里遍地秦砖汉瓦,境内文物景点多达4951处,五陵塬上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汉唐帝王陵寝连绵百里,举世无双,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今天的咸阳,更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是西北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陕西重要的能化工业、轻纺工业基地,形成了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医药、纺织、食品、建材、航空物流、太阳能光伏等九大产业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雄厚基础。二、经济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3、为统领,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发展思路,提升发展境界,创新发展模式,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98.7亿元,年均增长13.7%,是“十五”末的2.5倍,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成为全省继西安、榆林之后第三个生产总值过千亿的城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3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573.3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322.1亿元,增长11.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3%,三大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214435调整到195229。人均生产总

4、值达到21900元,较“十五”末增加13217元。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达到63.3亿元,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63.4,较“十五”末提高5.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6亿元,年均增长17.2。财政总收入135.3亿元,年均增长34.4%,是“十五”末的4.4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3.5亿元,年均增长31.2%。地方财政累计支出44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7倍,基本实现了从“吃饭财政”到“民生财政、“发展财政”的重大转变。生产总值(“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3.7%)2010年咸阳三次产业构成(%)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化、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电子信息

5、、纺织、建材等支柱产业长足发展,201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334.5亿元,年均增长30%,是“十五”末的3.7倍。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粮果畜菜产业不断壮大,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居全省首位。旅游、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工业大市的历史性转变。投资和项目建设成绩斐然。五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90亿元,年均增长37.7,是“十五”期间投资总和的4.7倍,建设重点项目340个,完成投资1188亿元。大佛寺煤矿、大唐彬长电厂、60万吨煤制甲醇等一批资源开发转化项目,天宏多晶硅、子午轮胎、彩虹液晶玻璃基板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福银高速咸阳段、引石过渭等一批重大基础

6、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或基本建成。兴化大化工、100万吨煤基二甲醚、机场二期、西平铁路、亭口水库、咸旬高速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也取得了新成就,先后引进了杭州娃哈哈、天津康师傅、安徽海螺、台玻集团、新加坡嘉里集团等知名企业来咸发展,“十一五”累计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947个,合同利用资金3410.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5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37.7%)三 、发展特点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主要交通干线为纽带、县城和重点镇以及工业园区为主要辐射承接点,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两翼一带”发展格局。两翼,南翼

7、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泾渭新区、沣渭新区和高新区为支撑,辐射三原、泾阳、兴平、武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打造以西咸一体化为引领的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域;北翼以彬长旬能源化工基地为重点,以彬县、长武、旬邑为支撑,辐射永寿、淳化,依托煤炭资源开发,重点发展煤炭、电力、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打造以循环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能源化工基地;一带,以福银高速、312国道为主轴,以礼泉、乾县、永寿为节点,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打造福银高速沿线经济带。四、存在问题及对策(一)存在问题综合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发展仍然面临

8、诸多困难和不足。1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程度不高。2 城乡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公共服务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3 发展后劲不强,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不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太少,企业竞争力不强。4 体制机制创新活力不足,创新人才和创新平台建设滞后。5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现,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节能减排压力很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二)解决对策及建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

9、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南北差距,促进均衡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度,增强经济自主增长活力;注重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优势骨干企业发展,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依托资源禀赋和区

10、位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形成具有咸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以彬县长武旬邑、礼泉乾县、武功杨凌扶风等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为引领,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促进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和生态涵养等协调统一。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动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强化科技创新要素支撑,提升科技创

11、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增强发展动力。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努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和创业热情,调动全社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咸阳文化软实力。围绕集约化、特色化、差异化的要求,按照“经济发展从文化中找项目、城市建设用文化显特色、企业发展向文化要效益、人民生活从文化求提升”的要求,突出秦汉文化元素,实施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乾陵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以帝陵遗址文化资源和地热资源为依托,打造

12、“中国第一帝都养生文化名城”旅游品牌,把“彰显文化特色”融合到经济、政治、社会、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努力把咸阳建设成以秦汉文化为底蕴、以时代创新精神为支撑的现代历史文化名城。5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立足我市资源深度开发转化、区位条件等优势,精心谋划和实施能源化工、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农业产业化等重大产业项目,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重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健全协调服务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努力为项目建设营造一流的环境,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6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渭北山地生态屏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保护、水土保持、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建设力度;立足环境保护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着力解决流域水污染、矿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为先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能型产业结构,加大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生产、推广力度,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