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浸泡清洗制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8346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器械浸泡清洗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器械浸泡清洗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器械浸泡清洗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器械浸泡清洗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器械浸泡清洗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器械浸泡清洗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器械浸泡清洗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器械清洗消毒制度 (一)种植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指引1.流程图个人防护:按标准预防措施,附加防护面罩椅旁预清洁:使用后的细小器械用75酒精棉球擦干净,扩孔钻类可采用盛有酒精棉球或生理盐水纱布,由器械护士进行椅旁预处理。回收器械:密闭运送到消毒室,分类。初洗:手工清洗:在流动水下漂洗,内冷钻需压力冲洗。浸泡:放入多酶清洗液浸泡盒浸泡5-10分钟,并与消毒室做好交接登记。清洗:细小器械连同清洗架放入超声波清洗槽内,加入适量常水或软水,按比例加入多酶清洗剂,加盖超声波清洗5-10分钟。终末清洗:在流动水下漂洗 纯水(无杂质水)漂洗。干燥:手工擦干。或用清洁纱布/毛巾擦拭干燥。质控保养:检查器械的洁净度

2、、性能。根据器械情况选择是否需上油。包装:清点工具盒器械数量,归类摆放或使用纸塑包装、封口,标记工具盒/器械的序号、已清洗标识、消毒日期及有效期。灭菌:打开盒盖,正确放置于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监测:消毒室护士检查灭菌监测指标合格,按回收数量等量发放,责任护士负责领用。1. 注意事项清洗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小器械包括各类种植器械(如先锋钻、麻花钻、硬骨钻等)、各类牙龈成型器、转移杆、带型等体积较小的器械,回收时注意防丢失,防职业暴露。遵循器械的清洗从使用后开始,做好椅旁预清洁,防止残留材料及污物干固,增加清洗难度。椅旁预清洁时注意防锐器刺伤,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锐器的尖端。回收器械时要注意保湿并密

3、闭运送到消毒室。手工清洗时,要使用专门的刷子或海绵,造成器械的损坏,减少因器械光滑面损坏而引起的污物积聚,增加清洗难度。手工清洗时,注意选用低泡或无泡多酶清洗剂,在流动水中进行冲洗,在清洗液面下进行刷洗,防止或减少气溶胶的形成。有锈的器械必须先除锈再进行清洗。清洗时应将器械轴节完全打开;机械清洗时按操作说明装载,不可超载;容器、管状类器械置于专用冲洗架上清洗;保证清洗质量。使用超声清洗机时,小器械要放置于专用清洗架或篮筐清洗,防止器械变形、跌落。 超声波清洗时,要先开机空运转5-10min,排除溶解的空气。做好有关节器械的上油保养工作,防止生锈,不能使用石蜡油进行器械保养和润滑。 采用裸露灭菌

4、法灭菌的器械,灭菌后存放在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4h。器械的包装、灭菌装载要符合规范。2. 执行制度 将现有种植系统工具盒分类进行序号编排,打包人员严格确认工具盒编号与包布标签纸的编号一致。并做好已清洁标识。 遵循所有系统每个工具盒每月有效超声清洗1-2次。 各系统外科工具盒固定每周四护士每组轮值负责多酶浸泡超声清洗。修复工具/器械由器械管理人每月安排1-2次多酶浸泡超声清洗。 消毒室建立登记本,记录清洗日期、工具盒序号、清洗人员,并做好物品数量消毒登记。 清洗后的外科工具盒及修复工具/器械均需备注已清洗标识。已知传染病患者防护制度1.医务人员为已知的传染病人如HIV、HBV

5、阳性、SARS等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应戴口罩、帽子、穿防渗透隔离衣、眼罩或防护面罩、双层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操作结束后用抗菌皂液及流动水洗手。2.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将污染的双手使用消毒液揉搓消毒2min后,再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3.连续进行检查、治疗、护理病人时,接触一个病人后以抗菌皂液及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抗菌消毒剂搓擦2min。4.手直接接触污染源者,应将污染的双手使用含醇或碘手消毒剂搓擦2min再用皂液流动水洗净。5.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手和皮肤可采用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擦拭作用3min-5min,或用乙醇、异丙醇与醋酸氯己定

6、配制成的消毒液等擦拭消毒,作用3min-5min。血源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手,可用除菌皂液流动水洗手后用5000mg/L的碘伏消毒或乙醇、异丙醇、醋酸氯己定消毒液搓洗5min,然后用水冲洗。6.对结核病人污染的物体表面,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或二溴海因消毒液擦洗。对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霍乱、炭疽等可用有效溴或有效氯1000mg/L-2000 mg/L作用30min消毒。7.如遇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病人污染的器具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流水冲净,干燥,耐高温的器具可

7、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在清洁后再次浸泡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60min后,流水冲净,干燥,清洁、干燥、消毒、灭菌依次完成。(五)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制度1. HIV暴露应急处理 保持镇静。 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尽早实施预防性用药。最好在4小

8、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随访和咨询。在暴露后第6周、第12周及6个月,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暴露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 登记和报告2. 锐器伤应急处理 保持镇静 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以流动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周围的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洁受伤部位。 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登记和报告3. 登记和报告制度 登记内容: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

9、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HIV暴露还需登记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报告制度: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门诊主任或护士长公司医疗部HIV阳性职业暴露报区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局)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 血液及体液外溅的应急处理 外溅物仅是少许点状飞溅,立即戴手套用75%酒精纸巾擦拭,再用清水清洁、干燥;丢弃手套,洗手或手消毒。 如果飞溅物较多,立即戴手套用吸水性能强的纸巾或一次性洁布擦拭外溅物后丢弃,再根据污染部位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地面或设备表面:用浸

10、满1000mg/L含氯消毒液的清洁布浸泡该区域3-10分钟,丢弃该清洁布,再用清水反复清洁、干燥;丢弃手套、帽子、口罩,更换工作服,洗手或手消毒。 裸露的皮肤: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再用洗手液和清水反复清洗并干燥;丢弃手套、帽子、口罩,更换工作服,洗手或手消毒。 工作服:立即脱下工作服,用1000mg/L(1%)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10分钟,再用清洁剂及清水反复清洗并干燥。(八)口腔诊疗器械维护和保养制度1.掌握各类诊疗器械的性能,根据其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使用范围由门诊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及各责任护士负责保管,及时消毒,分别保管,防止生绣老化,提高使用率,定期检查、维护

11、、保养并做好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各班认真交接。2.使用医疗器械必须了解其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须经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各科室仪器设备发生故障,使用人员应立即报修。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害医疗器械的,应根据公司赔偿制度进行处理。3.精密、贵重仪器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应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各种仪器,应按其不同性质妥善保管。各科室药柜子的急救药品等,根据临床实际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便于临床急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4.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分别定位专柜存放(毒麻药按照毒麻药管理使用办法保管使用)做到标记明确,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应用,并

12、有专人负责领取与保管。5.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发现有沉淀、污染、变色、过期、瓶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有涂改,不得使用。(十一)口腔卫生保洁制度1.由护士长全面负责各科室保洁管理工作,医生、护士协助护士长搞好诊室保洁管理工作。2.护士长要全面指导、检查督促护士及工勤人员认真做好“三化”(物品放置规格化、工作制度化、操作程序化)管理工作,定时检查了解落实情况。3.各诊室陈设规范,各种物品、器材、药品定点、定位、定班、定人负责。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落实对各室、走廊、厕所等消毒5.保洁人员切实履行岗位责任制,认真负责保洁杂勤管理,达到保洁要求: 地面及楼梯踏步清洁卫生,

13、无杂屑、无痰迹、无烟蒂、无明显灰尘和其它废弃物。 墙面保持清洁,无灰尘、无污迹、无蜘蛛网、无乱张贴。 门窗(玻璃)清洁明亮、无斑迹、无污点、无积尘。 卫生间地面、隔断、墙壁清洁干净无迹,无臭味、无苍蝇、无积垢,地漏、马桶及水池下水不因保洁不净产生堵塞;手纸篓内容物不外溢;洗手池、台面、镜面干燥无污迹。 外部环境地面楼顶及平台无杂屑、无痰迹、无烟蒂、无垃圾死角;下水道、发现堵溢及时向甲方报修;绿化区内无塑料袋、快餐盒、香烟盒及烟蒂等各种废弃物;灰箱外无垃圾、无污水溢流、基本无苍蝇。 承包区域内物品设施表面无灰尘、无污迹,物品排放整齐。 所有垃圾按规定收集、包装、消毒、处理并做好各种台帐。 厕所设专人负责打扫、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