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综合实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98339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分类综合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垃圾分类综合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垃圾分类综合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垃圾分类综合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垃圾分类综合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垃圾分类综合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分类综合实践(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垃圾分类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又是一门工具性、方法性的课程。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如何常态实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直备受关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十年来,师资水平一直未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大量教师由其它学科转来兼任,他们对综合实践的理解比较肤浅,实践能力较低,成为课程实施的“瓶颈”。鉴于此,广州市教学研究室理论科、广州市综合实践教研会撰写了本教学指南。目的是探索综合实践新型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确保课堂教学能依规、有序进行,克服以往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引领综合实践能常态、长效的发展。教学指南的编写遵循了综合实践的理念和主题探究活

2、动应有的特点和操作流程。以“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为主题,按选题阶段、方案策划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去推进。每个阶段又由阶段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型设计、教学建议、参考资料五部分组成。尤其在实施阶段,因为学生要在真实的开放的空间中利用弹性的时间去实践、去体验。如到图书馆、阅览室、书店、上网查资料,走入社会进行调查、采访、参观、考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制作,投身社区进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所以在实施阶段,除了在选题阶段选出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外,还增加了全班性参与的社会考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设计与制作活动这三个活动项目,供师生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需要选用。需要提醒的是,主题

3、探究活动是贯穿于四个阶段始终的,而社会考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设计与制作活动是在实施阶段穿插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进行的,活动方式可以全班统一进行,也可以各小组分头进行。本教学指南不是教材,不是学生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要引起教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教学中进行理解和构建的中介,是供教师教学提供举一反三的范本,而不是机械的照搬照套的“模具”。因此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应灵活使用。如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学生的实际灵活选取;课型的选用应从课程目标、内容、活动过程及学生的实际等方面综合权衡,有所侧重;提出的课型操作建议也只供参考,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改造、创新;提出的三种活动方式,也只是作为菜单,

4、供教师根据活动选取,穿插在主题探究活动过程中。总之,本教学指南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灵活使用生活垃圾分类探究第一阶段 选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指导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恰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同学、关注校园、关注社区、关注家乡、关注社会,从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出发,提出自己观察到的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问题。在这个阶段,教师在鼓励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加以有效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筛远和归纳,在众多的问题中生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切实可行的、有价值的探究主题。对某一课题有一致的认可和价值判断的成员组成一个探究小组。一、教学目标:(

5、一)认知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垃圾分类,激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2.激发“看”垃圾分类的兴趣,初步形成“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的责任感,逐步产生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二)能力目标:1.通过“要找什么资料如何去找找到后如何处理”的过程,知道文献查阅的方法,为垃圾分类的活动收集相关资料。2.通过“问题导入生成主题分解主题小组交流拓展延伸”的过程,知道主题生成和分解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归纳、讨论、图示等方法。(三)情意目标:1.知道怎样利用文献查阅收集垃圾分类的资料,提高检索资料的能力。2.知道“垃圾分类”是什么,知道怎样实施垃圾分类,提高“提出问题、归纳问题、提炼主题”的能力,发展合作学习

6、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自主地关注“垃圾分类”这个社会现象,尤其关注身边的垃圾分类情况。如家庭生活垃圾、社区生活垃圾的分类现状。2.通过查阅文件、文献等相关资料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政策。3.关注垃圾分类推进的情况,如推进的现状、策略、办法,关注人的意识、行为,关注社区的办法、政府的配套措施、国外的相关做法等。4.关注垃圾分类的设备、设施。5.关注如何改良现有的垃圾分类用品等。6.关注垃圾分类的价值及现实意义。7.引导学生对关注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三、课型设计:本阶段适用的课型是文献查阅课和选题课。先进行文献查阅课,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使用文献查阅法,收集和整理垃圾分类相关的资料;再

7、进行选题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问题,在师生互动中将问题转化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重点要解决“为什么要研究”和“从何研究”的问题。课型一:文献查阅课该课型的操作程序建议如下:一、激趣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外国成功的垃圾分类做法,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究身边垃圾分类的状况。二、认识文献查阅1.讨论:开展垃圾分类的活动需要查阅那些相关内容?2.提问:到哪里找文献资料?人群、机构、印刷品、电子信息、图书馆。3.运用文献查阅法尝试收集相关资料(1)明确查找内容对课题提出一系列的疑问,然后分析这些疑问与课题的关系,以确定要解决疑问所需的资料。完成需要的信息列表。(2)选择查找途径文献资料的查找可以有多种途径,其中主要

8、是查阅印刷品和电子信息。三、处理文献资料要从收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资料,去掉重复、过时的资料。课型二:选题课该课型操作程序建议如下:一、 导入图片,激趣谈题通过课件,呈现美丽广州和垃圾成堆的反差图片,激发讨论:这么多的生活垃圾,你看了后想到什么呢? 二、主题确定,激趣探讨 1.确定主题:垃圾分类2.介绍“广州垃圾分类一日游”的活动。3.通过课件了解社区、家庭垃圾分类的现状。4.了解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给这次活动起一个名称,定下大主题。三、互动讨论,提出探究问题1.准备从哪些方面探究垃圾分类?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探究的内容应定得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适合于我们的年龄特点,操作起来更方便

9、。更有价值。3.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提问,用“脑图”汇总,组织讨论,选出认为值得探究的感兴趣研究的3-4个问题,写在问题卡片上。(组长统筹,进行筛选认为值得探究的,或者与别的组不一样的)贴到黑板上。四、归纳筛选,确立子课题1.筛选和归纳方法:(1)整合相同的问题(2)去掉不符合选题原则的问题2.运用“树状结构”法进行筛选和归类确定活动的小主题。3.准确表述小主题( )的调查 ( )的研究 ( )的思考 ( )的现状分析 ( )的探究 五、确立分组1.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探究小组2.推选组长3.拟定小队的队名。4.制定小组口号六、拓展延伸简单评价,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学习过程和收获。课后延伸,与家

10、长交流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初步规划小组实践活动。四、教学建议(一)课时建议1.两种课型均需要2个课时来完成。文献查阅课要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通过文献查阅收集和整理垃圾分类的资料。选题课的第二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小主题形成活动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讨论,确定想研究的问题。2.本阶段课型的实用对象宜为小学高年级以上。(二)教学策略与注意事项1.查阅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1)要想清楚在研究过程中缺少哪些背景资料,在哪些方面有疑惑,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查找。 (2)掌握查找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准确迅速地找到相关内容。(3)阅读文献资料应先浏览,后精读,获得总体印象后再仔细

11、阅读重点部分。(4)阅读资料时,要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切忌只动脑,不动手,以为自己什么都记住了。(5)要尽量搜集新的文献,因为新的文献比旧的文献资料更新,更全面、更可靠。(6)要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因为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要相对更高些。(7)搜集资料时,不但要搜集观点一致的材料,也要学会搜集观点不一致的资料,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析。2、小学阶段的选题课教学,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实施的。活动主题的产生,基于学生的问题,需要教师细心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筛选问题,提炼主题。选题课的设计与实施,要关注选题课型的设计目标、设计要素、操作程序等方面。3、预设在选题课生成的小主题(1)

12、家庭生活垃圾数量及分类情况(2)社区生活垃圾数量及分类情况(3)做好垃圾分类的方法及策略(4)国外垃圾分类的情况(5)生活垃圾变废为宝DIY(6)垃圾分类用品改良 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小主题进行分组时,动手制作类应该全班一起参与,充分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五、参考资料:(一)文献查阅参考网站:1.http:/ (一)认知目标: 1.明确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格式,学会围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设计各子课题活动方案。2.了解开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开题的一般程序。 (二)能力目标:1.能从活动的实施时间、地点、人员分工、内容、过程等方面设计活动方案,并讨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掌握方

13、案各栏目的设计要求,能准确、完整填写各栏目。3.能根据建议,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三)情意目标: 1.通过学写子课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前先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增强活动的计划性。2.在活动中学会合理地利用自己和他人的优势。3.体验开题的一般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提问及答辩的技能,并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学习表格式“蜗牛小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样例。 2.四个小组设计各自子课题的活动方案。 3.从方案的实施时间、地点、人员分工、内容、活动过程等方面讨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4.按照课题开题的一般程序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的开题会。 5.各组汇报各子课题的活动方案。 6.学习答辩的简单技巧,各组成员进行现场答辩。 7.各组修改、完善活动方案。三、 课型设计: 本阶段适用的课型是方案设计课与开题课。先进行方案设计课,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方案设计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对主题活动进行全面、具体的设计规划。再进行开题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以答辩的形式商讨方案各栏目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方案。 课型一 方案设计课 该课型的操作程序建议如下: 一、回顾导入,明晰重点1.回顾前期选题阶段活动情况。2.呈现有方案设计与没有方案设计的两个不同活动,通过效果对比,明确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