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98191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制度1、 产科设专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专门培训,掌握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及技术,经考试合格,持有“预防接种上岗资格证”上岗。2、 按要求保管好疫苗,在有效期内使用,每天测冰箱内的温度并有记录。3、 认真三查七对,核对疫苗名称、查验批号和有效期。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带口罩、帽子、做好手卫生防止医源性感染,5、 注射前准备足够的注射器和疫苗,充分摇匀液体,操作规范,药量准确、部位准确、途径正确。6、 严格掌握接种适应症,对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预防接种人员应对受种者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7、 接种后观察3

2、0分钟,认真填写乙肝、卡介苗记录本,不得漏项。8、 对接种发生反应的,要及时上报院感染科和区疾控防治中心。9、 每日室内有空气消毒并有记录。新生儿预防接种制度 产房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预防接种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对医院产房提出以下要求:一、 每月25日前报下月用卡介苗、乙肝疫苗计划,一周内由盐湖区 疾控中心取回备用。二、 产房建立乙肝疫苗和注射器材,领取登记制度,乙肝疫苗有损耗 也必须登记清楚,损耗数只能控制在100支少于5支。三、 产房接生后承担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同时填疫苗转诊单上下两联,一联留产房随后领取疫苗,一联转诊单给病人交所在管辖内的医院办接种本

3、,打以后免疫接种。四、 乙肝疫苗接种器材一律使用统一配发的0.5mlCDC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工作人员使用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时,应检查注射器包装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得使用包装破坏或已超过有效期产品。完成接种后,不必把针头帽套回针头,应直接将使用过的自毁型注射器放入安全盒内集中处理,在统一配发安全盒前,接种单位自己准备一个安全盒。五、产房使用过的自毁型注射器应登记清回收数,新生儿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管理制度一、 我国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规定设有产科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承担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间称乙肝疫苗)及卡介苗预防接种服务,并告知儿童监护人,

4、儿童出生1月后到当地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以后的预防接种。二、 接种人员必须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所规定的资质,并经严 格业务培训方可从事接种工作。三、 乙肝疫苗、卡介苗必须按照疫苗说明书所规定温度进行保管有专 人负责,冰箱定期测试并记录。四、 新生儿出生后无禁忌症者24小时之内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五、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要求进行,并使用 一次性注射器。六、 接种前必须做到核对品名,有效期限,安瓶有无破痕,一切无误 方可使用,卡介苗打开经半小时未用完者应抛弃七、 及时准确完成(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转移单)填 写并存根备查新生儿预防接种查对制度。1、

5、 妇产科医生开医嘱,预防接种人员严格按照接种规范要求,向受 种者监护人做好接种前告知。2、 注射前严格进行三查一问一观察才,(即:查对疫苗名称、剂量和 失效期,查对受种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查对受种者健康 状况,询问疾病史,观察接种后是否出现接种反应)。3、取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4、注射时,如受种者家属提出疑问应及时,解释后方可执行。新生儿接种两苗注意事项一、 首针乙肝和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1、 乙肝接种,出生24小时内必须完成首针乙肝接种,接种部位是右 手臂三角肌,注射方法是肌内注射,1人份/支,接种剂量是0.5ml。 (洗完澡再打),如果新生儿母亲是乙肝阳性,新生儿需要打

6、乙肝 免疫球蛋白,就开处方(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自行备药,可以打 大腿外侧或左臂三角肌,肌内注射,1人份/支,接种剂量是100IU。2、 卡介苗接种,新生儿体重必须满2.5kg才能接种卡介苗,不满者 满月后再去防保科补打。打卡介苗的接种部位是左手臂三角肌外 缘,注射方法是皮内注射,5人份/支(用稀释水0.5ml稀释), 接种剂量是0.1ml,能打出一个豆大的皮丘为好(注意一般情况 下,是抽取0.2ml来注射,免得打的过程中药水流失,未能打到 一个皮丘)。剩下的药水放置于冰箱,等待下一个接种,半小时内 用完,超过时间可以废弃。接种后3周左右,接种部位会出现红 肿,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

7、疱破溃后,脓汁排出, 经过1-2 周才结痂,愈合后可留有圆形瘢痕。这是属于正常现象, 可以告知家长这些接种后的反应,免得不必要的担心,洗澡的时 候要注意别碰到水,免得不必要的发炎。二、接种后注意事项 接种完毕,必须把接种记录做好,按照儿童保健手册上面项目要求对号入座,填写齐全;需接种免疫球蛋白的可以备注写到旁边,记录完后,就交代家属持保健手册到防保科办公室办理建卡手续,发放预防接种证。三、冰箱温度登记注意事项 冰箱存放疫苗冷藏标准温度是28之间,冷冻温度记录是零下2628.每天值班护士必须注意监测冰箱温度,一天记录两次,分别是上午、下午,记录间隔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并做好签字。产科接种人员的职

8、责 一、 产科接种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医院感 染和差错事故。 二、 接种时要做好查对工作查生物制品、查姓名、查应接种疫苗名 称、质量、剂量等。 三、由专人负责新生儿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疫苗出入库、数字统 计报告工作每月定期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四、 接种前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如发现有接种禁忌症要暂缓 接种并及时告知家长以后接种疫苗的办法。 五、 执行“接种告知与家长签字”制度务必告知家长接种何种疫苗 预防何种疾病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及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和注 意事项等。接种时使用接种转移卡并将接种信息填写完整。六、 实施安全接种。接种要使用质量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实施一人一苗一注射器接种后应密切观察30分钟防止出现异常情况 接种时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记录并上报区疾控中心。 七、 接种后及时告知婴儿家长乙肝疫苗第二针接种时间及儿童预防 接种证办理事宜。 八、加强冷链管理开展冷链温度监测做好记录保证冷链质量。 九、资料保存。要妥善保存报表、接种等相关资料以备核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