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扣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81917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分扣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案例《分扣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案例《分扣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案例《分扣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案例《分扣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分扣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分扣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巧设趣点 激趣乐学 一年级数学分扣子教学案例【活动背景】分扣子一课是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4-6页综合实践的内容。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后来学习简朴记录的基本。分扣子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原则给扣子分类,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性、抽象出多种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顿数据的能力;在分类的基本上比较交流,培养初步的观测、比较、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现;在摸索、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时,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在回忆、整顿、交流的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措施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片段1】谜语趣导谈话导入:同窗们,我们刚结束了一种单元的计算学习,人们是不是觉得有一点枯燥?生:是。教师,难道你要和我们玩游戏?师:同窗们真聪颖!这两节课教师决定让人们轻松轻松,我们来玩一玩数学游戏,看看数学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我们先来猜一种有趣的谜语。(学生拍手叫好太好了!)随之,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种谜语:兄弟几种人,各进一道门。哪个进错门,出来笑死人。 (打一服饰用品)师: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吗?生:(兴致高昂地回答)是扣子。教师(竖起大拇指):同窗们太棒了!这样快猜出是扣子。师

3、再激趣:人们想一想,如果穿衣服的时候把扣子扣错了,出门之后是不是被人笑话呀?生:(哄堂大笑)是!是!师也随之哈哈大笑。那今天教师就和同窗们一起到扣子的世界里探究数学的奥秘。【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最佳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自身具有内在的爱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愉悦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好奇、爱好、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积极地获取知识。教师运用谜语趣导,为丰盈的课堂做好了前期准备,在课堂这个师生同乐的舞台上,精致化的教学设计,是学生激情澎拜,以情促知,以知引情,情知共生,为后

4、续学习做好铺垫,体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片段2】巧问趣答、师问:请同窗们回忆一下,在哪见过扣子?你见过哪些类型的扣子?想好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学生想后小组交流。3、指生交流。生1:我在衣服上见过扣子,商场里也有瞧,我们班许多同窗穿的衣服上都缝上扣子。生2:我懂得扣子有塑料的,有金属的,尚有布做的例如六一节那天,我看到长南音同窗穿的旗袍上有布做的扣子。我的同桌乐乐衣服上的扣子就是金属的,你们看!生3:我见过的扣子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有心形的教师,您的衣服上缝的扣子就是心形的。生4:扣子有不同的颜色,有黑色的、红色的、蓝色的、粉色的,有金色的、有银色的。生:有的扣子有2个眼,有的扣子

5、有4个眼。师:太棒了!你的眼睛太锐利了!看来同窗们平时都非常留意观测事物,这习惯非常好,继续保持哦!用你们锐利的眼睛观测更多有趣的事物!随后出示课本主题图课件扣子的图片,学生观测理解。【设计意图】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的爱好,是实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学也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教师精心设计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爱好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巧提一种问题:“在哪见过扣子?”从知识的多向联系出发,使学生由此联系到生活,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有起有伏,有声有色,使学生对生活知识、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爱好,才干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同

6、步,课堂上,李教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这巧妙的问题充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片段3】动手趣学1、看一看,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观测,并说一说:这些扣子有什么不同?生:观测后交流:有正方形的,有圆形的;有2个眼,也有个眼的。师:如何才干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均有哪些类型的扣子呢?生:分一分就懂得了。、议一议讨论:如何分扣子才干更清晰,跟你的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全班交流不同的分类原则。3、分一分小组合伙:取出课前准备的第一包扣子,选择喜欢的措施动手分一分。出示活动规定:(1)小组同窗先商量选择一种喜欢的措施,拟定按什么原则分,然后合伙一起动

7、手分一分。分完后,组内互相说一说是如何分的。(2)观测分的成果,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巡视指引,注意发现学生中不同的分类措施。4、说一说小组报告:请小组两个同窗在黑板上演示分扣子的过程,一人解说,一人动手分扣子。教师记录分扣子的过程:板书:形状扣眼的个数扣眼的个数形状想一想:为什么都是分同一堆扣子,人们分出的成果却不同?生答:由于人们分的原则不同样。小结:同窗们说得真好!看来分类是要根据原则来分的,分的原则不同成果就不同。师:引导学生观测刚刚两名板演同窗按两种不同的原则分类的成果,并引导思考:人们看看自己分类的成果,你觉得还能继续分下去吗?与同伴交流,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学生思考后全班报告:生1:

8、教师,我懂得了,按形状分类之后,还可以再按扣眼数分,再把眼和2眼的分开,该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动手操作。生:我也懂得了,按扣眼数分类之后,还可以再按形状分,再把正方形的和圆形的分开,该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第二次分类,分完后再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师:(予以鼓励)你有新的想法,真是了不起!师用课件出示第二次的成果,分别指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什么原则分的,如何分?小结:按照“形状扣眼的个数”分类和按照“扣眼的个数形状”的顺序进行分类,成果同样。回归课本,让学生看一看教材上淘气和笑笑的做法,再次回忆分类过程【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枯燥,如果单凭教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

9、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而通过多种感官,充足运用直观教学的多种手段,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教师让学生经历实际动手操作的全过程,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动手分一分,动口说一说,让学生用动促思,以思促言,达到学以致用,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昂,在这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测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轻松愉悦地摸索、体验、领略新知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此来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体现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性,求得课堂教学轻松快乐,生动有趣,学生尽情品尝成功的喜悦。【片段4】学具趣引课前,按照教学需要,教师给每小组学生准备了

10、两包扣子。(在出示课件课本主题图扣子的图片,学生观测后)教师请学生各自拿出1号袋扣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分一分。学生取出1号袋扣子,动手分一分。(在想一想2环节中)师:请同窗们拿出教师为你们准备的2号袋扣子,按照不同原则分下面的扣子,始终分下去,成果同样吗?分分看。生:取出2号袋扣子,动手分一分。【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小朋友的学习活动中,爱好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一种小朋友的注意力水平是她能否学习好和心智发展快慢的最基本条件。有了学习爱好,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就高;没有学习爱好,学习效率就不高。以这一理论为指引,李教师在设计“分一分”诸多时,为学生准备学具

11、,并创设了两次动手分扣子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引导学生充足运用直观学具进行操作,以动促思,学生在操作摸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爱好,同步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片段】评价激趣师:同窗们,这节课还玩吗?生1:太好玩了!师:较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说一说这节课自己的体现怎么样?(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体现还是不成熟,大部分生说不出自己的体现如何)生:沉默一下。师:出示课件,在这次活动中,我的体现是:能找到合适的分类措施 ;能积极参与分类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顿

12、时,学生的眼睛一亮)生:哇,奖笑脸啊!师:同窗们,按照这三个评价规定给自己打分,体现最佳奖给自己三个笑脸,体现一般奖给自己两个笑脸,体现不太积极只能奖给自己一种笑脸哦。目前请同窗们回忆刚刚的体现,再给自己打分。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措施、感受三个方面梳理自己的收获。学生认真起来,立即自我反思,随后兴致勃勃地给自己打分。师巡视。(许多同窗打三个,有的打两个,个别的打一种)小结:今天,同窗们的收获真不少。生活中我们有诸多地方要用到分类,回家后,请同窗们用你学会的分类措施,动手把自己的书桌整顿一下。【设计意图】俗语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由此可知,一句话对人的情感起着重要作用。其一,教

13、师在课堂上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适采用表扬鼓励的语言,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亲切感。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性语言的评价,如“太棒了!”“你的眼睛太锐利了!”“这习惯非常好”“ 说得真好!”“你有新的想法,真了不起!”“真聪颖!”等,这些鼓励性的语言不仅给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并且能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学习的成功,饱受成功的喜悦,从此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爱好。课末,教师还安排了“自我评价”栏目,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对本次实践活动体现进行全面的总结与评价。李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设计了“能找到合适的分类措施”“ 能积极参与分类活动”“在活动中能

14、积极思考”三个指标,重要对学生活动中分类措施、参与积极性、与否积极思考进行评价,体现了对于这个活动中学生体现的重要关注点。不管学生给自己的体现打多少分,但她们懂得是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的,这样教学,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了“成功生趣再成功” 的良性循环。事实证明:好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产生爱好的原动力。【教学反思】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爱好。”爱好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是协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在教学课堂教学中,要实行素质教育,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当适时、合适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层层推动,激发学习爱好。爱好一旦激发起来,学生就乐学,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承当,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整节课巧设趣点,学生乐学,教学效果非常好。本文于9月荣获山西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