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真题测试专题4第8讲解析版人民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98173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真题测试专题4第8讲解析版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真题测试专题4第8讲解析版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真题测试专题4第8讲解析版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真题测试专题4第8讲解析版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真题测试专题4第8讲解析版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真题测试专题4第8讲解析版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真题测试专题4第8讲解析版人民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真题+测试) 专题4 第8讲(解析版)人民版1(2011高考山东文综卷)“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解析:选A。本题材料提供了雅典的司法审判程序,让考生了解了古雅典的民主运作方式。B、C、D三项的说法都太绝对,因为这一司法审判程序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民主,它还具有一定的民主内涵,但它不能保证案件判决的公正公平,它虽然对

2、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也不能说它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2(2011高考浙江文综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BC D解析:选C。老子希望社会退步到“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雅典民主政治的前提就是小国寡民,故符合题意。屈原的“美政”理想是政治改革的目标,不是社会状况。罗马法的基础是十二铜表法,与小国寡民无关,故不符合题意。3(2011高考广东文综卷)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

3、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解析:选B。题目实际要求回答雅典“不民主”的表现,奴隶不是自由民,没有任何“民主权利”可言,因此,B项正确。A、D两项都是雅典民主的表现,C项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消极影响,不是“不民主”的表现。4(2011高考上海卷)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解析:选D。本题考查纪年方法。“公元前509年”按“世纪”纪年应为“公元前6世纪末”,D项正确。5

4、(2010高考天津文综卷)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解析:选D。平民在雅典是一个政治概念,不是一个经济阶层,指没有政治特权的公民,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平民中的新兴工商业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2010高考江苏卷)“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

5、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看,依据罗马法,法官审理案件,必须依据法律条文,公民向法官提出申请,法官才能受理,这说明罗马法非常注重法律程序。7(2010高考福建文综卷)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解析:选C。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内部的关系,C项正确,D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不适用于奴隶,A项错误;“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是万民法,B项错误。8(2010高考上海卷)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

6、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实于自己呢?”问题:(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3)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解析:本题通过苏格拉底案考查雅典的民主制度,既有对公民的理解,又有对民主制度的评价。答案:(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2)或40岁雅典男性公民。(3)苏格拉底最终被

7、判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9(2011高考天津文综卷)(节选)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解析:“男人就是城邦”是说男性公民是城邦的主人。结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回答。答案: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一、选择题1(2012绵阳模拟)某中学历史课在进行“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的研究性学习

8、时,下列材料能够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古希腊地图爱琴海地区贸易图雅典城邦居民的构成刻有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A BC D解析:选A。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包括地理因素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体制,陶片放逐属于民主政治的内容,而不是原因,因此答案为A。2古希腊城邦主要分布在爱琴海沿岸(下图),城邦大部分背靠大山,面向大海,这直接有利于()A希腊农业的发展 B希腊民主制的普遍建立C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 D希腊各城邦走向统一的趋势解析:选C。希腊多山,不利于农业的发展,A项错误;民主制普遍建立是其客观影响,B项错误;背靠大山有利于军事上的防守,不利于希腊国家的统一,D项错误。运用排除法可知答案为C项。3梭伦

9、改革为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其措施有()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十个部落区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实行陶片放逐法A BC D解析:选C。和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即可。4下列描绘雅典的图片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权力机关此时的雅典男女在政治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雅典民主是部分人的民主,具有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的基础A BC D解析:选A。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是:在古代雅典只有男性能参加公民大会,女性不能参加,故正确,不能从图中直接看出。5(2012徐州模拟)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用10个地

10、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A BC D解析:选B。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是克利斯提尼改革对民主政治所作的贡献。6在某个雅典人家庭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此外还有一名成年男奴隶和一名成年女奴隶。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这个家庭最多能有几人去参加()A1人 B2人C3人 D4人解析:选A。奴隶、妇女、未成年男子没有公民权,因此只有男主人可以去参加公民大会。7(2012黄冈模拟)“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

11、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这段材料表明古希腊民主是()直接的民主原始的民主实行轮流执政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A BC D解析:选A。从“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可看出古希腊民主是直接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享有民主权力的只有男性公民。从“抽签方法、轮流执行”可看出古希腊实行轮流执政,也体现了其民主是原始的,落后的。8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是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到来的

12、重要标志B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D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解析:选C。“陶片放逐法”并不是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只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当然,其有利也有弊;B、D两项并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9(2012新余模拟)公元前452年至公元前451年,罗马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B保障了平民利益,适应了罗马帝国巩固统治的需要C有章可循,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D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解析:选C。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的意义。十二

13、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的结果,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使罗马法律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故答案为C。10某中学进行“3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解析:选C。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地区区别已经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

14、民的法律。A、B、D三项场景均有可能出现。奴隶没有公民权,不能成为原告或者被告,C项符合题意。11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因为法律没有规定,这种法律应该是()A自然法 B公民法C万民法 D习惯法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特点。通过题意可知,此时法律缺乏灵活与变通,只注重形式,由此可见,此法律应是公民法。1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解析:选C。“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体现了法律至上。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雅典在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 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材料2:梭伦组建民众法庭,将贵族法庭的大多数职权转归民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