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申报林下经济项目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81638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申报林下经济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申报林下经济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申报林下经济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申报林下经济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申报林下经济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申报林下经济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申报林下经济项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申报林下经济项目关于申报林下经济发展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的报告为了促进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确实带动江州区林农积极投入林下经济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现结合江州区实际情况,要求申报林下经济发展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建设。一、基本情况江州区地处广西西南部,居左江中游。2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崇左县设立江州区,201*年8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江州区辖7镇2乡和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总面积2951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蔗500万吨左右,产糖70万吨左右。201*年江州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

2、配收入159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25元。江州区以甘蔗为主要经济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江州区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拥有西南地区特有的石山灌木林业资源,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加大对石山灌木林地的封山育林工作力度,对崇左市打造生态旅游强市起到了关键作用,辖区内的风景名胜区景点多达十多处,公路、河流两岸的石山及灌木成为崇左市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之一,同时开发有白头叶猴生态景区、石林景区、桃花岛景区等诸多以石山灌木为资源的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林业资源生态利用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最新的森林资源规划调查结果(201*年二类调查结果),江州区共有林业用地面积207万亩,其中

3、集体林地面积1649万亩。在1649万亩集体林地中,公益林地面积1176万亩,商品林地473万亩。二、林下经济发展思路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将林下经济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林改办的重要议事内容,以一把手亲自抓,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搞好林下经济的发展。2、学习和培育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设立产业协会,召开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等,长期学习和交流林下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技术,努力扩展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出一批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发展思路。3、加大技术培训,提高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把实用技术送到林间地头。紧紧围绕林下经济,积极大胆引进推广适宜江州的林间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同时举

4、办专题培训班,组织林农外出参观学习,扩大视野,全面提高发展林下经济的能力和水平。4、抓好示范,鼓励龙头产业。一是继续抓各乡镇的示范点建设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发展林下养殖养羊0.9万头(180万元)、养鸡鸭鹅5万羽(90万元)、养兔0.9万只(15万元)、养蜂300箱(15万元)、养龟鳖0.5万只(15万元)。发展林下种植:沙仁0.1万亩(40万元)、竹笋0.1万亩(40万元)。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培植重点龙头企业,并在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争取资金发展森林旅游改造开发黑水河旅游景区(500万元)、驮卢桃花岛景区(500万元)、板利自然保护区景区(500万元)、崇左石景林景区(500

5、万元)、陇力猕猴自然保护景区(500万元)。发展林产品加工改造2个松香厂(100万元)、2个柠檬桉油加工点(60万元)。三是经过发展示范,预计产值达到1500万元。带动江州区25万户农户关心林下经济,涉及林下经济发展的林农1000人以上,涉及林下经济发展的林农人均林下经济纯收入预计达到201*元以上。5、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6、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也需要进行详细的科学规划,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6、,与畜牧发展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不能走政治工程、形式工程的错误路子,宁可不发展也不能盲目发展,在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上,我们缺乏经验和相关人才,通过争取上级的支持和指导从而开展规划工作。7、建设服务体系、合力推动。发展林下经济需要各部门合作、优势互补、协调服务、形成合力。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出台相关政策搞好资金服务。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大银行信贷。设立林权产业管理中心等,推动林产市场体系的形成,促进产销市场。三、申报重点发展示范项目江州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本着发展示范带动全面的做法,江州区现申报3

7、个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和1个林下经济示范企业。详细情况见附表。江州区林改办二0一二年一月十一日扩展阅读林下经济他利用灌木林放养,在鸡舍周围摆放水槽。由于林下养殖示范点远离村庄,病菌不易入山;土鸡实行放养,食用昆虫,吸收了昆虫的营养成分增强了抗病能力,示范点未发现疫病。林下养殖真正实现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林下经济是一项新生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阴优势,进行立体复合种养,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实现农、林、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发展。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有林菌、林草、林药、林禽等多种形式。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

8、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子。针对林业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河南省新乡市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在退耕后续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发展四大林下经济,并形成了四大模式,有效巩固了工程建设成果。为把林下闲置的土地高效利用起来,开辟林农增收渠道,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先后出台关于新乡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催生了一批种植、养殖企业,形成了四大林下经济模式。模式一原阳县林下种植香菇木耳模式。祝楼乡胡堂庄村以锯末和棉籽壳为主要原料,建香菇大棚300多座,年利润180多万元,解决周边农村

9、社会闲散劳动力400多人就业。原武镇南关村以锯末、玉米芯和稻糠等为主要原料,种植木耳200多万袋,面积100余亩,年利润超过200万元,解决了300多人就业。模式二长垣县林下养鹅模式。依托长远公司、正昊公司、昌达公司,全县发展林下养鹅面积4000多亩,鹅存栏量30万只,每年可为社会提供成品鹅20万只、鹅蛋700万枚,每年林下养鹅产值超过201*万元。林下养鹅75天80天即可出栏,每只鹅纯收入10元15元,效益相当可观。模式三辉县市林药间作模式。辉县林下种植柴胡、黄姜、金银花等中药材3200余亩,每亩年收入1500元左右。模式四延津县林草间作模式。全县种植紫花苜蓿草近2600亩,每年可收割4茬,

10、每亩可收获鲜草近3吨,折合干草1吨以上,每吨售价800元左右,扣除投资,每亩每年可获净利润1000元。通过实施林草间作实现了生态建设和保护优先,促进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目前,新乡市已发展林菌、林禽、林药等林下经济4万余亩,年创经济效益4270万元,加快了林业产业化进程。郑州林业产业充分挖掘森林资源潜力,坚持走“林农主体”之路,因地制宜,采用“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农民增收,激活了郑州林下经济。模式一公司+基地+农户的“林菌模式”荥阳市林下立体开发食用菌是典型的“公司+基地+农户”即龙头企业

11、带动农户模式。由项目示范区带动辐射广大林区农户种植,形成规模,公司负责提供菌种,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以及销售和精深加工,并创立品牌,走产业化道路。公司河南省农源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彤瑞实业有限公司。并聘请中科院刘长席院士为技术总指导,中国农业大学刘光博士为生物制品产中研究应用,华中科技大学童中泽教授为后处理物资供应,国家农业部农业设施工程研究院供应现代化成套配备设施。基地在刘河镇官顶村实施示范工程,由河南省彤瑞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农源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进行“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服务。第一期示范工程选在刘河镇官顶村201*年退耕还林的泡桐下,种植规模24万平方米。5月装料生产,6

12、月出菇;第二期示范工程6月开始,年前出茹,年产鲜菇将达180吨。经辐射推广,到201*年将发展到1万亩。农户经过培训的菇农,能熟练掌握食用菌的装袋、采摘等技术,在庭院、空闲隙地均可种植。投资小,产出高,深受群众欢迎。效益选择适宜林下栽培,并耐高温,能在高温季节正常出菇的香菇品种“夏菇一号”。每亩三个种植期16000袋,每袋料出菇2-3斤,每亩产量36万斤,每斤2元,产值达72万元,利润达2万元以上。到201*年产值可达72亿元,利润达2亿元。模式二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林药模式”五指岭是嵩山山脉的一部分,昼夜温差大,气候湿润,所产金银花花絮大、色泽艳,油润芳香,消暑解毒,口感清爽,生化指标十分理

13、想,尤其是绿原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医疗保健功效。是登封市唐庄的名优特产。为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地综合效益。唐庄乡选用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寿命长、萌发率高、枝条能攀附、生长迅速,既有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金银花与核桃套种,营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金银花花期长,49月份都是花期,花开时节形成天然的花卉带,富有地方自然景观特色,对提升嵩山旅游品位效果明显。金银花栽植12年即可见效,采收期限长达3040年之久,按3年以上亩产金银花150公斤计算,亩产值可达6000900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201*年,唐庄乡林下套种金银花300亩,201*年集中连片发展300亩。达到600余亩。年

14、产值可达360540万元。并且进行统一田间管理、技术指导以及后期采摘、销售和深加工。模式三集约经营、林下养猪的“林牧模式”中牟县普源养殖场位于三官庙乡耿家村,面积60亩,107速生杨林下建有4个养殖大棚,养猪量1500头,年出栏量5000头,年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纯收入250万元。林下养猪可以圈养,也可放养,定期在林下放养不但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不易生病,而且林下杂草可供猪食用,节约养殖成本,同时,猪的粪便也为林地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肥料,加快林木生长,缩短采伐周期,增加了林木经济效益。下一步,该场将在201*亩杨树林扩大养殖规模,采用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从而带领全村村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15、模式四生态绿色养殖的“林禽模式”登封市大冶镇周山村1400余人,耕地、荒山7500亩。为改变群众生活条件,大冶镇政府于201*年12月成立了河南省级香山森林公园。201*年4月,周山村在瓜沟和大煤窑沟200亩刺槐、杨树林下养殖大雁1万只、土鸡2万只,产品销往湖北、湖南。通过生态绿色养殖,既节约了林木病虫害防治成本,又促进了林木生长,效益可观。201*年,把园区划分为12个区域,每区域200亩,共2400亩,每区域养殖大雁、土鸡2万只,共计24万只。同时,按照高产、高效、立体发展林业思路,在林区开发农家乐餐饮业,为人们提供观、休闲、饮食、娱乐场所。项目实施后,可覆盖周边群众4000户,年产值达2400万元。登封市方远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登封市君召乡范堂村,该公司负责人杜春贤201*年承包林地360亩,树种主要是杨树、梨树、核桃,投资1200万元,建造厂房和整理林地、圈围墙。当年9月,开始林下放养土鸡1万只。201*年3月,成品鸡开始销往伊川、洛阳等地,当年创收24万元。201*年11月,被郑州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命名为市级龙头企业。201*年放养土鸡2万只,其中准备放养绿壳蛋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