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复习——运动和力专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98145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复习——运动和力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复习——运动和力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复习——运动和力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复习——运动和力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复习——运动和力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复习——运动和力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复习——运动和力专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系列之运动和力复习一、 机械运动知识框架考点一 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a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a1.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A.飞奔的猎豹 B.放在桌面上的书 C.慢慢爬行的蜗牛 D.站在上升扶梯的人 2.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考点二 速度和平均速度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a知道速度的概念 a知道速度的单位 a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c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3.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2)速度计算公式:v=s/t ,变形s= ,t= 。单位:m/s或者km/h,1m/s= km/h4. 下列运动物体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匀速通过拱桥的汽车 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C.地球绕太阳匀速转动 D.在空中匀速盘旋的飞机 5.对于公式v=s/t,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反比B.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运动的时间成反比C.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

3、与运动时间成正比D.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下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C.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7.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

4、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8.某同学记录自己乘坐的小汽车在平直公里上匀速行驶时,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数据见下表:路程/米0406080100时间/秒046810(1)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2)根据图像确定小汽车运动7秒时,通过的路程是_米.(3)该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_. 7. 前年,我市在安定路西环与养路公区路段间安装了“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

5、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1)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2)若用“传统测速法”,该车在两个监测点 (填超速或不超速),简要说明“区间测速”法比“传统测速”法更科学、更合理的理由。8.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国内已普及.专家提示:汽车轮胎内的气压(胎压)会影响刹车距离.为确保安全,需经常检查胎压.某汽车技术员为了研究胎压对

6、刹车距离的影响,用同一汽车在晴天和雨天环境下,在车速为60km/h刹车.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1)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得出在两种环境下胎压对刹车距离的影响是 二、 力知识结构考点三 力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的作用的特点: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 B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C金鱼因鰾充气而上浮 D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 知道力的单位 a单位:表述力的作用效果 bIII1. 下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地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2. A.撑杆被运动员拉弯 B.拦网改变排球运动方向C.踢出的足球能继续飞行 D.蹬车在公路上急

7、驰 2. 以下所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B.放在不太光滑的滑梯上的木块匀速直线下滑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3. 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 )A.惯性的大小 B.运动的方向C.受到重力的大小 D.受到力的个数说明重力的概念 b知道重力的方向 a方向:4.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应用重力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c公式:G= 5.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

8、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次数质量m/kg重力G/N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10.981009.821.461509.931.962009.8A.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格),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小明处理数据时,绘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象(如图),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C.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D.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 说明摩擦力的概念 b方向: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III6.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

9、列哪个因素的关系()A. 接触面压力大小 B.接触面积大小C.物体的运动速度 D.接触面粗糙程度7.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说明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b增大摩擦:减小摩擦:7. 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给车轴加润滑油 B.自行车脚踏板上有花纹C.给木箱装上轮子 D.磁悬浮

10、列车悬浮行驶知道弹力的概念 a 概念:关系: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c8.几位同学用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试臂力,如图所示,大家都不甘示弱,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此时()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9.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1)该实验中,小明

11、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考点二 力的测量和图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b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使用方法:1)“看”:2)“调”:3)“拉”:4)“读”:10.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C.未使用时挂钩、指针、弹簧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11.描述力的三要素 a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b11.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A.大小

12、有关 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12.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点有关C、力的方向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三、力和运动的关系知识结构考点五 二力平衡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 b概念: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 b条件: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现象 c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c1.如下图所示的“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 F1 和丙对乙的作用力 F2 的大小关系是( )A. F1 小于 F2B. F1 等于 F2C. F1 大于 F2D.无法比较2.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不受摩擦力B、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和动能也随之增大C、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那么木块将向左倾倒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