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原理第6章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981330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成型原理第6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材料成型原理第6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材料成型原理第6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材料成型原理第6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材料成型原理第6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成型原理第6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型原理第6章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材料成型原理第6章答案1.焊接和铸造过程中的气体来源于何处?它们是如何产生的?1.焊接和铸造过程中的气体来源于何处?它们是如何产生的?答:焊接区内的气体:焊条药皮、焊剂、焊芯的造气剂,高价氧化物及有机物的分解气体,母材坡口的油污、油漆、铁锈、水分,空气中的气体、水分,保护气体及其杂质气体铸造过程中的气体:熔炼过程,气体主要来自各种炉料、炉气、炉衬、工具、熔剂及周围气氛

2、中的水分、氮、氧、氢、CO2、CO、SO2和有机物燃烧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来自铸型中的气体主要是型砂中的水分。浇注过程,浇包未烘干,铸型浇注系统设计不当,铸型透气性差,浇注速度控制不当,型腔内的气体不能及时排除等,都会使气体进入液态金属。2.气体是如何溶解到金属中的?电弧焊条件下,氮和氢的溶解过程一样吗?答:气体溶解到金属中分四个阶段:(1)气体分子向金属-气体界面上运动;(2)气体被金属表面吸附;(3)气体分子在金属表面上分解为原子;(4)原子穿过金属表面层向金属内部扩散。电弧焊条件下,氮和氢的溶解过程不一样,氢在高温时分解度较大,电弧温度下可完全分解为原子氢,其溶解过程为分解吸附溶入。在电

3、弧气氛中,氮以分子形式存在,其溶解过程为吸附分解溶入。3.哪些因素影响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其影响因素如何?答: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与压力,温度,合金成分等因素有关:(1)当温度一定时,双原子的溶解度与其分压的平方根成正比(2)当压力一定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决定于溶解反应类型,气体溶解过程为吸热反应时,H为正值,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金属吸收气体为放热反应时,H为负值,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3)合金成分对溶解度的影响:液态金属中加入能提高气体含量的合金元素,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若加入的合金元素能与气体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即氮、氢、氧化合物),则可降低气体的溶解度。此外,合金元素还能改

4、变金属表面膜的性质及金属蒸气压,从而影响气体的溶解度。(4)电流极性的影响:直流正接时,熔滴处于阴极,阳离子将向熔滴表面运动,由于熔滴温度高,比表面积大,故熔滴中将溶解大量的氢或氮;直流反接时,阳离子仍向阴极运动,但此时阴极已是温度较低的溶池,故氢或氮的溶解量要少。(5)焊接区气氛性质的影响:气体分子或原子受激后溶解速度加快;电弧气氛中的阳离子N+或H+可直接在阴极溶解;在氧化性电弧气氛中形成的NO,遇到温度较低的液态金属时可分解为N和O,而N能迅速溶入金属。4.电弧焊时,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是否服从平方根定律?为什么?答:当温度一定时,双原子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分压的平方根成正比,这一规律称为平

5、方根定律,但是电弧焊时,金属液体的温度是变化的,所以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不服从平方根定律。5.CO2、H2O和空气在高温下对金属的氧化性哪个大?答:在液态铁存在的温度,空气对金属的氧化性是最大的,而H2O气的氧化性比CO2小。6.控制铸件或焊缝氮含量的重要措施是什么?答:a限制气体的来源氮主要来源于空气,控制氮的首要措施是加强对金属的保护,防止空气与金属接触。b控制工艺参数金属中氮的含量与工艺参数密切相关。应尽量采用短弧焊。焊接电流增加时,熔滴过渡频率增加,气体与熔滴作用时间缩短,焊缝中氮含量减少。此外,焊接方法、熔滴过渡特性、电流种类等也有一定的影响。c冶金处理采用冶金方法对液态金属进行脱氮

6、除气处理,是降低金属中气体含量的有效方法。液态金属中加入Ti、Al和稀土等对氮有较大亲和力的元素,可形成不溶于液态金属的稳定氮化物而进入溶渣,从而减少金属的氮含量。7.氮、氢、氧对金属的质量有何影响?答:a使材料脆化钢材中氮、氢或氧的含量增加时,其塑性和韧性都将下降,尤其是低温韧性下降更为严重。b形成气孔氮和氢均能使金属产生气孔。液态金属在高温时可以溶解大量的氮或氢,而在凝固时氮或氢的溶解度突然下降,这时过饱和的氮或氢以气泡的形式从液态金属中向外逸出。当液态金属的凝固速度大于气泡的逸出速度时,就会形成气孔。c产生冷裂纹冷裂纹是金属冷却到较低温度下产生的一种裂纹,其危害性很大。氢是促使产生冷裂纹

7、的主要因素之一。d引起氧化和飞溅氧可使钢中有益的合金元素烧损,导致金属性能下降;焊接时若溶滴中含有较多的氧和碳,则反应生成的CO气体因受热膨胀会使熔滴爆炸,造成飞溅,影响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此外应当指出,焊接材料具有氧化性并不都是有害的,有时故意在焊接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以减少焊缝的氢含量,改善电弧的特性,获得必要的熔渣物化性能。8.如何控制铸件或焊缝氢的含量?答:控制铸件或焊缝氢的含量的措施有:a限制气体的来源:氢主要来源于水分,包括原材料本身含有的水分、材料表面吸附的水分以及铁锈或氧化膜中的结晶水、化合水等。此外材料内的碳氢化合物和材料表面的油污等也是氢的重要来源。因此原材料使用前均应

8、进行烘干、去油、除锈等处理;炉膛、除钢槽、浇包等均应充分干燥。b控制工艺参数:应尽量采用短弧焊,控制液态金属的保温时间、浇注方式、冷却速度,或调整焊接工艺参数,控制熔池存在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金属中氢的含量。3冶金处理采用冶金方法对液态金属进行脱氮、脱氧、脱氢等除气处理,是降低金属中气体含量的有效方法。在金属冶炼过程中,常常通过加入固态或气态除气剂进行除氢。9比较熔焊与熔炼过程中熔渣作用的异同点。熔渣对于焊接、合金熔炼的积极作用主要有机械保护作用,冶金处理作用和改善成形工艺性能作用。在焊接、合金熔炼过程中,熔渣对液态金属的机械保护方面的作用是相同的,熔渣比重轻于液态金属高温下浮

9、在液体表面,避免液态金属中合金元素氧化烧结,防止气相中氮氢氧硫溶入,减少液态金属散热损失。而在熔焊过程中,熔池凝固后,熔渣凝固形成渣壳,覆盖在焊缝上,还可继续保护处在高温下焊缝金属免疫空气的有害作用。在熔渣的冶金处理作用方面,熔焊过程和合金熔炼过程中,均可利用熔渣与液态金属之间发生物化发应,去除金属中有害杂质,如脱氧、脱硫、脱磷,去氢等,熔渣还可以起到吸附或溶解液态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作用。而在熔焊过程,还可以通过熔渣向熔缝中过度合金。在熔焊过程中,熔渣还有改善焊缝成形性的作用,适当熔渣对电弧引燃,稳定燃烧,减少飞溅,改善脱渣性能及焊接外观成形等焊接工艺有利10由熔渣的离子理论可知,液态碱性中自

10、由氧离子的浓度远高于酸性渣,这是否意味着碱性渣的氧化性要比酸性渣更强?为什么?答:不一定比酸性渣强。因为离子理论把液态熔渣中自由氧离子的浓度定义为碱度。渣中自由氧离子的浓度越大,其碱度就越大,虽然液态碱性渣中自由氧离子的浓度远大于酸性渣,但是它不一定与熔渣中的某些物质反应,进而不能体现出其具有氧化性,而酸性渣则可以,熔渣的氧化性通常是用渣中含有最不稳定的氧化物FeO的高低及该氧化物在熔渣中的活度来衡量的。11本章介绍了熔渣的哪些物理性能?这些性能与熔渣的组成或碱度有什么联系?答:1)主要介绍了熔渣的凝固温度和密度,熔渣的粘度,熔渣的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及性能。2)熔渣的凝固温度和密度主要取决于熔

11、渣的成分,以一定比例构成的复合渣可使凝固温度大大降低,一般保持熔渣熔点低于金属熔点100200摄氏度,熔渣的粘度与它的化学成分有关,含SiO2多的渣粘度大,含TiO2多的熔渣粘度小,熔渣表面张力主要取决与熔渣组元间化学键键能,酸性渣一般为共价键,表面张力小,碱性渣多为离子键,表面张力大,碱度大,表面张力大。12熔渣的物理性能对熔焊质量有什么影响?答:1)熔渣的熔点过高,在金属熔炼和熔焊的过程中,将不能均匀覆盖在液态金属表面,保护效果差,还会影响焊缝外观成型,产生气孔和夹杂,一般熔渣熔点低于焊件熔点100200摄氏度。2)熔渣密度影响熔渣与液态金属间的相对位置与相对速度,要保证熔渣与金属密度接近

12、防止形成夹杂。3)熔渣的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好,扩散越容易对冶金反应进行有利,焊接工艺要求出发,焊接熔渣粘度不能过小,否则容易流失,影响熔池在全位置焊时的成形和保护。4)熔渣的表面张力与液态金属间界面张力对于冶金过程动力学及液态金属中熔渣等杂质相的排出有重要影响。它还影响到熔渣对液态金属的覆盖性能,并由此影响隔离保护效果及焊缝外观成型。13为什么Feo在碱性渣中活度系数比在酸性渣中大?这是否说明碱性渣的氧化性高于酸性渣?为什么?答:1)渣中SiO2、TiO2等酸性氧化物较少,Feo大部分以自由态存在,即Feo在渣中活度系数比在酸性渣中大。2)但这并不能说明碱性渣的氧化性大于酸性渣3)虽然碱性渣中

13、FeO的活度系数大,但碱性渣中FEO的含量并不高,因此碱性渣对液态金属的氧话性比酸性渣小14冶炼与熔焊过程中熔渣的氧化性强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答;熔渣氧化性强,渣中的FeO更易向金属中扩散,使液态金属中增氧,熔炼液态金属增氧容易侵蚀炉衬,焊缝中增氧可能产生气孔等缺陷。15采用碱性焊条施焊时,为什么要求严格清理去焊件坡口表面的铁锈和氧化皮,而用酸性焊条施焊或maxCO2焊时对焊前清理的要求相对较低?答:这种现象可以用熔渣的分子理论来解释。碱性渣中SiO2、TiO2等酸性氧化物较少,FeO大部分以自由状态存在,即FeO在渣中的活度系数大,因而容易向金属中扩散,使液态金属中增氧。所以在碱性焊条药皮

14、中一般不加入含FeO的物质,并要求焊接时严格清除在焊件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铁锈,否则将使焊缝增氧并可能产生气孔等的缺陷。而在酸性渣中,SiO2、TiO2等的酸性氧化物较多,它们能与FeO形成复杂的化合物(如FeO、SiO2),使自由的FeO减少,故在熔渣中FeO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扩散到金属中的氧较少,CO2焊采用Mn,Si沉淀脱氧,CO2焊脱氢能力强,所以用酸性焊条施焊或CO2焊时对焊前清理的要求相对较低。16.有人说:“焊接过程中熔渣对液态金属的氧化反应比熔炼过程剧烈,但反应程度不如熔炼时彻底。”你认为这句话对吗?请说明原因。答:这句话是对的。因为熔焊时由于熔渣在高温状态下的存在时间短暂,因此扩散氧化程度一般远不能达到平衡状态,而熔炼过程中的扩散氧化进行的较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