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98087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总论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民法总论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民法总论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民法总论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民法总论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法总论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总论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民法总论(302010053)期末考试试题(A卷)考试对象:本科 2012级法学实验班一、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8小题,计24分)15岁的甲与51岁的乙系忘年交,两人有共同的书画爱好。甲有一幅赵孟的书 法真迹,乙鉴赏后赞不绝口,遂提出以自己一幅八大山人的国画作交换,甲应允, 但未征得甲的法定代理人丙的同意。在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前提下,回答 下列问题:(1)设,双方均已履行完毕。(1-1)整个交易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实施的法律行为数量是()。A. 1项B. 2项C. 3项D. 4项(1-2)以下各项行为,属于法律行为中的处分行为的是()。A. 甲将书法的占有

2、移转于乙B. 甲将书法所有权移转于乙C. 乙将国画的占有移转于甲D. 乙将国画所有权移转于甲(2)设,双方履行完毕的次日,丙获悉实情,对甲乙之间的交易表示反对。(2-1 )关于丙的反对所生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丙的反对使甲乙之间原本有效的互易合同变得无效B. 丙的反对使甲乙之间原本效力待定的互易合同变得无效C. 丙的反对不影响乙取得书法所有权D. 丙的反对不影响甲取得国画所有权(2-2)丙表示反对后,以甲的名义要求乙返还书法,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丙有权要求乙返还书法,请求权基础是所有权返还请求权B. 丙有权要求乙返还书法,请求权基础是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C. 丙无权要求乙返还

3、书法,因为丙不是书法的原所有权人D. 丙无权要求乙返还书法,因为移转书法所有权系处分行为,基于分离原则与抽象原则,处分行为效力不受负担行为影响(2-3)以下关于国画所有权移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国画所有权未移转,因为丙对交易表示反对B. 国画所有权已移转于甲,因为这是一项处分行为,基于分离原则与抽象原则, 处分行为效力不受负担行为影响C. 国画所有权已移转于甲,因为处分国画所有权的行为是乙的单方行为,不需 要对方当事人的同意D. 国画所有权已移转于甲,因为甲之获得国画所有权系纯获利益的行为,不需 要丙的同意(2-4)丙表示反对后,乙要求返还国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乙单独向甲作

4、出要求返还的意思表示即可生效,而不必令丙知悉B. 乙单独向丙作出要求返还的意思表示即可生效,而不必令甲知悉C. 乙要求返还的请求权基础是所有权返还请求权D. 乙要求返还的请求权基础是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3)设,互易合同订立次日,丙获悉实情,对互易合同表示同意,随即出门而 去。两天后,丙回到家中,告知甲遇到高价买主,却发现甲乙在自己离家期间已 将合同履行完毕,颇为不悦,遂对双方的履行行为表示反对。(3-1)丙表示反对后,同时授意甲要求乙返还书法,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甲无权主张返还,因为之前丙已对买卖合同表示同意,移转书法所有权行为 有效B. 甲无权主张返还,因为丙想将书法卖与出价高的第三

5、人,有违诚信,反对无 效C. 甲有权主张返还,请求权基础是所有权返还请求权D. 甲有权主张返还,请求权基础是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3-2)关于互易合同之履行,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如果甲移转书法所有权的行为无效(有效),那么,乙移转国画所有权的行为 亦无效(有效),因为这两项行为同为合同履行行为,效力一致B. 如果甲有权要求返还书法所有权,即意味着,甲不再负有合同的履行义务C. 即使甲有权要求返还书法所有权,在返还后,乙仍然有权要求甲履行合同D. 互易合同因为丙之后的反对而变得无效,甲乙均无履行义务二、法条分析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计36分)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第1句与第2句:“没有

6、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 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 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法第48条第1款:“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 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 行为人承担责任。”合同法第49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 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根据上述规定,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1. 无代理权所实施的法律行为在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认之前,处于何种效力状态? 如何理解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第1句所称“民事责任”

7、?2. 对于未经追认的无权代理行为,若无权代理人善意不知自己无代理权,承担 何种责任?若无权代理人明知自己无代理权,又承担何种责任?3. 若无权代理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且该限制行为能力人充任代理人未获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第三人是否有权请求该限制行为能力人承担责任?若已获法定代 理人同意,第三人是否有权请求该限制行为能力人承担责任?4. 若第三人明知代理人无代理权,是否有权请求无权代理人承担责任?此时无 权代理人的善意与否对于第三人的请求权是否构成影响?5. 若第三人善意不知代理人无代理权,是否因满足合同法第49条“相对人 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之要件而适用合同法第49条?6. 在构成表见代

8、理的情况下,相对人是否有权放弃合同法第49条的保护, 而主张在无权代理的脉络下依民法通则第66条与合同法第48条之规定 请求无权代理人承担责任?换言之,表见代理的相对人是否有权在被代理人与无 权代理人之间选择请求权相对人?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小题,计40分)1. 民法通则在传统“法律行为”概念的基础上创造了“民事法律行为”之术 语,作出这一概念创造系基于何等考虑?此等考虑是否有说服力?2. 私法自治要求当事人法律地位不得在自己意志未介入的情况下被改变,但形 成权的行使却可依行为人单方意志改变对方的法律地位,结合具体的形成权类型 说明其正当性何在?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法学院实

9、验班民法总论课试题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1. C 1-2. BD 2-1. BD 2-2. A 2-3. D 2-4. BD 3-1. C 3-2. C二、法条分析题1. 无代理权所实施的法律行为在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认之前,处于何种效力状态? 如何理解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第1句所称“民事责任”?参考答案:(1)效力待定(效力未定、未决的无效)。理由:无论民法通则第66条还 是合同法第48条均显示,无权代理人所实施的法律行为,其有效性系于被 代理人的追认,即意味着,在被代理人是否追认未予确定之前,该法律行为效力 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既非有效、亦非无效,称效力待定。【如果能进一步答出 以下效

10、力配置的规范理由,予以加分:基于自治理念,除非得到相应授权,否则 每个人都只能处理自己的法律事务,未经授权而处理他人事务之行为必须为法律 所禁止。但该类行为所直接冒犯的,非强制性的公共秩序,毋宁是同为私人的第 三人利益。行为人经授权而处理他人事务时,事务被处理之第三人其实是借助同 意而成为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处理他人事务之不当既然得由事先同意(授权)补 正,自无一概禁止事后追认之理,因此,在未经授权情形,法律行为效力交由事 务被处理之第三人判断并无不妥。第三人自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决定是否认可 未经授权行为之效果,而不必由法律越俎代庖,强令无效。】(2)此处所谓“民事责任”,当解释为“法律效果”

11、。理由:依概念的通常用 法,仅在违反义务或侵害权利时,才产生“民事责任”一一民法通则第6章 所规定之“民事责任”可资佐证,而代理行为作为法律行为,以根据当事人意志 发生相应法律效果为内容,并不直接指向“民事责任”。2. 对于未经追认的无权代理行为,若无权代理人善意不知自己无代理权,承担 何种责任?若无权代理人明知自己无代理权,又承担何种责任?参考答案:善意无权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信赖利益(消极利益)赔偿责任,恶意 无权代理人则负有履行义务或承担履行利益(积极利益)赔偿责任。理由:我国 实证法虽未区分无权代理人的善意与否分别作出规范,但对于第三人的保护程度, 应与代理人之善意与否相关,法律解释时应

12、作漏洞填补。详言之,善意无权代理 人(即不知自己欠缺代理权之人)所承担的责任,当较之明知自己无代理权之恶 意代理人为轻。这意味着,恶意代理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应仅限于信赖利益赔 偿,否则,无法体现恶意与善意无权代理人的区别对待。再者,若代理人明知自 己无代理权而实施代理行为,当可推断,代理人甘于自冒无法得到追认之风险, 令其承担相当于被代理人之责任,殊无不妥。据此,第三人享有选择权:或者请 求代理人履行,或者请求代理人赔偿因不履行而产生的损害(履行利益损害)。 代理人可能对于自己欠缺代理权并不知情,例如,授权人系精神病患者或未得到 法定代理人同意之限制行为能力人,代理人将其误作完全行为能力人而

13、与第三人 实施代理行为,此时,令代理人承担明知无代理权之责任,显然有失公允。因此, 当代理人不知代理权之欠缺而实施代理行为时,责任关系比照基于错误而撤销法 律行为情形,仅生信赖利益损害赔偿责任。该责任亦不以过错为要,唯其赔偿额 度不得超过履行利益。3. 若无权代理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且该限制行为能力人充任代理人未获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第三人是否有权请求该限制行为能力人承担责任?若已获法定代 理人同意,第三人是否有权请求该限制行为能力人承担责任?参考答案:限制行为能力人未获法定代理人同意而充任无权代理人时,第三人无 权请求该限制行为能力人承担责任;若已获法定代理人同意,则有权请求。理由: 我实证

14、法未对限制行为能力人充任意定代理人问题作出规定,故亦须进行漏洞填 补。在规范意旨上,代理人的行为属于中性行为,虽对代理人无利益,但亦不致 产生损害,故法律不必禁止。然而,一旦允许限制行为能力人进入代理领域,以 一般的无权代理规则,可能因为欠缺代理权而遭受不利,基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保 护优先于交易安全保护之原则,第三人的请求权将被排除。限制行为能力人充任 代理人获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又另当别论,因为此时限制行为能力人已处于法定代 理人的保护之下。4. 若第三人明知代理人无代理权,是否有权请求无权代理人承担责任?此时无 权代理人的善意与否对于第三人的请求权是否构成影响?参考答案:明知无代理权的第三人无权

15、请求无权代理人承担责任;无权代理人的 善意与否不生影响。理由:法律所保护者,仅是第三人的善意信赖。因此,若第 三人明知或因重大过失而不知代理人无代理权仍与之实施代理行为,该自涉风险 行为即不值得保护。第三人除对被代理人享有催告权外,既不得撤回其意思表示, 在被代理人拒绝追认时,亦不得请求代理人承担责任。【能进而作以下回答者, 予以加分:对于第三人明知,民法通则第66条第4款规定:“第三人知道行 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 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此处规定偏离了规范重心。对于 第三人明知的无权代理,首要解决的是代理行为效力以及第三人是

16、否根据该代理 行为享有请求权之问题。代理人与第三人须对被代理人承担责任乃至连带责任情 形,反倒通常已逸出代理法领域,而进入侵权法领域,例如,第三人明知无代理 权而受让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处分之物,被代理人就其所有权损害,得以侵权 为由请求代理人与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但将第三人与行为人并列的规范方式, 可间接表明第三人对于行为人(代理人)无请求权。】5. 若第三人善意不知代理人无代理权,是否因满足合同法第49条“相对人 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之要件而适用合同法第49条?参考答案:并不当然满足“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要件,未必导 致合同法第49条之适用。理由:第三人善意不知代理人无代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