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中的其它重要部分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980178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报表中的其它重要部分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会计报表中的其它重要部分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会计报表中的其它重要部分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会计报表中的其它重要部分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会计报表中的其它重要部分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报表中的其它重要部分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报表中的其它重要部分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WOR文档,可编辑】1)利润表2)存货的核算3)折旧与摊销4)坏账准备的核算1)利润表从开始到现在,我们都把销售收入或费用成本直接地加减到所有者权益中的利 润里,但现实中因为利润的重要性,会计中有些科目和利润报表是特别为它而制订的。利润企业的财富企业的财富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借方贷方会计科目一共有5类!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资产类 比如: 现金银行存款负债类比如:短期借款应付帐款所有者权益类比如:实收资本本期利润t本期利润表 借贷产品销售收入X产品销售成本X产品销售费用X管理费用X财务费用收入XX营业外支出收入XX所得税%X净利润或亏损XX金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资产负债表

2、丄口 、人 损益类 本期利润表成本类产品销售成本中国外资企业的会计报表的格式有很大一 部分是根据美国会计而来的。资产类: 现金 应收帐款 等等 负债类: 短期贷款 应付帐款 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本期利润 损益类: 产品销售收 产品销售成本 成本类: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2) 存货的核算 存货的含义和范围: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资产类: 现金应收帐款负债: 短期, 应付 所有: 实收- 本期;i类:贷款帐款者权益类:资本利润此类科目是专为计算企业;本期利润而设的。此类科目是专为计算产品丿成本而设的。o前三类的科目可以叫做资产负债表科目。 因为这三类所 有的科目都在资产负债表上。存货,是指企业为保

3、证其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而持有的各种商品和货物 工业企业中,存货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等 商业企业中,存货则主要包括各种用于销售的商品及非商品类的材料物资等。 存货的计价: 存货应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其中包括:买价、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费等等5种核算方法1- 个别辨认法如果可以确认存货的属性的话,就可以确定存货的价值。这个方法主要用于可以辨认的商品及货物,比如一些大型机器。但是如果不能辨2-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按照存货收发的顺序,假定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并按此流转程 序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例:某企业A材料有关资料如下:9月1日:结余500公斤,单位成本公斤,总成本 210

4、0元。9月5日:购入12000公斤,单位成本公斤,总成本 54000元。9月10日:领用8000公斤。9月15日:购入10000公斤,单位成本为公斤,总成本49000元。9月25日:领用11800公斤。按照先进先出法,9月10日领用的材料,其实际成本确定如下:(500 X + (7500 X = 35850 元即假定月初结存500公斤先领用,其余7500公斤属于9月5日购入。类似地,9 月25日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4500 X + (7300 X = 56020 元3-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月末根据月初结存及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和数量,平均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5、: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 +本月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承前例,按照加权平均法,可计算如下:全月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100+54000+49000500+12000+10000=105100/22500= 元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8000+11800)X= 92466元4-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指存货每收入一次即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实际成本,每次领用都按重新计算的平均实际成本确定发出存货成本。计算公式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前结存实际成本 +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

6、入存货前结存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每次领用或发出存货前实际成本=本次领用或发出存货实际成本X最近一次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按前例,9月5日的移动加权平均实际单位成本为:2100+54000= 56100= 元500+12000125009月10日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8000 X = 35904 元9月15日购入10000公斤后,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即变为:20196+49000= 元4500+100009月25日领用11800公斤的实际成本则为:11800X = 56310 元5- 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正好与先进先出相反,它假定后收入的存货先发出,其成本流转按此假 定顺序进行。这种方法在物价变

7、动条件下,能较好地实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保证 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部分抵消物价上涨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按前例,我们可确定后进先出法下 9月10日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8000 X = 36000 元同样地,9月25日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可确定为:(10000 X + (1800 X = 57100 元9月10日9月25日总额先进先出法35850 元56020元91870元后进先出法36000 元57100元93100元加权平均法37360元55106元92466元移动平均法35904元56310元92214元93100 - 91870 = 1230,1230 X 33% = 405 (

8、所得税)先进先出法要多付 405的所得税。这里还有个税收问题,在涨价的情况下,后进先出法能暂时少付税!虽然发出的材料的实际成本高,但是留在仓库里的材料的实际成本却低了。按前例:先进先出法 月底存货2700 X = 13230后进先出法 月底存货500 X + 2200 X = 12000所以,只要有一天你的供应商断货,那么你必须起用所有的货物(材料),包括 那些最“老”的。比如说,按前例:10月份供应商断货,企业没有在进货而只用了剩下的2700公斤材料先进先出法 实际成本2700 X = 13230后进先出法 实际成本500 X +2200X = 12000= 1230,1230X 33%=

9、405 (所得税)后进先出法 要多付 405的所得税。3)折旧与摊销为什么要有折旧和摊销?-由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的投资金额比较高的原因,折旧和摊销 可以把这笔费用分摊到以后几年中。-每年折旧和摊销是算在当年的费用里,但其实这并不代表一项真正的现金流 出,我们可以把折旧和摊销当作每年累积下的、为今后更新资产(固定资产) 而准备的钱。-由于资产的陈旧和贬值。固定资产的特点: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较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 机械、运输工具和其它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等。无形资产的特点:i无形资产具备如下三个特征:1- 没有物质实体2- 能使企业长期(超过一年)

10、受益3- 所代表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i无形资产有: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着作权、场地使用权和商誉等。其它资产:其它资产包括:开办费、筹建期间汇兑损失和递延支出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折 旧,应当采用直线法计算,如需要采用其它方法计算折旧,可以 提出申请,经有 关部门批准后使用。记帐方法:i每月底,在准备报表时 在固定资产的科目里设有“累积折旧”i记帐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累积折旧1-直线法: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年限固定资产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

11、/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注意:残值应当不低于原价的10%另外所有的固定资产都有税法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 例如:某企业有一辆汽车,原价Y 70000,最低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Y 7000 机器年折旧率=1-10%= 18%机器最低使用年限:5年次年初折余价值年折旧额累计折旧额年末折余价值123452-工作量法:这是根据固定资产在全部使用年限中的预计工作量,先计算出单位工作量应计提的 折旧额,然后根据各期工作量求出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的方法。固定资产的“工作 量”,可按不同的量度计算,如汽车的行驶里程(行驶里程法)、机器生产的产品 产量(产量法)以及机器工作小时(工作时数法)单位工作量

12、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估计残值预计总工作量各期折旧额=单位工作量应计折旧额x该期实际工作量例如:某企业有大型运输卡车一部,原价Y 200000,预计全部行驶里程为400000公里, 预计残额Y 20000。该车今年8月共行驶5000公里。8月份的应计折旧额可计算如 下:单位工作量应计提的折旧额=200000 X 90%400 000= 8月份应计提折旧额 =5000 X = 2250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就是用直线折旧率的两倍, 去乘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折 于价值,以计算一定期间应计折旧额。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例如:某企业有一辆机动车,原价Y 70000元,使用期限为

13、5年,预计 残值为7000元,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年应提折旧额的计算步骤 如下:1) 计算直线折旧率直线折旧率二1X 100%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50 X 100 = 20%2) 将直线折旧率乘以2, 2X 20% = 40%以此作为 计算年折旧额的固定折旧率3) 将上述固定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帐面净值, 得各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各年折旧额的计算如下表所示年次年初折余价值年固定折 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 额17000040%280002800024200040%168004480032520040%108005560041440040%57606136058640164063000第五年

14、的折旧额是以第五年的年初折余价值减去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 得出的,这样便可以保证计提的折旧额不高于应提的折旧额。4-年数总和法也是加速折旧法。计算方法:第i年的折旧率=N-K = 2(N-K)1+2+ +N N(N+1)”=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K=至第i年年初止固定资产已提折旧年限然后:第i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估计残值)X 第i年的 折旧率按前例:第1年的折旧率=5-0=2(5-0) =%1+2+3+4+55(5+1)第2年的折旧率=5-1=2(5-1 ) =%1+2+3+4+55(5+1)第3年的折旧率=5-2=2(5-2) =20%1+2+3+4+55(5+1)第4年的折旧率=5-3= 2(5-3) =%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