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建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97984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17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建立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建立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建立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建立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建立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建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建立(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建立 一、内部公众关系内部公众,是指组织本身的成员,他们与组织有着直接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组织内开展公共关系的主要工作对象。它包括职工关系、股东关系。4 L1 E# o) C, % (一)职工关系一个社会组织的职工关系或员工关系,是本组织的内部公众,它包括该组织内的全部人事关系,含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意思。这里考察的职工关系是指企业的职工关系。(1)职工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的起点。职工关系是企业内部最重要的公共关系,企业内部一切公共关系工作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是因为:物业管理概述:第一,职工处在企业生产经营的物业管理概述:第一线,是

2、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提供者。企业的一切方针、政策、计划、措施、发展目标,必须首先得到全体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贯彻执行付诸实现。职工是企业存在、发展和充满活力的基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是企业内求团结的首要对象。物业管理概述:第二,职工处在企业对外公共关系的物业管理概述:第一线,是企业与外部公众接触的触角。企业许多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是从他们一言一行中开始的。由于不少职工每时每刻都在与顾客、客户打交道,他们的言行举止、诚意和风格都不同程度地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即使生产线上的工人,如果在业余时间里的各种场合,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企业唱反调,揭短处,表现出与企业格格不入的离心离德状态,无疑都会损坏企业在外界

3、的形象。 因此,企业的公共关系,首先必须做好内部公众的公共关系工作,建立良好的职工关系,团结和依靠本企业职工,充分发挥他们在公共关系前沿的良好作用,使每位职工都自觉成为本企业有形或无形的公共关系人员。不能单纯认为企业的公共关系工作是专职公关人员的事,否则会使公关人员陷于孤军作战的境地,严重妨碍企业公关工作的开展。+ d& - H8 y; a: O(2)良好职工关系的目标和意义。良好的或理想的职工关系,应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领导者(管理者)和被领导者(被管理者)之间要相互信任。真实的信息在组织内能上下左右*地流动。职工中每一个人都有相对满意的地位和参加管理的权力。组织内部可连续有效地工作,没

4、有冲突。健康优美的环境。组织取得成功。组织有美好乐观的发展远景。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上述目标会受到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可能一时全面实现,但是开展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或理想的职工关系,力争实现上述目标,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良好的职工关系是企业内部最重要的公共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企业开展卓有成效的外部公共关系的重要保证。建立良好的职工关系,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物业管理概述:第一,良好的职工关系必然形成企业内部安定、团结、合作的生产经营环境,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物业管理概述:第二,它有利于企业领导集思广益,制定正确的决策,带领和组织广大职工去

5、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物业管理概述:第三,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职工参加企业*管理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人翁精神。物业管理概述:第四,它有利于开展职工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推广生产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产品的竞争力。物业管理概述:第五,它有利于职工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重视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良好的职工关系使广大职工爱厂如家,以主人翁态度从事各项工作,人人珍惜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素质,使企业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G# # E! Z: e -. * j g7 O3 k, |8 V! F(3)怎样建立良好的职工关系。

6、良好的职工关系,最终表现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要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工作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开展内部公共关系工作依赖于有效的内部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要充分利用信息的双向沟通和情感交流促成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紧张的人际关系往往造*们之间的隔阂、争斗和内耗,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首先应加强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纵向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交流的形式有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两种。上下级之间平等交往,互相通气,领导的意图和职工的要求达到和谐的统一,上下一心,办事顺利。其次应加强企业内部人员横向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职

7、工之间消除误会,团结合作;管理人员之间协调职能,互相支持,领导成员之间彼此体谅,贯彻政策。再次应加强企业内部整体交叉式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企业成员,不论上级下属,都能跳出自己的“生活圈”,以普通百姓身份加强与企业各界人员的交往,和睦相处,能者为师,必然造成充满活力,富于朝气的清新良好气氛。这样一来,各种摩擦和多方扯皮的现象少了或没了,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气氛多了或浓了,从而形成了企业内部的“人和”环境。 从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两方面关心职工。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关心职工的物质利益,是建立良好的职工关系的物质基础。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在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企业应使职工工资、奖金和福利

8、待遇逐步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和脱离劳动差别的人为收入悬殊,又要根据劳动差别和贡献大小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使职工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还应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使职工在劳动和工作中有安全、整洁舒适和安静的感觉。国外研究资料表明,职工工作能力的60%可以通过物质利益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发挥出来,而余下40%的潜在工作能力,只有依靠精神鼓励才能充分激发出来。因此,对职工进行精神鼓励显得特别重要。精神鼓励的特点在于,引导职工通过工作本身来认识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乐趣,培养职工对工作和企业的责任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满足职工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提高职工的精神

9、境界。协调好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在企业中一般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是以感情为纽带以共同利益的追求为目的而自发聚合形成的组织。公关人员要善于与非正式组织打交道,协调好正式组织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是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因为“意见领袖”在非正式组织中有号召力、有影响力,要发挥他们的作用,利用他们的长处。二要避免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因为如果处理不当,非正式组织会产生对立情绪,甚至转化为对抗关系造成损失。三要注意防止企业内部小道消息的蔓延。因为小道消息的传播会涣散人心,影响团结。- N9 f+ G) ( Q) D6 N 加强和坚持*思想教育。加强和坚持对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与

10、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工作是一致的。从企业的特点出发,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应具有层次性。基础层次的*思想教育着重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心,使职工愿与企业同心同德,为企业拼搏进取,这是办好一个企业的根本。高一层次的*思想教育,是对职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全局利益,把爱国家、爱企业和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最高层次的*思想教育,是对职工进行*主义信念和*主义人生观、道德观教育,提高职工的*主义觉悟。 , O, w4 l. I& # 8 A0 L(二)股东关系(1)股东关系是企业内部重要的公共关系。股东为企业的投资者,股东关系是指与

11、投资者的种种关系,亦称“金融公共关系”或“财务公共关系”。股东关系在国外是一种很常见的公共关系,是股份公司所特有的一种企业内部公共关系。股东很少参与或全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生活经营活动,但他们具有一定的权力,如选举董事会,制订公司的规章制度,批准或否决董事会的有关决议等。物业管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股东关系获得迅速发展。由于股东关系涉及企业的“权源”和“财源”,特别是在当代资本国际化、社会化和分散化的趋势中,它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甚至决定一个企业命运。所以,处理与股东的关系也就成为企业的重要公共关系。 (2)建立良好的股东关系。建立良好的股东关系,其目的主要是加强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信息沟

12、通,提高企业的信誉度、知名度、可靠性和发展能力,争取现有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对本企业的了解、信任和支持,创造更加有利的投资环境和通力合作的融洽气氛,稳定已有的股东队伍,吸收更多更新的投资者,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的财源。股东公共关系中的公众对象一般有三类:一是人数众多的持有一定股权的股东,他们分散在社会上,不直接经营,但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状况。二是董事会,其成员占有股份较多,由股东选出,作为决策机构。企业的经理部门作为执行机构与董事会要密切合作,充分协调,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三是专业的金融*专家,如证券分析家,股票经纪人,投资银行家,金融新闻人员等,他们对广大股票持有者和投资者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影响

13、力。股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单纯是“投资分利”的关系。企业应把股东作为“自家人”,增强其“主人意识”,做到与企业共荣共享,共进共退,休戚相关。股东本身可能是最大的主顾、最知己的顾客群或同舟共济的推销伙伴,应鼓励和吸引他们参与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活动,利用他们广泛的社会关系来扩大产品的销售网络。良好的股东关系不仅保证和稳定企业财源,而且还可能意外地开辟新的市场。 企业的公关人员,应通过各种具体形式及时、准确、充分地向股东通报投资信息和投资效益的分析。如通过金融*界提供投资资料;通过股东公关刊物和股东大会公布经营状况和年度盈亏报告;通过举行信息发布会和各类座谈会,展示企业发展远景和投资前景分析等;或组

14、织股东或同业专家参观企业。总之,通过各种有效的公关活动,建立起良好的股东关系。(3)我国出现的股东关系。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不仅出现了许多中外合资企业,而且一些企业还试行股份制,还有不少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实行横向联合采取联营方式,有的还向社会和本企业发行“股票”集资等等,股东关系也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成为企业管理和企业公关的新课题。股东关系目前在我国还属于雏形阶段,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股东关系,但处理好股东关系,也就成为股份企业公共关系的一项重要职责。股份企业的公关工作人员首先要正确评价入股行为,鼓励股东积极入股,同时要及时通报企业经营情况,取得股东的理

15、解和支持,要鼓励股东为企业经营决策献计献策,要宣传和发动股东自觉地成为一位良好的公关人员,为企业的发展积极主动地开展公关活动。( F4 : W I! J* r7 w二、外部公众关系(一)外部公众关系的重要性& i9 J. i& z. $ u) h 外部公众是指一个组织内部公众之外的其他各种社会公众。任何一个组织在社会中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而必须与其他各种组织相互依赖、互存互荣地联系在一起。一个组织能否正确地处理它的外部公众关系,不仅是衡量其素质的基本标准之一,也是组织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组织外部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与其外部公众建立经常性的密切联系,了解和掌握外部公众的动态、意见和要求,同时也将本组织的活动及时、主动地让外部公众知晓。组织与外部公众都必须调整各自的活动,彼此相适应。开展外部公共关系工作的目的,在于促进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协调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消除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制订正确的决策,为本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t8 Q4 T2 Cd% (二)几种主要的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