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培训项目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97877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培训项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各类培训项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各类培训项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各类培训项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各类培训项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类培训项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培训项目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项目方案格式:仅供参考,视具培训项目的名称一、培训目标(培训的具体目的,要达到什么效果,形成什么影响等等) 二、培训内容(列出将要开展的培训项目内容,具体到细节) 三、培训对象(针对哪些知识层面人员的培训) 四、培训形式 (具体开展培训的方式,如面授、实验实践等等)五、培训费用(具体的培训费用,标明是否包含教材费等其它费用在内之类)六、培训进度和学时安排(详细的培训时间表,计划,学时的分配) 七、培训考核及发证有无考核、考核形式、计算考核结果的方式、培训结果的表现形式MM、等等) 八、培训要求(对参与培训的学员及指导的教师的要求,对培训目的、过程等等方 面的要求) 九、食宿安排(吃、住的地

2、点及安排,若培训项目中涉及到食宿,则要详细说明食 宿安排的办法、费用情况、标准等等方面,若不涉及食宿,则无需此 项)附范本1:蓬山小学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专题培训方案 附范本2:“十一五”时期林甸县第四中学教师培训方案 附范本3:日照市实验中学教师培训方案附范本4:德城区 2007 年度“大培训”工作方案 附范本5: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附范本6:浙江树人大学后勤集团(公司)职工培训范本 1:蓬山小学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专题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了解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和内容;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掌握 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中常用的评价方法

3、; 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思路;理解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教师观念 与行为的变化。二、培训内容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专题培训分为三部分。1、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是本专题培训主要教学用书,县集中培训以此 教材为主。县集中培训 15学时。2、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为学习教材,“浙江教师研修网”教师素质提 升工程各学科培训资料及配合这门课程制作的网络课程为其他补充材料,学科教 研组集训与自训结合,校集训 14学时,自训自练 18 学时。三、培训对象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所有在职教师都应按要求参加培训。四、培训形式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实验教师的引领作用,以教研月活动为依托,围绕“学 习、实践、反思、积累”的

4、主线,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 活动。要避免或减少单向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在保证重点专题讲座质量的基础上, 加大参训教师参与讨论的机会和时间。以现场观察、观看录像、教材分析为基础, 强调体验与反思。通过上课、说课、专家点评、小组交流等形式,切实提高教师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其课堂教学的质量。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素质的提升不是单靠几个规 定的课时培训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它还需要一个由理论到操作的实践过程,需要 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逐渐走向自主的建构过程。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结合 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

5、读书笔记, 进一步转变观念,同时,要加强实践的操作,指导全体教师建立有特色的“个人博客网”,并在使用中不断加以研究改进。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学习 与研讨的能力。五、培训进度和学时安排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专题培训任务于 2007年 3月2007 年 7月完成 校本培训共计14 学时、14 学分,教师个人自训共计 18 学时、6 学分。具体培训安排如下:序号培训内容学时学分时间形式主持人1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第一章2207年3月集训某某某2集体备课 活动暨课 堂教学评价各教研组成员完成备课22/3自训某某某各教研组开展备课交流22集训观摩上课,互动评价33集训第二次上课,观摩评价33集训3新

6、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第二章1-3节3107年4月自训4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第二章4-6节31自训5各学科论文评比22集训某某某6各教研组网络案例观看与评价2207年5月集训7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第二章7-9节31自训8浙江研修网各学科培训资料3107年6月至7月自训9复习考试内容22/3自训10撰写培训心得体会22/3自训六、培训考核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全员培训为全省从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重点 课程之一。是由省教育厅负责制定课程的讲文与考核大纲,审定教材的,并实行 教考分离的培训制度。采取过程考核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培训的过程 考核主要通过对参加教师培训期内的学习态度,读书笔记,到课率

7、和规定作业等 情况的观察记录,给予培训过程恰当的综合性评价,参训教师的过程考核成绩按 以完成40%的比例计入总分,统一考试的书面成绩以 60%的比例计入总分。七、培训组织机构组长:某某某副组长:某某某组员:某某某等等八、培训档案管理A、建立各项培训的业务档案,主要包括:(1)各项培训计划、通知。(2)各种与培训相关的会议记录、出勤记载。(3)辅导员备课录。(4)教师学习作业或心得。(5)各考核成绩。(6)总结材料。B、教师个人档案:笔记本、教师个人博客网九、培训要求1、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专题培训要讲求实效,应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 课程的能力和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扎扎

8、实实地 搞好本次专题培训。2、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在本次专题培训的作用。在校本培训中,要设计周密 有效的方法和方案,做到在培训中消化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应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参与互动的研究讨论、教学观摩、网络学习等方式;应重 视在培训者和辅导员指导下的教师的自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辅导和帮带作用。3、将本次专题培训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定期对本校教师组织检查,召开现 场会,并及时总结经验,组织交流。4、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学习作为职务聘 任、晋升和奖惩的依据之一。范本 2:“十一五”时期林甸县第四中学教师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第三次全教

9、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 决定为指导,以德育为灵魂,以大庆市教育局和林甸县教育局印发的“十一五时 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为依据,以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 主要目的,本着“坚持、提高、发展”的原则,从我校实际出发,注重质量与实 效,加速教学一线教师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式下教育 发展的需要。二、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通过学习和培训,引导教学一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主动地自觉地实施素 质教育,加速教学一线教师成长。三、培训内容与时间安排(5 年 240 学时:学校 56 学时、自修 184 学时)1、2007 年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新探和新课程热点问题探究与

10、校 本学习。加强教学一线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培养,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 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强的开拓进取、改革创 新的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2008 年学习教师与新课程和推进新课程。加强教学一线教师的 理论培训工作,使教学一线教师了解新课程的基本内容,在理论上、教学观念上 有一个突破,提高教学一线教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了解国内外教育动态、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3、2009 年学习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和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 质加强对教学一线教师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其在教育教 学改革实践中起带头作用。在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中,提

11、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了解 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能结合新课改教学实践解决问题、探索规律。4、2010 年学习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和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问 题与对策。加强基本功、教学技能训练,积累与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提高 课堂教学艺术,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管理,教师 要结合教学实践学习培训,增强教师思想教育能力。四、培训形式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学校的统一计划和组织下,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的学 习,教学一线教师自我进修、自我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教 学一线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每位教师要有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五、培训方法1、从本校实际出发,围绕教育教学

12、观念的更新,以优化教育过程,实施素 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学一线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来确 立专题,以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教育教学活动为主。有简案和检查记录。2、教学一线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及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 学实践,同时注意收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改动态,教学信息等。并将自己在学 习中的认识进行加工,整理成随感或学习体会,从而使骨干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 行为的过程中使理论认识得到升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3、学校要把师训部门集中组织的专题培训与本学校的专题教育及教学活动 结合起来,如:教

13、学设计交流、说课、评课交流,教学一线教师的示范课、研讨 会比赛等活动。六、 考核评估考核工作是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学一线教师的考核评估要在教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修学校师训部及我校培训领 导小组的配合下,每年 10月进行一次考试。教师的考试结果在网上公布。培训 结束发放省新版培训证书。培训证书将在持证上岗、评职、评优晋级活动中作为 条件。范本 3:日照市实验中学教师培训方案为切实加强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 质,快速适应新课程改革,根据国家、省、市对教师培训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 教育局的指导意见,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14、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先导, 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为依据,将学校当作教师成长的摇篮,将课堂当作教师 发展的舞台。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广大教师 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努力打 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二、现状分析1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合理,勤政廉洁,以身作则,真抓 实干,在全校师生员工中有较高的威信。2教师队伍。我校的教师队伍,是一支相对年轻、充满活力的队伍。现有 教职工161 名,其中专任教师152 名。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96%,具有硕士 学位

15、者6 人,教师中高级职称 70人,中级职称 70 人。三、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是指学校的所有教师。根据我校教师的特点,将教师分为五部分:(一)班主任教师。(二)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三)新调入学校的教师。(四)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五)省、市级骨干教师。四、培训原则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学习必须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相 结合,必须与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需要相结合,做到培训教育教学化,培训教研 科研化;坚持理论学习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相结合,真正把教育理论学习落到实处。2、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原则。学习教育理论,目的就是总结教育经验,反 思教学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有新创造。通过学习,使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行为,切 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创新能力。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