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解比例[1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97873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时 解比例[1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3课时 解比例[1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课时 解比例[1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时 解比例[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时 解比例[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解比例课题解比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解方程。新课伊始,通过多角度复习,激活学生对比例基本性质的相关记忆,加深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作铺垫。然后通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2、例3。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解比例的意义,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二)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

2、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教学难点明确解比例的依据,能正确地解比例,并能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得出方法。学习方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1.复习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2.你能求出比例中缺少的项是多少吗?( )5=2101.8( )=0.95指名学生回答,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师:上面比例中的未知项也可以用x表示,写作x5=210,像这样求比

3、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解比例)1.学生复习旧知。2.口算并汇报计算方法。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249=8(3)(1)3=8244(1)=369 2.某手机超市门口放着一个按201的比制作的手机模型,已知手机模型的高度是150cm,手机的实际高度是多少厘米? 答案:解:设手机的实际高度是x厘米。 201=150xx=150120x=7.5答:手机的实际高度是7.5厘米。 3.解比例。(1)=x9(2)= 答案:(1)x=9 x=3 x=(2)8x=210.4 x=8.48 x=1.05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解比例的依据。刚才同学

4、们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也就是解比例时,用到了什么知识?2.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教材第42页例2。(2)通过读题,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3)理解埃菲尔铁塔的模型高度与它实际高度的比是110的含义。(4)你能想办法求出模型的高度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自己的解法。(5)集体交流,研讨。指名学生叙述。针对学生不同的解法教师应予以肯定。(6)教师规范板书解比例的过程。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 x320=110 10x=3201 x=320110 x=32 师: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3.探究分数形式的比例的解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3。 (2)这个比例中的内项,外项分别是什么?

5、 (3)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4.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总结。 小结: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我们学过的方程,再按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1.用到比例的基本性质。 2.(1)学生观看课件,获取相关信息。 (2)埃菲尔铁塔的实际高度及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 (3)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4)学生独立解答例题。 (5)学生说说自己的解法。 (6)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3.(1)学生观看课件,获取相关信息。 (2)比例中的内项是1.5和6,外项是2.4和x。 (3)学生独立完成例3。 4.学生交流、总结解比例的过程。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44页第8、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学生谈本节课收获。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