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97795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2015年5月22日人是什么(或 我是谁、或 什么是人”)的问题是哲学的重要问题,是人 学理论的元问题。在马克思哲学里,人是什么”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不是恩格斯理解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能区别 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而马克思哲学超越了旧唯物主义。)人是什么”的问题直接指向人的本质,可以说马克思哲学体系是建立在人的本质的问题之上 的,即马克思哲学体系是以人的本质出发而展开的,对人的本质的回答就成为 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起点。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就得从正确理解马克思关 于人的本质问题开始。如果误解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就会必

2、然导致 对马克思哲学系统的误解。一、人的本质不应表述为 幺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学界误把人的本质是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共识人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出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 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卷第501页。)列宁在卡尔 马克思中指 出,旧唯物主义者抽象地了解 人的本质,而不是把它了解为(一定的具体历 史条件下的)上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列宁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第21卷第34页。)之后,幺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

3、定义得到了确定。列宁批判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的本质作抽象理解,忽视了人是 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人,这显然是符合马克思的思想的,但是列宁认为把 幺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本质,这就背离了马克思的本来思想。中国学界也普遍认为幺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概 括,而且写进了教科书。人是 幺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一个命题,常常被作 为练习题或考题。人是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 的一句行话,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一个基本常识。(二)部分学者对人的本质是 幺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出质疑丁立群认为,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其论断的前面增加 了 一个限定语:在其现实性

4、上我认为,这一限定语同时还是一种与 理想性相对立的时 间性界定。”(丁立群,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被误解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第1期第66页。)丁立群注意到,马克思在其论断的前面增加了一个限定语:在其现实性上工并提出 理想性”的人的问题,但没有发现马克思关于 理 想性”的人本质为何。胡存之和孟庆艳共同撰文认为,与现实人相对应的是理想人,理想人就是 本体存在的人,理想性的人,即确证人的本体存在的人。这种人我们可以看作 是形而上的人,因为它根本不存在也不能存在于人的现实之中。(胡存之孟庆艳,是 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不是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V克思主义关于人 的本质的另一种视野

5、,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31卷第2期第90页。)胡存之和孟庆艳提出与现实人相对 应的理想人是有意义的,但又误把理想人理解成了本体人、形而上的人,这是 背离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思想的。我们知道,马克思哲学是历来反对抽象的本体 和形而上学的。马克思也是坚定反对费尔巴哈把人理解为抽象人,他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0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胡存之和孟庆艳还认为,理想人 它根本不存在也 不能存在于人的现实之中 工如此理解,则人的本质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背离 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思想的。王清涛认为,人切社会关

6、系的总和”是人的异化本质, 马克思从对人本质 的异化形式的批判中发掘人本质的真正内涵,继披露 法国家宗教抽象的人 是人本质的异化分形式之后,马克思把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归结为人本质异化的总形 式。”(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第127页。)王清涛忽视了,马克思批判宗教、抽象的 人等,恰恰是让人回到现实性,但马克思又不满足于现实性,从而要改造现 实。以上几位学者都对人的本质是 幺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出质疑,并发现了 其中的悖论,但还未真正发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三)人的本质不是 幺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文本依据马克思明确指出, 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

7、这句话可以看出,马 克思否定了人的本质是现实性的。可见,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能作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马克思还明确批判现实中的社会 关系,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 系。”马克思也明确反对异化劳动关系,”(异化)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 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相异化。”(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3、11、159、163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如果人的本质是 幺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工而马克思 又主张推翻现实中的社会关系,这就会出现自相

8、矛盾。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马克思明确表述过人的本质的问题,入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附录为詹姆斯 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书的摘要),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170页。)马克思在表述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 联系”,没有任何限定语,是一个确定的完整的命题表述。(一)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包含的维度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包含的三大维度。 入的本质是人的真正 的社会联系”之联系”是一种辩证法,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社会关系,而不像费尔 巴哈一样,把人的 本质只

9、能被理解为 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 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1 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之 社会”是一种 类存在,是一种实践的类生活,而不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入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之真正”是一种自由的社会联系, 真正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 会的享受。(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附录为詹姆斯 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摘要),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170页。)如果人把他自己的活动看做一种不自由的 活动,那么他是把这种活动看做替他人服务的、受他人支配的、处于他人的强 迫和压制

10、之下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5页,人民出版 社2009年12月第1版。)(二)真正的社会联系”相对于 现实的社会联系”马克思在论述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后,提出 真正的社会联系 相对于 现实的社会联系”。人同自身相异化以及这个异化了的人的社会是一幅 描绘他的现实的社会联系,描绘他的真正的类生活的讽刺画。”(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附录为詹姆斯 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 摘要),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第171页。)马克思是反对现实的社会联系的,因为现 实的社会联系都是异化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异化的社会关系正表现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1、所以马克思是反对现实性的人的本质,入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3页,人民 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三)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指向平等之价值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在既定的现实中是无法成全人的本质 的,需要主动的改造现实,从而创造新的社会联系。即改造不平等的异化的社 会关系,创造平等的社会关系。这就是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对压迫阶级进行 斗争,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既然人的生命的现实的异化仍在发生,而且人们越 意识到它是异化,它就越成为更大的异化;所以,对异化的扬弃只有通过付诸 实行的共产主义才能完成。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

12、全够了。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将会带 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而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 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把我们从一 开始就认识到这一历史运动的局限性和目的,并且有了超越历史运动的觉悟这 一点看作是现实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31-232页,人 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改造现实之不平等的异化的社会关系,就是在实现人 的本质一一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当共产主义的手工业者联合起来的时候, 他们首先把学说、宣传等等视为目的。但是,他们也同时产生一种新的需要, 即交往的需要

13、,而作为手段出现的东西则成了目的。当法国社会主义工人联合 起来的时候,人们就可以看出,这一实践运动取得了何等光辉的成果。吸烟、 饮酒、吃饭等等在那里已经不再是联合的手段,不再是联系的手段。交往、联合以及仍然以交往为目的的叙谈,对他们来说是充分的;人与人 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并且他们那由于劳动而变得 坚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第232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这犹如中国红歌所唱的:“xxxxxX如阶级友爱XXo总之,马克思既主张回到现实,又反对现实。相对于抽象之现实,马克思 是肯定的;而相对于理想之现实,马克思是否定的。抽象人和现实人是形而上 和形而下的关系。理想人和现实人是应然和实然的关系。真正的人的本质从实 然转变为应然的过程(要在新的现实中实现)。这也是马克思关于现实的否定 之否定的理论和运用。网络编辑:嘉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