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5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97775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不能证明的是A . DNA是遗传物质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3、下列生物中只含一种核酸的是A .玉米B .草履虫4、下列结构中,不含有遗传物质的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B. DNA的水解产物是遗传物质D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B .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D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C.金鱼D .病毒C .核糖体D .染色体5、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用其浸染细菌,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测 试发现,细菌细胞内无放

2、射性。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被标的噬菌体的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细胞中B,噬菌体DNA核心进入了细菌细胞内C.噬菌体在细菌细胞中增殖是受噬菌体DNA控制D .噬菌体在细菌细胞中增殖受细胞外的噬菌体外壳蛋白质控制6、噬菌体浸染细菌的正确顺序是A 注入7吸附7释放7组装7复制B 复制7组装7释放7吸附7注入C.吸附7注入7合成7组装7释放D 吸附7注入7组装7复制7释放7、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合成的DNA属于A 细菌的B.噬菌体的C.细菌或噬菌体的D .细菌和噬菌体的8、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上述噬菌体的 方法是A .用

3、含32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 .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 32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纽菌培养噬菌体D .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9、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 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32D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再用

4、此细菌培养噬菌体10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DNA ,以下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利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用噬菌体分别与含T2噬菌体的DNA中T2噬菌体的外壳中3235P和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有35S和32P的细菌混合培养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A .B .C.D .11.科学家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待大肠杆菌解体后即A .不出现在T2噬菌体中B.仅发现于C.发现于T2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D 仅发现于1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LIA .B

5、.C.D .13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14. 关于DNA的分布,正确的是A.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不存在DNAB.原核细胞如果含DNA就不含RNA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都不含DNA D.酵母菌细胞中的DNA都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15. 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A. 伴性遗传的

6、物质基础是隐性基因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是 DNA和RNAD.细胞核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酸16.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 分布在上层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A.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B.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肝菌内高&考%资(源#网C-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D.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17.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

7、鼠死亡。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死亡的小鼠体内只存在着S型活细菌B. 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C. 死亡的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的出现是两种细菌细胞融合的结果D. 死亡的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的出现是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32DNA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19.A.C.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若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使之与活的小鼠死亡B.多糖不是遗传物质D.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R型细菌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或结论错误的是能证明DNA是否为遗传物质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0.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噬菌体

8、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杨树的遗传物质是DNAA. B. C.D.21.蛋白质外壳乙,若将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病毒乙具有 RNA乙和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组装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寄主细胞,则细胞中产生的病毒具有A.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B.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C.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D.RNA乙和蛋白质外壳甲22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A.有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

9、.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A)D将S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23.下列生物中既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又有相同代谢类型的一组是A.硝化细菌和水稻C.烟草花叶病毒和噬菌B. 大肠杆菌和 牛24.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T2噬菌体的D.DNA,噬菌体感染大畅杆菌后,在下列物质中可测出放射性的物质是A.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B.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C.大肠杆菌的拟核中的DNA分子D.大肠杆菌核糖体中的RNA分子25.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合成DNA分子的原料来自于A

10、.亲代噬菌体的DNAB.子代噬菌体的 DNAC. 噬菌体的化学成分非选择题D.细菌内的化学成分26.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结果显示:在离心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 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2) 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其原因是 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理由

11、是27. 如图是艾弗里等人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需取无毒性R型曲一一 I 有sns型菌 蚩白质DNA门|b k1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1过程a和b表明,将S型菌的.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型细菌。型菌转化为型菌丁性的型菌。DNA是转化因子即遗传物质,又做了一组.0RNA两种化学成分,这类生物的性(如(2)过程c表明,将S型菌的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3) 过程d表明,转化成的型菌的后代也是(4) 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5) 艾弗里等人发现以上的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仍不足以完全说明实验,这组实验如何设计?答:28. 研究发现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体内仅有蛋白质和TMV

12、能感染正常烟草的叶片,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的遗传是受RNA还是蛋白质控制?请设计实验探究TMV的遗传物质。(1)实验原理: 利用水一苯酚溶液可以将TMV分离,获得TMV的蛋白质和RNA。 TMV能感染正常烟草使之出现相应病斑。遗传物质能使生物性状保持相对稳定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正常生长的烟草、苯酚、试管、玻璃棒等必需的实验器材。主要实验步骤:获得TMV的RNA和蛋白质:选择材料并分组:取正常生长的烟草植株,选取的三张叶片,分别编号 实验处理ABC用感染用感染用感染 正常培养烟草植株,并注意观察(4)结果预测与结论:0A、B叶出现病斑,C叶正常,并且用B叶病斑组织感染正常烟草叶片,仍出现相同

13、病斑,说 若A、B、C都有病斑,并且用B、C叶病斑组织感染正常烟草叶片,仍出现相同病斑,说明 若只有A叶出现病斑,B、C叶正常,并且用A叶病斑组织感染正常烟草叶片,仍出现相同病斑,说明:答案:26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升高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射性使上清液出现放27答案:多糖 蛋白质RDNA少数R S (3)S有毒S把S型菌的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5)S型菌的DNA + DNA水解酶+ R型活细菌在培养基上培养,最后得到R型菌的菌落28 (3)水一苯酚溶液分离TMV ,获得纯净的TMV蛋白质和RNA生长状态基本相同完整的TMVTMV的蛋白质TMV的RNA相应叶片是否表现症状TMV的蛋白质是遗传物质A、C叶出现病斑,B叶正常,并且用C叶病斑组织感染正常烟草叶,仍出现相同病斑 TMV的RNA和蛋白质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