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雷锋”在这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97733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来“雷锋”在这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原来“雷锋”在这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原来“雷锋”在这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来“雷锋”在这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来“雷锋”在这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来“雷锋”在这儿靖边县第八小学六年级乔佳文人们一直说雷锋精神,但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一直不知道,也一直没见过,于是我一直试图去寻找就在海则畔村有一所孤儿院,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一头银发,身体矮小,憔悴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无时不流露出暖暖的爱意,她就是孤儿院的苏奶奶,听妈妈说,苏奶奶三十多岁时丈夫就去逝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她的肩上,六个儿女就靠她一人劳动抚养大。本该颐养天年了,谁知她的日子更是艰辛了。1994年她用自已积蓄盖了一排砖瓦房,办起了孤儿院。一开始收养的孩子不多,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孩子们都叫她奶奶,都随她姓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2、这位老奶奶的事迹被村里人传颂,传到了十里八乡,知道她的人多了,被送来的遗弃儿越来越多。从我记事起,她身边的孩子就没有少于十五个。这些孩子不是瘫痪就是智障,并且年龄也不一样,大的六七岁,小的几十天,在一间大屋内一盘大土炕,几十个孩子又哭又闹每天都是一团乱。苏奶奶每时都是忙忙碌碌,给孩子们做饭,照顾孩子们吃饭。喂小的吃奶,为智障儿盛饭。除此之外,还要给他们洗洗刷刷,尤其是哪个孩子生了病,那可忙坏了苏奶奶。苏奶奶的儿女也常来帮忙,但时间久了,儿女也都抱怨起来,来帮忙的人也就少了。苏奶奶没办法只能教大孩子照顾小孩子。就连智障儿也会给小孩喂饭了。孩子们的日子虽然过的苦了些,但有苏奶奶的爱。儿时的我喜欢到

3、苏奶奶家去玩,因为她家孩子多,记得有一个小男孩叫苏海涛,他是个残疾儿,先天没有耳朵,听苏奶奶开玩笑的说他在娘胎里没等长好耳朵,就迫不及待的跑了出来,结果他的父母嫌弃他,把它丢在马路边,是民政局的叔叔抱来的,他胆子小、爱哭,小伙伴们总是爱逗逗他,小时候的我更是不不喜欢他,总想欺负他,后来被苏奶奶知道了,有一天,苏奶奶叫我到她家吃杏子,借机对我说:“佳文你以后别欺负海涛了,你看他多可怜,没有爸爸、妈妈”说着说着就流下了泪,看着苏奶奶伤心的样子,我不知所措,连忙说“奶奶您别哭,我知错了,再也不会欺负海涛了!”奶奶擦了擦泪塞给我好多杏子。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欺负海涛,更多的同情他们了。孩子们到了读书的年

4、龄,苏奶奶就会把他们送入学校,苏奶奶说:“让他们多学文化,将来过上好日子。”我们学校有个叫苏石涛的孩子,就是苏奶奶送来的,他特别调皮,不遵守纪律、偷人、打架,什么事都干,老师经常批评教育他,但就是不改,屡教屡犯。苏奶奶可没少为他操心,也没少为他流泪。操劳的苏奶奶前几天生病了,病得很重,他的儿子带他到西安医院检查了,结果是癌症晚期,苏奶奶没办法照顾孩子们了,只好把他们都送到榆林福利院。再送走的那天,苏奶奶早早的起来,给孩子们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并叮嘱他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孩子们哭着说不离开奶奶,苏奶奶为了不让他们难过,强忍着泪,笑着对孩子们说“奶奶送你们到榆林那边的学校读书,让你们有个好环境,

5、多学点知识,等放假的时候你们就可以回来了,别哭.”福利院的车来了,孩子们都上了车,苏奶奶目送孩子们远去,此时,她再也忍不住内心的痛了,整个人像一团泥一样,坐在地上大声哭了起来。围观的人们无不下泪。妈妈扶起苏奶奶说:“婶,您好好养身体,孩子们会回来的。”苏奶奶点点头才强忍住了哭声,多可敬的苏奶奶啊!为什么却不能长寿呢?看着眼前的陈砖旧瓦,想着屋里躺在病床上的苏奶奶,我的内心感慨万千,原来“雷锋”就在这儿,只要你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有“雷锋”。苏奶奶她就是生活中的活雷锋。她犹如太阳,照耀着那些花朵;她犹如雨露,滋润着那些禾苗;她犹如春风,将爱吹进了那个温暖的大家庭。她用真心为我们书写着爱的真谛。她的爱如山般的刚毅;她的爱如海般的浩瀚,她的精神永驻我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