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复习课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97599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复习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复习课教学目标: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C:理解)2,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特点和意义(C:理解)3, 通过“设问议论补充结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教学重点: DNA 的结构和复制教学难点: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和 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 教学内容:【情境资料】根据右面的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1) 用文字和符号写出图中的名称: (2) 图中分别表示什么:(3) 由图中可推知:组成DNA的元素有种,植物细胞的DNA中含有的矿质元素是_ ; 图中显示的脱氧核苷酸共有种; 请在图中用实线方框画出一条基本骨架。(4) 由 8 个碱基组成的该 DN

2、A 片断,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种(5) 图示结构模式图实际存在时通常呈现的空间结构是;(6) 若改图为一 DNA片断,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种,表明DNA分子结构具有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的DNA中(A+T) /(G+C)的比率大致相同,表明 DNA分子结构具有【建构知识】一,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组成:(1) 基本单位: ; 结构“ (2)组成:DNA是一种化合物,每个分子都是由成百上千个种聚合而成的长链,简称2.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1) 主要特点 (2) 特性: 、;原因分别为遗传信息:

3、,DNA分子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情境资料】右图表示用某设问的一个DNA分子和标记放射性同位素 3H 四种脱氧核苷酸,以及所需能量 复制新的 DNA 分子的过程,据图回答:(1) 除上述DNA复制所需的条件外,还需要。其对DNA复制的作用是(2) 图中1表示过程;图中2表示以母链为模板,进行,图中3表示(3) 从以上复制过程看,DNA分子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它的能力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无误地完成(4) 复制出的第一代的一个DNA分子中,含有3H的链有条,这说明子代DNA的合成方式是在这代DNA分子中,含3H链的碱基序列相同吗? (5) 复制出的第二代全部DNA分子中,有_条不含3H的链二

4、, DNA分子的复制1 .概念:2. 时间:3. 场所:4. 过程:(1)解旋:(2) 合成子链:(3)形成子代DNA:5.1特点(1) DNA复制是一个的过程。 (2)由于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DNA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 叫。6 .条件: 7 准确复制的原因:v8.意义:例题分1. 已知一段双链DNA中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吟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四种碱基的比例和(A+C) :(T+G)的值()A.能B.否C.只能知道(A+C) :(T+G)的值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2.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断,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

5、酸 ()A. 60 个 B. 80 个 C. 120 个 D.180 个3. 已知在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 /(T+C)二m,求:(1) 在另一条互补链中这一比例是(2) 这个比例在整个DNA分子中是(3) 当在一单链中,如果(A+T)/(G+C)=n时,则在互补链中该比例是_在整个DNA分子中这个比例又是探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细菌DNA所有氮 均为15N,它比14N分子密度大。然后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每隔 4小时(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 定其不同世代细菌DNA的密度。实验结果DNA复制的密度

6、梯度离心试验如图所示。(1) 中带含有氮元素是全竜全中1/2 中1/2彳虫軽(2) 测定第四代DNA分子密度,诫标记的比例表示为(3) 如果将第一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两条DNA单链在试管 中的分布位置应为(4) 上述实验表明,子代DNA合成的方式是 课后反思:(教学总结)本节课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能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教学目标,能够围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设计教学过程。本节案例通过学生收集有关基 因研究的材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材料时,一方面锻炼 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活

7、跃了课堂气氛。通 过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实验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又节约了时间。通过设置问题,分析 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 归纳、想象等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课件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研究等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及观 察、比较、分析、想象等探究性思维能力。但教学中发现,课堂上学生动手练习少,不利于 学生眼脑手结合形成技能,也不利于当堂知识的理解巩固,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充实DNA的结构是DNA复制和表达的基础,教学时应依照成分、基本单位、化学结构、立体 结构的顺序进行。只有遵循由简单到

8、难的认识规律,才容易掌握。在教学DNA的立体结构时, 应特别分析其机构特点,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对双螺旋结构中的碱基互补对原则及 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应结合适当的数学推算,找出其中的有关规律从总体上看,本节课能够以新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及新的教育理念为宗旨,充分调动 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的探索和分析,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体现出了设 立的三维目标。而且授课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状态及现有知识量。通过搭设认 知台阶,达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并且对重点、难点基本上做到了突出和突破。由于教学经验及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具体授课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1) 角色转换不是很到位,有点“一问一答”式倾向。(2) 引导、启发的时机掌握不好,对学生分析的还不到位。(3) 课堂整体调控能力还需进一步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